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北京淡出经济中心,京津冀都市圈有望破解京城人口困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09:46 燕赵都市报

  即将于今年3月出炉的京津冀都市圈研究报告正在被许多人期待,这标志着被公众热议数年之久的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正在快速地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在未来的区域格局中,京津冀三方各自的角色定位也正在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大北京”的梦想

  “可以设想一下,两年以后,从北京到石家庄只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每天坐着火车上下班了,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李卫在一家电子公司工作,两年前这家公司从石家庄迁到了北京,从那时起,刚结婚不久的李卫就开始了定期往返于京石两地的“候鸟”生活。

  北京与石家庄的空间距离是260多公里,10年前李卫刚读大学时坐火车从北京回石家庄,花了整整8个小时,后来有了城际列车,时间缩短到了2小时40分钟,但这依旧不能使像李这样频繁来往于两个城市的人群感到满意,现在,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盼望2008年的到来。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直接感受,用李卫的话来说就是“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正在变得越来越近。”很少关心宏观经济的李卫现在经常把京津冀都市圈这个名词挂在嘴上。

  继京津城际客运铁路专线开工之后,京石高速客运专线也将在2006年破土动工,并在2008年正式开通。届时,1小时都市圈不仅可以拉近北京与许多城市的距离,还可以预见的是,北京和相邻的众多中小城市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京津冀的合作最初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但此后的10余年间几经起落,到90年代末才又重新成为焦点。本世纪初,两院院士吴良镛集合国内多学科100多名学者完成了“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即后来的“大北京规划”。规划中,将北京建设成“世界城市”,并以北京和天津为主轴,以唐山和保定为两翼,疏解大城市的功能,调整产业布局,发展中等城市,构建大北京地区组合城市。

  吴良镛院士的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京津冀都市圈概念的渊源,在2003年以后的几次全国两会上,京津冀、环渤海合作都成为当时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终于在2004年岁末,酝酿已久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工作正式启动,进入实质运作阶段。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此次规划涉及河北省8个设区市的80多个县(市),面积占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区的85%左右,人口占63%。

  据记者了解,此次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规划中,打破了沿袭已久的京津冀北的地理概念,划入京津冀都市圈的除了承德、张家口、保定、唐山、廊坊、沧州、秦皇岛外,还增加了河北省省会石家庄。

  就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12月上旬,这份历时半年多起草的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了包括吴良镛院士在内的咨询专家组评审,专家最后提出的建议是,这份报告“为下一步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文本的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之后,京津冀区域规划具体实施方案将于今年3月出炉,然后报经国务院待批。

  历经十几年的起落分合,一个崭新的区域蓝图开始浮出水面,而其中的主角京津冀三方各自的新角色定位也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北京“忍痛”放弃经济中心?

  在本月15日开幕的北京市人大会上,北京市长王岐山表示,北京将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人们注意到,对于北京发展定位的表述已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甚至不再提及“经济中心”。外界普遍认为,这标志着北京正在对自己的城市角色重新定位。

  这种忍痛放弃经济中心的做法其实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同时也是最现实的一个原因就是,北京巨大的人口压力带来的资源瓶颈使得北京无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数据显示,2004年底,北京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492万,其中常住外来人口为300多万。近5年中,北京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超过30万,其中外来人口占到63%。北京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8,人均土地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而人口规模膨胀被认为是加剧资源供应紧张的重要原因,北京“十一五”规划也把其列为未来五年的主要挑战之一。

  最近出台的北京“十一五”规划对治理北京的“大城市病”开出的药方是,推进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增强周边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有效疏导首都人口。

  此外,未来几年内,北京还将积极推进京津、京唐、京石城镇走廊建设,引导人口在区域内合理分布。

  “落户北京”在数十年间都是一件很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其中的根源正在于北京作为首都,拥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公共资源和发展机会,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周边地区的人口以往多向北京集中。以河北为例,2004年河北省人均GDP为13017元,同期北京为37058元,河北省的人均GDP水平只有北京1/3略强。特别是河北省与京津接壤的6个设区市的32个贫困县、3798个贫困村等更是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

  与此同时,由于北京强大的“虹吸”作用,大量的人才和投资都被吸引到北京,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北京与周边城市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所幸,市场力量的兴起正在重写区域经济版图,近年来,北京一些产业和人口开始转移至周边城市,首钢搬迁至唐山的曹妃甸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有学者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资源的互补和整合非常重要。北京的工业尤其是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如首钢已经开始往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迁移,这既对河北的发展有所促进,也有利于北京人口总量的控制。

  目前,有关京津冀三方在未来的区域角色定位上,一种新的说法是,未来将形成北京的知识型、天津的加工型和河北的资源型特色,促进上、中、下游产业共同发展,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的区域产业体系和格局。

  北京人口的“进与出”

  建设京津冀都市圈,被认为是疏导北京人口的另一途径。

  1月15日,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也明确表示,北京市不能使用行政手段限制外来人口进京,这显然是针对有人提出的要为进入北京设置“税收门槛”发出的回应,显示北京并不会对外来人口关上大门。

  北京去年3月刚刚废止了《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这一曾经对外地人进京生活和工作设置诸多限制的地方法规在北京实行了10年。专家的建议是,可以把一些第二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北京迁到天津、河北的周边地区,在疏散一部分人口的同时,改变整个地区单一增长级的现状,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从目前来看,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发展前景还是相当乐观:地缘优势、奥运发展契机以及其在金融业、服务业的优势都将吸纳大量的外来人才涌入北京,由此带来的北京城市人口压力必须找到一个释放的通道。在这方面,北京周边的中小城市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京城居民置业居住。

  离北京最近的廊坊

燕郊,已经变成一个完全“北京化”了的移民小城,与北京仅一水之隔,也是河北吸纳北京城市移民最多的地方。这座有10万城镇人口的开发区,北京人至少有8万。这其中,一些中直单位落户燕郊是一个因素,更主要的是,燕郊的房子要比河对岸的通州区每平方米起码便宜1000元以上,再加上交通的便利,因此这里的
房地产
市场正处于近年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作为京津走廊的廊坊,是吸引北京人异地买房的又一去处,从北京的东三环只需45分钟就可以到达廊坊市区。交通上的便捷,使得选择廊坊作为居所的北京人也在逐渐增多。

  从城市消费水平来看,廊坊无疑也是一个宜居城市。有人做过统计,廊坊饭店的菜价比起北京来能便宜30%以上,甚至还有北京人将婚宴的地点选择在廊坊。

  这种居住成本上的低廉在涿州体现得更为明显,涿州的

房价相对廊坊和燕郊来说更低一些。这座与北京琉璃河仅一桥之隔的城市,低廉的房价是吸引北京人购房的最主要理由。

  一个粗略的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在北京周边的中小城市购房置业的北京人已不下10万人,这些在河北买房、北京工作的人群,购房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养老,有的是为了自住,有的则是作为“第二居所”,还有的则是作为投资之用。尽管京外居住有诸多不便,但京外置业还是在悄悄蔓延着。对这种现象,社会学家的解释是,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人们会向大城市蜂拥而去,寻找工作的机会,但到了工业化后期,则会出现人们“逃离大都市”的景象,对于北京这座拥有1500万人口的庞大都市来说,破解人口困局的药方并不是把城市像摊大饼一样越摊越大,而是要靠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来改变日益臃肿不堪的城市形象。

  相关新闻:解决北京人口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最新数字显示,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1530万,而实际上北京市瞬间人口数已大大突破这一数字。一个城市对人口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北京“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中提出,北京将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有效手段,力争在2010年将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

  (本报记者:赵志国)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