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通货紧缩”时代到来了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02:05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魏红欣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而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表述了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是通货紧缩,有人认为是通货膨胀,也有人认为介于两者之间

  ●从中期经济运行来看,我国经济面临着较明显的通缩压力,这主要是因为总供给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去年10月份的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在持续3年的增长之后,第一次由正转负。这可能是出现通缩的最早信号

  ●尽管有关2006年中国可能出现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的争辩尚在继续,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自2004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通缩或者是通胀的话题不绝于耳。时至2005年下半年,由于国家

宏观调控政策依然没有表露出放松迹象,在关于通胀通缩的辩论声中,通缩的观点似乎逐渐占据上风

  就目前而言,从已经确定的2006年财政、货币政策主要目标,以及收入、产业、价格等多项调控手段来看,预警防范中长期通缩,已经成为央行、发改委等国家部门的共识

  “通货紧缩”曾一度成为2005年财经媒体的关键词之一。2006年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发布的主题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通缩考验”的报告,称随着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出现供应过剩,中国经济可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一时间,通货紧缩再次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自2004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通缩或者是通胀的话题不绝于耳。时至2005年下半年,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依然没有表露出放松迹象,在关于通胀通缩的辩论声中,通缩的观点似乎逐渐占据上风。

  通缩难题考验中国经济

  其实,有关2006年中国经济是否面临通货紧缩压力的争论并非头一遭。

  早在去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0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曾指出,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进入8.5%至9%的潜在增长率适度区间中线附近。

  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06年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其中两个主要指标是:2006年M1(狭义货币)增幅调高到14%,M2(广义货币)增幅目标调低到16%。这与过去两年M1和M2基本同步大为不同。2004年M1和M2同时同比增长17%,2005年M1、M2增长15%。新年预防通缩的序幕由此揭开。

  1月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这样论述:“继续坚持‘双稳健’的总体政策取向,重点防止通货紧缩”。这是该研究院对2006年及“十一五”初期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判断。而在报告“考验中国经济的难题”这一章节中,对通缩的论述占了近一半的篇幅,这似乎验证了各方对于通缩的微妙共识。

  按照一般的解释,通货紧缩源自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表现为企业的利润减少、个人预期收入降低、宏观经济悲观衰退、价格下降、币值上升和金融秩序混乱等。严重的通缩可以造成经济危机,最典型的是1929年至1933年的全球经济大萧条。

  “现在还不是通缩。严格地讲,连续两个季度以上物价负增长才形成通缩,而我们所说的通缩是指中长期的趋势。”报告执笔者、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王小广研究员表示。报告指出,从中期经济运行来看,我国经济面临着较明显的通缩压力,并指出这主要是因为总供给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去年10月份的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在持续3年的增长之后,第一次由正转负。报告称这意味深长,是可能出现通缩的最早信号。

  另外,金融运行存在内在的收缩趋势,也是一个通缩的信号。报告指出,货币供应的关键指标狭义货币M1的增长大幅回落,目前不到13%,显示货币需求增长偏低,难以支撑物价回升,同时贷款增长持续处于13%至14%之间的相对低位。

  有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几个月中,消费物价指数以每年1%—2%的速度递减,出厂价也在下滑,行政措施导致投资增长放缓。随着公司利润增长放慢,公司的投资意愿下降。如果中国2006至2007年的主要出口,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也放缓,中国的经济就将受到打击。一旦国内生产总值走弱,通货紧缩就极可能随之而来。

  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指出,如果这种产能过剩的局面进一步演进,通缩的压力会加大。

  就目前而言,从已经确定的2006年财政、货币政策主要目标,以及收入、产业、价格等多项调控手段来看,预警防范中长期通缩,已经成为央行、发改委等国家部门的共识。

  “通货紧缩”论如是说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而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是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表述了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是通货紧缩,有人认为是通货膨胀,也有人认为介于两者之间。首先来听听“通货紧缩”论者们是如何阐释其观点的:

  去年底,美国彭博新闻社专栏作家威廉姆·佩塞克撰文指出,以前,许多国外投资者都在谈论中国经济“过热”。但很快,人们对经济过热的恐惧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学家担心中国可能会突然陷入经济过热的相反面———通货紧缩。

  这绝非危言耸听。包括摩根士丹利的谢国忠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可能会在今年出现物价下跌,原因是生产能力过剩。目前,中国仍然在生产过多的水泥、铝、纺织品和其他货物,并且在修建过多的工厂、楼房和旅游景点。

  根据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的报告,目前中国共有11个行业出现或存在潜在产能过剩。其中,钢铁行业目前生产能力已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电解铝行业目前产能已高达1030万吨,而闲置能力就有260万吨。此外,铁合金、焦炭、汽车行业亦存在产能过剩,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

  “从某个角度说,他们(中国)的确担心产能过剩”,汇丰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但他们又能怎么样呢?他们不可能摆脱对投资的依赖,因为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

  屈宏斌说,中国政府错过了将经济增长引向国内消费的机会,去年,中国的出口一派繁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扩大进口以及美国消费者需求放缓,中国今年的贸易顺差有可能有所收窄。

  通过刺激在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电力行业和其他领域的投资,中国终于在2004年结束了持续5年的通货紧缩。但北京大学教授兼政府顾问林毅夫认为,不能再用这种方法来刺激经济了,因为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供给过剩,进而令中国再次出现通货紧缩情况。

  林毅夫认为,中国很可能在2006年初再次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中。他表示,从国外通行的数据分析,目前中国已经出现通货紧缩的事实无可争辩。“中央对2006年经济工作安排的重点就是想方设法扩大需求,从这方面看,对于2006年通货紧缩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共识。”

  雷曼兄弟驻东京经济学家罗布·萨巴拉曼也表示,的确存在通货紧缩的风险。但他表示,目前价格走势既有可能上扬,也有可能下降。“两个方向的作用力都很强。”

  “从1997年以来,中国一直就进行着反通缩的拉锯战,8年中就有3年物价是负增长。其主要根源在于投资和消费的严重失衡。”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高辉清认为,由于目前投资项目的在建规模依然异常庞大,前所未有的新增产能将会从今年开始陆续出现,届时如果没有相应的总需求来“对冲”,便很有可能出现通货紧缩。

  今年经济将放缓?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赞成中国即将面临通货紧缩的看法。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徐滇庆就认为,目前的情况还是比较正常的,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但是徐滇庆同时也警告说,某些部门确实存在产能过剩的苗头,需要防微杜渐。

  在谈到中国今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时,徐滇庆教授表示,估计会继续保持在1%到2%的水平上,不过他同时警告说,这一通货膨胀率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还是偏低,应该设法让通货膨胀率上升到4%到5%的水平。

  国资委宏观部部长赵晓则表示,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但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不大。他认为,经过几年的大规模投资,在中国经济的许多重要领域中相继出现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特别是在许多工业品市场上较为突出,且有加大的趋势。然而另一方面,经济结构全面升级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作支撑,这些都是投资保持长期较快增长的根本动力。上述两方面因素互相作用,使得2006年投资可能有所下降,但回落将是小幅度的。

  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也表示,鉴于去年中国货币供给的强劲增长,通货紧缩应该是很遥远的事情。她指出,一般经历通货紧缩的时候,房地产和股票价格都会出现滑落,但中国目前的这两项指针都很正常。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易宪容研究员认为,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基本上处于良性上升的通道上,即使出现了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它也是市场中的一种常态。对于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不是如何扩大内需来消化这些产能,而且要通过市场的方式来促进这些过剩产能的调整,它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申银万国研究所的李惠勇也指出:“2006年的物价形势总体上来讲,会稳中有所回落,但是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不大。”2005年CPI涨幅在1.8%左右,2006年会回落到1.5%左右,甚至更低一点。他分析指出,物价是经济冷热的“晴雨表”,历史上出现过通货紧缩的仅在1999年和2001年,当时的经济增长都在8%以下了。根据非常保守的估计,2006年的经济增长还可以在8.5%以上,因此,还没有达到通货紧缩的经济环境。

  对于产能过剩导致中国面临通货紧缩压力的说法,有观点认为,产能过剩未必会造成通货紧缩,即使经济由于产能过剩所引致的投资下滑进而引发经济衰退,也未必能导致通货紧缩。一个极端的例子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胀”。

  在我国,货币政策的滞后期大约是1年,2005年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未来不会出现很多专家担心的通货紧缩,反而有轻微的通胀压力。

  尽管有关2006年中国可能出现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的争辩尚在继续,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瑞银亚太区首席经济师安德森预测,2006年中国的整体经济增长率将由去年的10.7%放缓至9.1%左右,但他强调这主要由于出口净额减少,而不是内需呆滞。

  “中国的建筑和基建投资回升,加上消费和出口持续上涨,意味着今年的内需前景将更加光明,但同时也意味着进口增长将会加快,使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收窄,结果使本土行业的经营环境改善,但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则会下降”,安德森如是说。

  胀、缩之争回顾(相关链接)

  从去年到现在,学者们对中国经济将会通胀还是通缩争论不休。

  2005年年中,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指出,近期不会发生通缩。

  2005年11月9日,央行的《200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各种价格同比增幅平稳回落,但是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2005年12月7日,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提交报告认为,明年我国很可能出现轻度的通货紧缩。

  2005年12月13日,央行物价监测报告单行本初稿中,认为存在潜在的通缩压力,但在交付印刷之前被央行删去。

  今年1月5日,《上海证券报》发表由国家信息中心、《上海证券报》主持的长篇预测报告,称近期不会出现通缩。

  1月10日上午,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等发布研究报告,称2006年经济不会陷入通缩。

  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由陈东琪指导的一个课题组发表报告,称下半年可能出现轻度通缩。

  无怪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如此表示:“有关目前宏观经济到底面临着何种压力出现了两种观点,分成了两派:通胀派和通缩派。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可以说是,通胀通缩一线天。”

  通胀派、通缩派都在权威机构工作,都是业内专家,都有言之成理的论据。正如易纲所归纳的:通缩派主要从产能过剩的角度来分析;而通胀派则从货币供应量进行分析。

  到底该相信谁的判断,今年中国经济可能出现通胀还是通缩,成了一个艰难的选择。

  《国际金融报》(2006年01月20日第十三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