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柯尼卡美能达退出相机领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10:31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百年影相巨头了断光学情结

  1月19日,春节前的欢庆已经临近,但对于柯尼卡美能达(下称“柯美”)相机的追随者而言,却是痛苦的一天。这个百年影相巨头的总部突然宣布,将从明年3月开始,全部退出相机业务,将其相关部门和数码单反研发部门转让给此前的合作伙伴索尼。

  对此,几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经销商和柯美中国区员工的第一反应都是愕然,但仍有不少痕迹显示,柯美的“一退”,与索尼的“一进”,其实早已见端倪。

  难挡消费电子狂潮技术狂人黯然退场

  几乎是完全没有一丝征兆,柯美日本总部1月19日发布公告表示,将全球性撤销影相业务,其中冲印部门售后服务交给“诺日士”负责,而索尼则得到其梦想已久的单反相机研发、设计和生产业务。“柯美的优势主要是在光学方面,自从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胶片相机其实卖得不错。”20日,柯美中国销售本部市场管理科科长张春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但是,自从

数码相机兴起以后,电路、CCD等电子元器件开始成为最核心的技术,这是我们作为光学企业所不擅长的,因此干脆转让给索尼。”据透露,未来柯美整个集团的业务主要将集中在医疗印刷、精密仪器和办公设备方面。

  事实上,素有“技术狂人”之称的柯美在光学方面是独有造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能达曾凭其专业的镜头系统盘踞着相机市场,其经典的阿尔发7和专业机阿尔发9,直到今天在同级别的机器中也未有超越者;而柯尼卡在胶片制作工艺方面也是闻名于世。

  2003年,柯尼卡和美能达合并组成柯美公司,期望双方在光学和冲印方面的造诣能互相扶持。然而,数码相机领域的“水土不服”仍让合并后的柯美公司连年亏损,2005上财年净亏损达34.8亿日元(约合2957万美元)。“说实在话,如果不被收购,柯美肯定会倒闭的。”北京一位柯美经销商周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沉重,“柯美相机走的是专业化的高端道路,商业化运作并不擅长,所以市场推广一直没有做上去也是正常。”市场推广不力主要表现在渠道上。据张春宁透露,柯美的渠道主要是奥林迪派等两三家总代理,“而下面的经销商则很少。”赛迪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上,柯美只占有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七位,与榜首佳能的23%相差甚远。“柯美是随着数码相机的兴起,相机行业进入消费电子之后的牺牲品。”赛迪数码分析师杨志兵对记者表示,“在传统相机时代,凭借光学方面的技术优势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垄断,但是进入消费电子时代后,光学企业一方面将面临价格跳水的风险,另一方面,渠道上的软肋是使其推广失利的重要原因。”

  索尼补回光学“技术软肋”

  相较之下,以消费电子巨头身份进军相机领域的索尼,在数码相机时代则是春风得意,稳坐第二把交椅。“但是,索尼作为消费电子巨头,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全球的战略和营销渠道的成熟,包括产品的外观设计和时尚化定位等,而在光学技术方面,索尼并不强势。”杨志兵表示。对此,张春宁也表示:“此前索尼推的多是中低端产品,合并柯美的相机部门,索尼是想融入一些专业化的因素,走高端化的道路。”

  索尼方面的公告印证了这一说法。就在柯美宣布退出相机领域的第二天,索尼日本总部宣布,该公司将通过收购柯尼卡美能达的部分资产大举进军数字单反(SLR)相机市场,力争在这一市场抢占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根据柯美和索尼双方的协定,索尼未来生产的单反数码相机,将采用与柯美镜头相配套的镜头接口系统,而柯美的未来生产的镜头也将全部供给索尼。”张春宁透露,“我们通过替索尼OEM的方式,使自己的镜头得到热卖;而索尼方面没费太大力气,就能得到需要几十年才能积攒起来的光学和单反领域技术经验,能在数码单反相机业务提到极大的提升,可以说,对我们双方是互利的结果。”

  数码单反相机未来面临火拼?

  “索尼的进,和柯美的退,代表着目前相机行业的两个趋势。”杨志兵表示。相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05年,包括索尼、佳能、柯达、奥林巴斯在内的日系全线数码相机厂商遭遇一场利润寒潮,业绩普遍下滑乃至大亏。“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有厂商被洗牌出局,同时,留下来的厂商则必须通过推出数码单反相机等特色产品来实现利润。”全国照相机械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吴和翔表示。

  就在索尼宣布大举进军数码单反相机的同时,上周,全球第二大数码单反相机企业

尼康方面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停产所有大片幅相机以及大多数的胶卷相机,全力主攻数码单反相机,一场火拼在所难免。在此前2005年的第三季度季报中,尼康公司预测2005年全年数码相机的销量预计同比增长15%,其中单反相机占的比例将超过20%。

  不过,在杨志兵看来,数码单反相机也并非十分明智的出路。“数码单反相机是专业化产品,价格高,利润也很高,但销量一直很低。尽管近几年增长会很快,但未来市场的量应该不会很大,消费群体也与一般数码相机没法相比。未来会陆陆续续有一些厂商加入,但是最终能赚到钱的估计也就是前面那几个厂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