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年我患上了按揭忧郁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09:59 燕赵都市报

  看着今年又上涨的销售任务,小吴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坐在房子里发愣。为了在结婚前能够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小吴在按揭贷款时,向银行“证明”自己的月收入5000元,每月还款近2500元。2005年,他的月供还起来就已经很吃力,今年新的任务下来,又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完不成,年终奖、提成等都将成为泡影。要命的是,月供在新年又上涨了近百元……

  小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继续勒紧腰带背着月供,让生活质量“急转直下一日千里”?还是效仿同事孙晨,一咬牙把房子卖了,再回到租房过日子的年代,或者,干脆回父母家蹭房住,做“啃老族”?

  这两种方式都不是他的心愿。当初买房时,小吴心里其实有着“投资”的心态,如果现在卖了,得不到多少好处,而周围的

房价还在看涨,将来还需要花费更多的钱。同事孙晨,因不堪还款压力,把住了不到两年的房子卖了,前后花了两个多月,才“挣”了四千块钱,真不够那点工夫钱。让父母周济点?又实在拉不下脸来。

  唉,小吴只觉得精神恍惚,根本无心工作……

  其实像小吴这样的人真是不在少数。2005年,住房按揭的压力已经开始让一些人走进了心理诊所,普遍症状是“浑身无力、思想涣散、伴有抑郁症”,而按照房地产业内的方法计算,中国已经出现了2600万为按揭忧虑的人。

  谁的责任?

  “我实在是过不惯背着债务的日子,要么累死累活赶紧把房贷还了,那么干脆就不买房。”刚刚提前还款终结了按揭贷款的金女士长吐一口气。

  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说,这种情况见多了,客户大多不愿意长时间负债,即使生活压力大,也愿意尽快把银行的账还清。至于“按揭忧郁症”,他笑着说,这太容易理解了,因为不愿意给银行多交利息,客户宁肯多报收入、缩短贷款年限,将每月还款额定在极限承受能力上。在这样的状态下,一旦利率变动,或者家庭有些意外情况,那结果肯定是“忧郁”。

  “中国家庭没有负债的传统,即便在拥有上百年传统的美国,如果一个家庭每月需要花费50%-60%的收入偿还房贷,许多美国人也会得忧郁症。”在全球最大的住房按揭贷款公司———房利美(美国联邦国民住房抵押贷款协会)所成立的基金会任住房经济与政策部主任的童忠益说。不过他觉得,如果小吴生活在美国,可能不会患上按揭忧郁症,因为,“走进美国的任何一家银行,都会被告知每月偿还的按揭贷款以及与住房相关的税费不得超过他们税前收入的28%;而包括住房、汽车、教育和信用卡等每月需要偿还的债务总额将不得超过他们每月税前收入的36%。”虽然有些银行有可能将这个比例再适当放宽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40%。

  可在国内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一位商业银行房贷科的工作人员坦言,自己和科里的同事都有一定量的任务,有时得拼命和房产开发商联系,为的是取得为购房者贷款的“权利”,因此,只要手续上没问题,就是明知道客户开的是虚假的收入证明,也都会一路绿灯。至于调查客户是否还有其他贷款、债务等,人力物力上根本做不到,也就谈不上控制负债比例。

  “那我的忧郁症应该归结为谁的责任呢?”对于小吴们发出的这样的疑问,河北安信保险代理公司

理财规划师薛凯表示,银行“大胆”放贷、按揭人不顾个人实际,是按揭忧郁症的重要原因,双方都难辞其咎。

  隐忧显现

  虽然2004年9月,中国

银监会在《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中规定:“应将借款人住房贷款的月房产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0%以下(含50%),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5%以下(含55%)。”但,规定来的还是稍显迟了。

  一些银行“风险资产管理部”或称为“不良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不得不承认,一些客户的还款能力出了问题,银行的风险已经显现,“房贷客户与其他客户不同,他们承认自己有不还款的情况,但就是无力还款。银行也很作难,收房子吧,目前还行不通,只能等吧!”

  而奔走于各色人群的保险推销员贾女士,更是慨叹生意不好做,“一些潜在客户,总是向我抱怨,房贷压力太大,抽不出钱来购买保险。”而且,她很肯定地说,已经有客户因为还贷压力而退保。

  有资料显示,2003年,美国人把约1/3的收入用来支付跟住房相关的一切费用,另外1/3花在交通和食物方面。接下来最大的花费为个人保险,占10%,5.0%的钱用于娱乐和外出旅游。而中国人在把大量收入压到房子上以后,放弃和压缩了其他消费。

  虽然按揭族都知道压力,但很多人却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小吴说,如果现在不买房,将来更贵,而且正因为自己挣钱少,才更应该贷款,用银行的钱圆自己的梦。而一些投资者也表示,即使将来自己有个变故,短期内还可以依靠房租维持生计,因此,房是不可以没有的。

  薛凯觉得,这是个很“危险”的状况,经济压力大,自身保障又不足,一旦风险来临,那么整个家庭就不只是“忧郁”那么简单了。

  (本报记者:王荣娟)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