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金融交易所最终落户上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09:12 上海青年报

  从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曾是国内12个城市争夺落户的金融交易所已获国务院批准,并将落户上海。

  交易所的筹备一旦完成,将是一家独立于现有交易所的全新交易所。有关专家认为,金融交易所的建立将进一步增加上海冲刺国际金融交易中心的“砝码”。

  本报实习生 曹开虎 记者 王庆慧

  由5家交易所联合组建

  “金融交易所的建立目前已经在筹备中,并将在明年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前建成。”昨天,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立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交易所落户上海将为上海冲刺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基石。”

  据介绍,金融交易所是中国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新组建的金融交易所将由上海、深圳

证券交易所和上海、大连、郑州三家商品交易所等5家交易所联合组建,各占20%股份。

  上海一直在为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积极筹备,孙立坚认为,金融交易所获国务院批准落户上海,说明国家已经认可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能力。

  随着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临近,上海的金融体制经过新一轮的改革,金融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已形成一个以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金融市场体系。

  孙立坚透露,金融交易所的落户,说明上海市政府不仅将发达的商业作为今后的发展重点,同时已经将金融业列为上海今后发展的重点之一。

  给资金增加投资渠道

  “虽然国内已拥有诸多金融机构,但现在国内私人、企业资金大多存入银行。”孙立坚认为,金融交易所的建立将使这些资金的投资趋向多元化。

  尽管,金融交易所在实际运转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酿成过历史上一些骇人听闻的巨额亏损和金融危机事件,但它不失为一种规避风险的工具。

  业内人士认为,衍生金融产品风险主要来自于人为因素,但如果能够合理运用金融交易所,就能起到控制风险的作用。

  据了解,由于其是独立的交易所,并且具有很强的专业化,因此,股指期货、利率期货、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品有望登陆并进行交易。

  而在今年年初,随着白糖期货、豆油期货等新品种的相继上市,投资者对于今年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有了良好的预期,而在商品期货市场良好发展的情况下,市场对于金融期货及衍生品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改变期货市场现状

  孙立坚分析认为,由于中国的期货市场长期缺少金融期货,上海金融交易所的建立,将改变中国期货市场的现状,由现在比较单纯的商品期货市场转变为金融期货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并存。

  “一旦金融期货品种推出,中国的期货市场将出现质的飞跃。”上海一家期货公司的董事指出,“一方面,金融期货有助于提高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另一方面,从交易量来看,金融期货要远远超过商品期货。”

  同时,金融交易所的成立将为股指期货、权证、期权等衍生品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而至于哪个指数适合金融交易所,“国家极有可能会设立一种新的指数,而不是现有的几个指数。”孙立坚如是说。

  ■专家观点

  金融交易所是一把“双刃剑”

  “政府必须建立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并公开相关信息。”孙立坚认为,由于中国目前缺乏金融交易所方面的管理经验,因此,金融交易所的落户对上海无疑也是一把“双刃剑”。

  似乎没有人可以担保上海在冲刺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会一帆风顺,金融业的大力发展无疑会碰到种种问题。此间,政府就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

  如何去规避这些将在金融交易所出现的一系列棘手的难题?

  “上海的金融交易所可以向发达国家学习,但不能照搬诸如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应该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金融业国情的道路。”孙立坚认为,政府应该尽快建立一个规范的制度、游戏规则,一旦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出现“乱子”,可以及时采用一个科学的方法和措施。

  据了解,许多国家在发生金融风险事件后不是放弃对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而是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以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例如,巴林银行倒闭后,新加坡国际交易所通过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促进清算所与国外同业机构交换信息,以准确评估其成员在各个市场的净风险头寸,成功地消除了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的不利影响,交易量又创历史新高。

  孙立坚认为,上海首先要为金融交易所设立完备的法律,制定有关交易管理的统一标准,加强对从事金融交易所的金融机构的监管,规定从事交易的金融机构的最低资本额,确定风险承担限额,对金融机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与非现场的检查,形成有效的控制与约束机制。

  (记者王庆慧)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