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人口多结构差素质低转移难 四大就业矛盾困扰甘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近两年来,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和一系列鼓励就业政策的实施,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已基本形成,甘肃省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有统计表明,2004年,甘肃省就业人员1520.46万人,比上年增加9.61万人,增长0.93%;比2000年增加44万人,年均递增11万人,年均增长0.7%。

  甘肃省的就业人员数量自1978年以来一直不断上升,从1978年的694万人上升到200
4年的1520.46万人,上升了2.19倍。然而,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受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甘肃省的失业人数也在增加。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推算,2004年甘肃省城镇失业人员约22万人。

  对此,有关调查统计称:甘肃省严峻的就业形势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一方面,就业的总量矛盾长期存在,当前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供大于求的态势;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

  据甘肃省统计局的“甘肃省就业状况研究”分析,造成甘肃就业矛盾突出的原因在于:

  首先,全省人口数量大,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甘肃是一个人口大省,截至2004年末,甘肃总人口2618.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9.23万人,占28.61%。由于人口基数大,由此产生的劳动力总量压力十分突出。受人口基数和人口年龄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甘肃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上升的时期。因此,2000-2010年是甘肃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形成持久的巨大的劳动力供给。2000-2004年累计净增劳动年龄人口高达128万人,按目前82%的就业参与率,四年中累计增加劳动力供给增加106万人,平均每年26万人。

  其次,就业结构层次低,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偏离大。甘肃省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偏高,2004年58.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68个百分点,所创造的增加值仅占GDP的18.05%,存在较大偏差;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为18.72%,所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48.63%;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22.7%,所创造的增加值占33.31%。这些数字说明,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甘肃省就业结构的调整明显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存在较大偏差,一产表现最突出,偏离度为-0.69,说明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富余劳动力多。二产偏离度1.6,为正偏离,主要是企业就业人员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下降。三产偏离度0.47,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偏少的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第三,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加剧,人才流失严重。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者整体文化水平低;二是劳动者职业技能(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的职业技能)水平低;三是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占劳动者的比重小。从有关数据来看,甘肃省全部就业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22.53%、小学33.69%、初中28.9%、高中和中专11.35%、大专及以上仅3.53%。就业人口文盲率22.5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14%)14.39个百分点,在全国排28位。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于

  素质低而不适应新工作岗位的结构性失业日趋严重,而甘肃省的失业问题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失业特征。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不仅是影响劳动者就业的重要因素,而且成为制约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甘肃省高技术产业拥有的科学家及工程师人数与1995年相比增加了42.3%,但人才流失的现象仍很严重。“九五”期间甘肃省五大高技术产业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最多的年份是1997年,总人数达3210人,到2003年6年内相继减少了596人,这些流失的人才中,有80%都是中青年高级人才,其中不乏领军人物。

  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2004年甘肃省乡村就业人员1181.19万人,乡村就业人员占比重为77.69%,农村剩余劳动力约310万-350万人。农村就业人员基数大,比重高。从农村而言,由于累积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而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体制尚未形成;从城镇而言,经济转型期,大量下岗、失业人员急需安置,就业压力大。这些因素造成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而且,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加剧,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更趋紧张。(18E2)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