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长大不成人,“啃老”现象日盛谁之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09:46 燕赵都市报

  毕业后不就业,继续“寄生”在父母身边;恋爱成家也不能自力更生,买车购房得靠父母“帮衬”;逢年过节全家出动,到父母家“混吃混喝”,吃不完还得兜着走……如今,这种被形象地称为“啃老”的现象,正在越来越“火热”地上演。

  长大了,却不成人,“啃老”现象盛行,到底谁之过?

  “啃老”生活

  2004年大学毕业的时尚女孩远远(化名),如今在省会一家知名传媒公司上班,每月3000多元稳定、丰厚的收入,让同学们艳羡不已。可是,谁都想不到,这样的条件下,她还是没达到“自立”的状态,每月还得父母“支援”1000元。

  远远的工资根本不够自己花:出门即打车,连上下班也不例外;从不在单位食堂就餐,午饭一定要到饭店吃;时尚新衣堆满衣橱,一个星期不穿重样的衣服;名牌

化妆品只要用着不舒服,随手就丢弃;时时逛商场,遇到喜欢的东西,几千元也在所不惜,刷卡就买……这样的生活一个月不到,工资就出现赤字,只能父母来堵窟窿。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近两年。

  不过,比起小宇,远远的情况可能还“好”些,毕竟还有个固定的工作,也许将来的情况会有所好转。而小宇却已经过了一年多“昼伏夜出”的生活。

  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的小宇(化名),由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就一直在家闲着。当同学和朋友们白天上班时,他就在家睡觉、上网、打游戏。一到晚上,小宇就开始四处打电话约人,吃饭、唱歌、蹦迪,总之是什么新潮玩什么。然而,就是为了这种“新潮”的生活,小宇的父母每个月要支付2500元的生活费给他。很多人都劝小宇,老大不小的了,该正正经经找份工作,不然成家都是问题,可小宇却说,已经过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太适应上班被约束的感觉了,“反正又不是非得我去赚钱养家,为什么一定要工作呢?”

  对于远远和小宇的这种“寄生”生活状态,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啃老”。也许你会觉得,他们可能只是“个案”。然而,事实上情况却很严峻———这种情况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家庭里是很典型的。根据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成为“啃老”一族。其中,具有高学历高知识型的“啃老”一族也为数不少。

  而且,除了“专业”的“啃老族”,在我们身边,存在更多的是“啃老现象”———自己想过现代生活,买车、买房的首付要父母掏钱赞助;自己孩子的教育费用要靠父母贴补;经常空着手到父母家白吃白喝,临走还得捎着点……

  时至目前,“啃老族”的涌现以及“啃老现象”的盛行,引发了许多教育界和其他众多热心人士的担忧。这些早该自立的人为何长大却不成人呢?

  社会心理有偏差

  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梁勇,已关注“啃老”现象很久了,他认为,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国的父母还是儿女,在社会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偏差,“老年人省吃俭用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儿女甚至是隔辈人,而年轻人的感恩心理也极大缺失,认为父母为自己提供无偿的‘帮助’是天经地义的。”

  在这种普遍的社会心态下,父母要供子女上学读书、父母要为子女找工作、父母要为子女的经济“分忧”,父母还要为子女哺育下一代……“不都是这样吗?如果我真的不管孩子了,那她该怎么办呢?别人又该怎么看我这个做父母的呢?”远远的妈妈无奈地说。

  而小宇说,自己从小学到大学都是父母一手给操办的,而且十分顺利,没有遇到过挫折,所以不知道如何给自己的人生定“坐标”。“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生活方向,还不如这样得过且过。”

  “由于父母的溺爱和包办,从小就养成依赖的习惯,孩子丧失了自我分辨和判断的能力,缺乏独立面对他人和社会的自信和能力,这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偏差,父母过度的爱和干涉导致孩子即使长大也仍然难以自立。”梁勇表示。

  此外,梁勇觉得,造成啃老现象,经济原因也不可忽视。“在经济方面,由于老年人经年累月的积累,相对于小辈来说,处于优势地位,有能力去反哺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传统的养儿防老和“承担孩子花钱是做父母的责任”等社会心理的偏差,才会给这种啃老现象带来一定的“生长”环境。

  就业压力猛于虎?

  除了社会心理因素和传统家庭教育的偏差,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就业障碍和就业压力,一些人在择业失败后,成为‘啃老’一族。”梁勇表示。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200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3%。据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李守信推测,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为260万,2005年达320万。如果按初次就业率70%推算,这两年将分别有80万和100万大学生遭遇“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

  “找工作太难了。我们班有一半的人选择了考研,其实并不是人人都想研究学问,一是就业竞争压力大,高一点的学历可能要好点,另外一部分人其实是在逃避就业压力,晚毕业就可以晚就业,能拖则拖。”河北经贸大学的小王不避讳谈自己的想法。他说,除了考研,班里大多数人还都参加过各级的公务员考试,“收入稳中渐升,而且发展机会多。”

  可是,继续攻读学位、考公务员,就真的能从根本上改变就业压力吗?

  “硕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请攻读壮士学位;四年壮士学位毕业后还找不到工作,请继续攻读圣斗士学位,圣斗士毕业还找不到工作,请去攻读烈士学位吧。”“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队伍是‘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这两则网络上流传的笑话,表现了就业无奈者的黑色幽默。

  而专家认为,这种“学无止境”的生活,也是一种变相的“啃老”,自己逃避就业压力,却把生活压力全部转嫁给了父母。

  不过,梁勇觉得,除了就业压力剧增,社会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外,不正确的就业观念,也给“啃老族”的壮大创造了条件。“很多毕业生,总是想‘一步到位’,找到‘理想’的工作之后才就业,而不肯临时就业或者自己创业;而家长们传统的、只有到‘体制内’单位才算终身可托的就业观念也推波助澜,于是大批的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干脆不工作,等’!”

  2005年5月20日公布的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21%和22%的受访青年认为最理想的工作单位是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两者加在一起,比例达到43%,而只有20%的青年希望创办自己的企业。这与西方国家的青年大多把创业放在第一位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

  习惯于依赖父母、不愿意面对现实工作的压力;对未来充满幻想,无法自我准确定位;没有感恩意识,总是理所当然的躺在父母身边……实际上,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对这个问题有着各自不可推卸的责任。

  解决困境

  其实,“啃老”并不是我们中国才独有的社会现象,在国外,他们并称为“NEET”,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是“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的缩写,指既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在学校里上学,更没有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必须依靠家人生活的青年人。

  在日本,2004年“NEET”一族达75万,舆论认为已经到了影响社会和经济根基的地步。

  而在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已开始将那些毕业后不就业的“啃老一族”称为“新失业群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中联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积极稳妥安排“新失业群体”的建议》的提案。提案中指出,“新失业群体”的数量已经超过下岗职工等“老失业群体”,这是首次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关注中国的“啃老”族。

  而梁勇认为,在我国,解决“啃老现象”,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提高年轻人自食其力的能力,包括弹性就业、临时就业等,“现在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都已经开展起来,而恰恰忽略了城市青年正确就业观念的培训。”梁勇说,除了社会和政府要广开就业门路、提高就业机会以外,还要正确引导青年人的就业观念。“另外,重要的就是,社会、学校、家庭都要担负起‘感恩教育’的责任,‘瓦解’啃老族的思想基础。”

  (本报记者:王荣娟)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