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成为我国第二个万亿工业产值城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 |||||||||
日前,苏州市统计局公布2005年统计公报,这个以昆曲、刺绣、丝绸、古典园林闻名的古老城市,去年工业生产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12100亿元,一举突破万亿大关,同期增幅26.6%。由于工业的主导作用,苏州去年地区生产总值也突破了4000亿元,达到4026.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 注重提升经济质量
苏州工业总量大还能实现快速增长,这一成绩的获得,殊为不易。但有关人士认为,分析苏州工业增长的背后,传递出让人更为高兴的信息。苏州工业在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效益的同步增长,销售实现率高达98%,而且亏损额呈负增长曲线,利税增长20%,工业效率综合指数达168.96%,同比增长55%。苏州工业用电量增长25%,低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长比率1.6个百分点,这表明苏州工业在节约能耗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苏州工业的一道亮丽风景,占了总产值的1/4,通信设 备、计算机、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制造业,作为苏州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不仅增长水平高于工业平均增长水平,而且占比已近三成。苏州工业在做大的同时,也显示出做强、做优的态势。 专家预计,按目前苏州前几年的投入和发展势头的分析,大约用五年的时间,苏州的工业产值可望叩关两万亿大关。但苏州在最近召开的全市部署“十一五”的一个重要会议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宣布,在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要做到生态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苏州将致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苏州工业轻松跨过产值万亿大关,称得上在我国是异军突起。苏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不仅超过了江苏省工业第二名的无锡和第三名的南京两市工业增加值的总和,占了江苏的1/3,而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全省四成。对这一经济现象,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苏州工业举足轻重,对发展意义深远,不仅可以拉动江苏全省工业总量,提供更多的配套服务、出口、税收、就业岗位等,而且对上海也有积极呼应作用。因为,苏州大量的外商投资企业和本地企业,货物要通过上海物流,大量管理层人员要到上海消费,有的甚至将总部设在上 海,而将生产基地设在苏州,两地经济的互动和交融更加紧密。 不断优化引资项目 苏州的城市形态和工业布局,有着自己的特色。苏州市区核心为有2500年历史的姑苏古城,这是国务院明令要求全面保持风貌的国之瑰宝。但在苏州城东,为中国和新加坡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城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的这东西两翼都虎虎有生气,发展用日新月异形容并不为过;城北是相城区,城南为吴中区,原是我国10强县之一的吴县市一分为二,作为新城区后发展迅猛。苏州下面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4个县级市均名列我国10强县级市,另一个吴江也位居第11位,可以说,这5只“老虎”个个身手不凡,工业总量占全市的2/3,苏州市区和5个县级市构成了六大经济板块,苏州没有形成一个大饼式的工业城市;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苏州的县级经济发达,城乡发展比较均衡,苏州可以依托城乡强大的经济实力,在2005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有关人士认为,苏州工业发展的高潮以后,必然会将这一高潮以梯次的形式向其它地区扩展。据分析,苏州2004年和2003年的工业投入均为800多亿元,2005年1月至11月超过了1000亿元,今年、明年苏州工业仍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受用地资源、人口容量等因素的制约,苏州不可能仍然这样大规模地接受投资,苏州工业今后必然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加大产业政策引导力度,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现在苏州已经开始进入了招商选资和产业升级阶段,对工业项目进入开始“挑挑拣拣”,一些产业已经开始向江苏北部、安徽等地转移,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据从苏州内部获悉,苏州今后将一手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手抓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以信息化为带动,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重点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基地、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等,加速形成苏州沿江国际先进制造业集聚带和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除工业总量惊人以外,苏州工业还在今后发展方向上呈现出夺目的亮丽之色。 二产三产互动并进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中,工业还是经济的主导产业。苏州作为我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地区,苏商有着“重实业”的传统。苏州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对办实业、上工业始终充满激情,一直致力于做大做强工业蛋糕,无论是乡镇企业也好,引进外资也好,甚至到浙江、广东引进民营资本也好,近年来推出“苏州私营经济腾飞计划”着力发展本土民营经济也好,无论外面有什么议论,苏州一直咬定青山不放松地发展工业,到今天积累了1万多家外资企业和10万家私营企业,这片江南风物清嘉的土地,已经成了我国工业资本大规模积聚的高地。因此,今天苏州的总量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并不是突然绽放的礼花,而是苏州长期耕耘、埋头苦干收获的硕果。 由于苏州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大,新型工业产出值比传统产业高,又加上大量服务业是在上海实现,因此,苏州的经济结构中二产比重一直相对偏高。但这两年来,苏州的服务业也因工业经济的拉动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据了解,2005年1月至11月苏州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增长18.9%,但第三产业的投入增长达到了23.4%,软件、物流、旅游、商贸等,都有了长足发展,服务业增加值稳居江苏第一,苏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达17.8%,接待海外游客人次居全省首位。现在,银行争着将资金投向港口建设,各地谈得最多的是服务业招商、做旅游规划,当地媒体在惊呼“苏州商业街接二连三蹦出来”,麦德龙、沃尔玛联袂进入,商业老街观前街全年人流量达1亿人次,成为我国十大商业名街之一……苏州迎来了工业和服务业互动并进的发展新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