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财团欲“炒”国企引发市场猜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09:46 燕赵都市报 | |||||||||
探宝在即 日前,有可靠消息显示,手持巨资的温州商贾将会于春节后组团进京,近距离与即将改制的北京国企“相亲”,寻找获利机会。 而让温州财团对北京国企发生浓厚兴趣的缘起,是去年12月中旬,北京产权交易所
据了解,北交所在浙江展开的“推介”,主要包括180多个北京市国企招股项目、中关村高科技公司及金融资产包等三大块。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温州财团最“倾心”的还是北京市的国企招股项目,其中北京一些毛纺厂最受欢迎,“属于自己企业上下游的相关企业他们最感兴趣,这样才能与温州全国著名的轻工行业相匹配,实现两地资源互补。” 看样子,“开发国企”已成为温州资本新的逐利目标。 不过,就像之前温州资本组成的炒房团、炒煤团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一样,加之这次“炒”的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国有企业,就更是引发了市场的种种猜想——— 资金悬疑 温州商贾有钱,似乎不容置疑,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国企改革几轮下来,剩下的都是比较‘困难’的,一般都是投资额比较大,发展前景难描的企业,他们真的有这么大的实力控股或兼并吗?” 据了解,此次拿出来合作的北京国企资产出让价在1万元至1亿元不等。一位企业人士表示:“虽然具体规模无法统计,但要‘控制’这些企业确实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 “对钱这个问题,其实大可不必怀疑,实力绝对没问题。”石家庄市浙南商会秘书长王建兴很肯定地表示。为印证自己的判断,他举了个例子,“前几年,石家庄有个项目总投资需要39个亿,运作了两年都没有筹集齐资金,不得不搁置起来。后来温州商人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一个星期之内就筹到了几个亿的资金,作为头期打了过来。” 王建兴对温州财团进军国企没有感到任何意外,“他们的嗅觉绝对灵敏,对政策把握得也比较好。”他说,这符合温商的特点,“温州的亿万富翁确实不少,但是他们绝不会将钱存在银行,都是‘飘’着,投资在各处,以获取最大化的收益。” 短线炒作? 其实,市场人士大多数担心的,并不是温商的资金实力,而是觉得温州资本的逐利天性,会否像以前炒房、炒煤一样,哄起了价格之后,短期之内获了利,就抽走资金呢?“这可是企业,不是某种商品,企业里有职工,有国有资产,真要是像那位温商所言,包装之后再卖出去,那么投资人是有利可图了,企业的发展怎么办呢?国企改革不是某些人发财的工具!” 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就曾在媒体上,提醒大家对此要理性对待,他认为:“温州财团投资北京国企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可以活跃我国的产权市场;只是他们的这种炒作没有一个清晰的市场对比价,不好判定国有资产是保值、增值还是流失了。”他同时表示,温州财团的这种“炒”法,本身就说明了资本的无序流动,是一种投机行为。 对于这种隐忧,王建兴认为虽然并不能完全排除,但他还是觉得,现在的温商已经不再是多年前的温商了,靠小打小闹、赚取买卖差价来获利。“温州商人经过20多年的资本积累,已经达到了可观的水平。如今,更多的温商的目标已转到做实业上面来,并且要做大做强,而不是再看重短期行为。”王还以温商在河北产棉区投资建加工厂而不是靠倒卖棉花赚差价,来佐证自己对温商做实业的信心。 但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市场人士提醒,还是应该对此有所防范,在制度上和法律上弥补可能造成损失的漏洞。 转移方向? 对于温州财团北上掘金,北京“待嫁”企业很乐观,也没有担心“引资”的后果。他们考虑得非常简单,希望引入一定的管理经验和一定的资金,使工厂运转起来;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共同开发新项目。 这种简单,无疑为温州“炒家”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但同时也让不少人咂摸出了另外一种滋味。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位于省会北部的一家国企,已经完成改制,但幕后出资购买者实际上是一家房地产公司,“幕后出资人的目的实际上并不是为在企业原有的产品上有所斩获,而是看中了这块地皮,将来用于商品房开发。” “现在商业用地的成本越来越高,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这些资金必须到能够增值的地方去。”很多市场人士担忧,温商资本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北京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这种情况发生,不是没有可能。 在省会,一位参与过国企改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士表示,如果按照规定程序购买了企业,在政策上讲,只要有关的规划部门批准原来的厂区用地可以用作其他开发,“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不过,对于这种担忧,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财贸所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人员表示了很宽容的理解。他说,如果企业处于停滞状态,那么民营资本注入,看中的肯定是这家企业的“高效素质”,并且要充分利用这些“高效素质”,这是正常现象。我们不应该死板地将国企改革理解为———改革前做电子就必定得在改制后还做电子…… 市场期待 无论何种猜想,温商将兴趣聚焦在国企改革上,市场上还是充满期待的。“活跃产权市场,带来先进、灵活的经营管理经验”就是很多人看好的。 上述那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表示,国企改革最核心的问题,也是难度最大的问题,就是民营股份的参与。而且,国企改革进行到现在,留下来的都是包袱比较重,陷入两难阶段的企业,通过民营力量推动改革减少政府干预,是一种有效手段。应该说,像温商进军国企这样,民营经济充分参与到国企改革中来,是一个大的方向。 但是,即使市场猜想最后都处于利好的一面,那么摆在温商面前的困难,也不是不存在的。 “钱从哪来,人往哪去”,研究员形象地道出了国企改革的最主要矛盾,“现在‘钱从哪来’,可能不难解决了,那么摆在面前的就是‘人往哪去’?”这位研究员表示,国有企业改革有其特殊的“公益性”功能,既不能对社会就业产生动荡感,又要进行盈利,如何锻造好这把“双刃剑”并不容易。“处理好职工身份转换,经济补偿问题最为关键。” 而那位参与过国企改制的会计事务所专业人士也有同感:人,是最关键的,“只有解决好人员安置问题,才是胜利的开头。” (本报记者:王荣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