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忠诚———企业成功的保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四通已经走过了20多年辉煌与艰辛的路程。回首往事,有多少早期参加过四通的人,在企业面临困难的时候离开了公司,成为四通历史上的匆匆过客。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但也有那么一大批“老四通人”,他们无怨无悔、矢志不渝,20年来和公司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为四通的崛起和壮大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对四通的忠贞不渝。

  忠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种美德,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杨家将血洒“金沙滩”;从关云长的“千里走单骑”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世世代代人们称颂这些英雄的理由,其实就是一个“忠”字。作为每一个炎黄子孙,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的就应该是忠诚的血液。

  有人认为,现在是商品社会,讲究等价交换。作为企业雇员,老板付钱我干活,有什么“忠诚”可言?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不管世界今天或以后发生怎样的变化,忠诚永远不会过时。忠诚既是一种品行,也是一种责任,无论是对国家、对情侣还是对企业而言。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就要忠实于自己的企业,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赴艰难。忠诚的员工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忠诚的员工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增强凝聚力、提升

竞争力的源泉;是提高效率,创造效益的主力军。尤其在企业遇到困难时,忠诚就会显示出更大的价值。当所有员工的忠诚凝结成一种强大的团队力量时,企业才能不断走向辉煌。

  其实,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受益的并不仅仅是企业,最大的受益者可能就是员工自己。因为,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的忠诚一旦养成,就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企业如果选拔干部,首选必定是那些勤奋努力工作的忠诚员工。而企业一旦需要裁员,留下的也一定是这些员工。

  有一天,一位公司老总对我说,现在忠实于公司的员工越来越少了。比如,我花费大量金钱对骨干员工进行培训,然而,当这些员工积累了一

  定工作经验后,往往一走了之;有些甚至将公司的商业秘密、客户资源作为到新单位加官晋级的“见面礼”。而留在公司的员工,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所谓对企业的忠诚都是骗人的。

  这位老板的遭遇值得同情,但如果将不忠诚的板子完全打在员工身上是不公正的。我们提倡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的同时,也应该提倡企业对员工的忠诚。因为,利益是相互的,感情是相互的,忠诚也应该是相互的。

  企业应清楚地认识到,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能不断开发的资源,对待员工就应像麦格雷戈的“Y”理论所描述的那样:“他们是值得信赖和尊重的,是愿意工作的,受到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的激励,是有进取心和创造性的。”企业只有把员工视为与公司平等信任、相互尊重、共创价值、共享成果的利益共同体,实实在在给他们关心与尊重,员工就一定会投桃报李,与企业同舟共济。而如果企业只想让他们多贡献,少获得,对他们的职业培训、个人发展、薪金待遇、劳保福利全然不予考虑,那么企业就不可能赢得员工的忠诚和敬业精神。只要条件具备,员工们自然就会选择离开企业。

  四通曾经和许多日本大企业合作过,当时我们就有一个感觉:日本企业中鲜有“跳槽者”而且“工作狂”居多。他们的员工为何对企业如此忠诚敬业?其实,不是他们天生爱工作,而在于企业对他们的悉心照顾。员工从进入这些企业的第一天起,就会享受到企业给予的培养和关怀。企业对员工的忠诚打动着员工、感染着员工,促使他们以十倍、百倍的忠诚回报企业。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企业还是员工的角度出发,强调和提倡忠诚都是必需的。忠诚是构成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忠诚的员工多了,企业才会有好的发展,企业强盛了,员工才会有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忠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有人还是对忠诚产生一些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资格老就是对企业忠诚的标志

  有人认为,一个人到公司工作的

  时间越长,说明这个人对公司越忠诚。这明显是个误区。因为衡量个人对企业是否忠诚的标准,不是工龄,也不是职务,而是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否竭尽全力、精益求精。如果一位“元老级”员工,在企业里倚老卖老,搞特殊、闹待遇,老虎屁股摸不得,这怎么能说是对企业忠诚?还有一些老员工,虽然他们已经对企业丧失信心,但就是不离开,而是成了企业中的“极端危险分子”或“害群之马”。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将企业的商业机密、核心技术等重要资源出卖给竞争对手,这种“老员工”呆在企业里的时间越长,对企业的危害就越大。

  第二,我给你发工资,你就必须对企业忠诚

  有的企业认为给员工发了工资,所以就有权利要求员工忠诚,也必须对企业忠诚,否则就是不道德,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员工通过努力工作来换取报酬,这是公平合理的交换关系,工资所体现的只是对员工劳动的报酬,指望仅以工资就赢得员工忠诚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企业有权命令他的员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却不能命令任何员工忠诚于企业,因为忠诚纯粹是员工的心理感受和自觉自愿行为。只有当员工内心深深感受到企业对他的工作、生活及未来负责时,才会与企业实现心与心的交换。自觉自愿地忠诚于企业、奉献于企业。否则,忠诚便无从产生。

  第三,对领导的忠诚就是对企业的忠诚

  我们所说的忠诚,其本质是一种职业规范,我们提倡的是对企业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而不是以忠诚的名义,搞任人为亲、拉帮结派。但是,很多人把忠诚的理解狭隘化了,他们认为只要对领导忠诚,就是对企

  业的忠诚。他们把领导的话视为“圣旨”,明知错了也不敢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个别领导侵犯公司利益的行为,他们不但不反对,甚至助纣为虐。这实际上不是忠诚,而是把自己和领导的关系,演变为古代主人和仆人的关系,这种“忠诚”对企业实在是有害无益。《四通人》(23H1)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