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培德:2006年中国叫板铁矿石巨头有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 02:2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本报专访瑞银原材料全球策略师贺培德 本报记者 黄蕾 发自上海 1月18日,瑞银集团推出了2006年原材料市场展望的研究报告,报告重点分析了2006年全球原材料市场的催化剂和潜在风险,并对中国钢铁行业转型对全球原材料市场的影响进行
瑞银原材料全球策略师贺培德在报告会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钢铁企业关注的定价权问题,将在2006年有所进展。”他分析说,2006年中国在铁矿石进口量上将是日本的两倍,而且2006年中国钢铁业无疑会加速自身的整合和重组,这将有助于集中采购和集中砍价,从而在铁矿石价格战中取得话语权。 贺培德用“支离破碎”来形容过去中国铁矿石的进口形式,他说,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在世界钢铁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几乎翻了一番,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钢产量记录,但由于进口不集中,导致中国在铁矿石价格上没有支配能力。 这一年来中国在全球市场大批买入钢铁,让生产商们赚得盆满钵满。瑞银预测,2006年中国和日本的铁矿石进口量分别为2.7亿吨和1.35亿吨。中国对全球钢铁业造成的影响极大,整个产业今年转为供给过剩后,势必冲击价格。 “一方面,中国对钢铁需求的激增,使钢铁巨头利润增长迅速;另一方面中国钢铁产能迅速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这将加剧国际钢铁巨头的兼并重组。”贺培德说,2005年,全球原材料并购价格达800亿美元,其中30%至40%发生在钢铁行业。钢铁业并购大戏将在2006年继续上演。 贺培德称,并购重组加速后,中国“生产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将有可能亏损,甚至关闭。中国小钢厂尤其要防范汇率风险,他们一般通过现货市场获取铁矿石,现在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使他们面临的美元汇率风险空前加大。 贺培德对中国铁矿石定价权之战提出了一些建议,“日本、欧洲拥有的定价权取决于其钢铁行业的集中度高,中国钢铁企业如果要想提高话语权,在定价方面施加足够的影响力,就必须完善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并以一种声音来应对国际挑战。” 此外,中国钢铁产业应该重点发展精品、集约生产和跨国经营,并使各个主要钢铁产品达到世界级产能。应该进一步优化配置现有装备能力,鼓励发展中国紧缺的高附加值钢铁产品,成为世界领先的精品钢生产基地。 《国际金融报》(2006年01月19日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