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决策机制缺失下的“发展焦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06:58 中华工商时报

  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出席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作《关于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报告》时说,上海将完善和落实决策责任制度,对超越权限、违反程序造成重大损失的决策,要依法追究决策责任。

  ———《北京娱乐信报》

  说到决策机制,想起了前两天的一则新闻。据《市场报》报道,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以每头18350元的高价从新西兰购入3000头纯种荷斯坦奶牛,以提供贴息贷款等优惠条件出售给奶户,但由于奶牛产量低,大量奶户贴光了房子、家产、羊群、甚至子女的学费,心力交瘁、负债累累,四处借钱喂奶牛,高价买来的奶牛成了“花瓶”。

  政府介入本应是“纯市场行为”的经济活动,导致农户损失惨重,有人认为,这反映了官员和地方政府的“发展焦虑”、“政绩焦虑”。然而在笔者看来,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其中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决策机制的缺位。

  政府强制介入经济行为的结果可能产生市场风险,决策者不会不知道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然而这样一种不科学的政府决策是怎样从提出到最后执行的?中间有没有人提出疑问?从2004年到现在,造成当地农民连年亏本的政策为何不予叫停?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出自地方官员对于发展的渴望,但根源在于决策机制不健全。

  缺乏民主、公开、科学的决策机制以及严厉的责任追究,从而导致一些地方发展冲动脱缰,规划项目盲目上马,出了问题,往往拿“发展焦虑”、“政绩焦虑”做挡箭牌。其实,有些地方官员所谓的“发展焦虑”,就是“唯GDP是从”。说到底,就是为了个人的政绩“焦心积虑”,没有真正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而“焦虑”。而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决策失误的成本太低,没有硬杠杠约束官员的决策行为。

  任何决策都不可能绝对正确,但首先应该保证决策的程序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于政府的决策,应该有一套完善、高效、透明的机制来保障,使决策过程处于可控状态。对于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决策、怎样保证决策的实施处于预期轨道、决策出现失误如何弥补等问题,都应该在机制的框架内给出答案。

  要完善决策机制,政府绩效的评估体系也亟须改革。片面强调GDP而罔顾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政绩

考核机制,难以塑造出科学完善的决策机制。要避免“花瓶奶牛”事件重演,应废除以GDP为核心的片面政绩考核政策,把对于官员的政绩评价,最终体现在人民“满意与否”上。什么时候官员的“发展焦虑”、“政绩焦虑”变成了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人民焦虑”,就不会产生这种政府越位的现象了。(20G7)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