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用谎言编织的真情并不美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08:50 中国经济时报

  ■阮直

  圣诞的夜晚,一位青年仍留守在自己的首饰店里,心情忧郁地期待着买主来。门开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光临”了,庄重地巡视着柜台。最后,指着一串项链说:“先生,我要买下它。”柜台里陈列的都是假珠宝,惟独那串项链是天然的珍珠,也是主人的全部财产。主人问小女孩,为什么偏偏要买这串项链?小女孩说,她从小失去了父母,是姐姐辛
辛苦苦将她养大。她早就有一个愿望,要买一串真正的珍珠项链,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姐姐。随后小女孩掏出了一个小手绢包放在柜台上,打开来——几十枚小币——还不够买下这条项链盒子的。小女孩的神情是那么庄重。青年默默地注视了片刻,一声不响地从柜台里取出那串项链,认真地数过了小币,收起来后,将项链捧给了小女孩……

  这段文字是作家梁晓生录转在自己作品中的一段,自然是感动了他,美学家周殿富在《生命美学的诉说》一书中又从梁晓生的书中转引,并说“这种催人泪下的故事已实在是久违了”。可我读过这段文字倒觉得此乃一段文学“创作”,并非真实的故事。那个买项链小姑娘尚可谅解,那个卖珠宝的青年就该如实地说出真实的情况嘛。如果你不敢打破那个小女孩梦中的美好真情,如果明天再来一个小男孩,也要用几个便士就买一个钻戒,送给养育了他八年邻居鞋匠来感恩,这个青年该怎么办?他能因为自己不忍心打破小男孩那颗美好的心,就自己再贴钱出去卖个钻戒吗?这个故事明明是一个三流的外国作家煽情时的不高明编造,可我们的大作家、大学者也装成了能看见皇帝新衣的看客,大加赞美,好像不如此,心中就少了真情,少了美好似的。

  作文也好,作事也罢,都要真实(包括艺术的真实),不能因为别人是用真情报恩我们就可以用虚假催化这个美好,为什么就不能明明白白地告诉那个小女孩:“孩子,你的钱还不够买下这串珍珠项链的。这种项链不是咱们穷人家孩子买的,也不是咱穷人家的姐姐该戴的。你姐姐的真情要比这一串珍珠项链珍贵得多。卖珍珠的人说‘黄金有价,珍珠无价’,其实那是想把珍珠卖到更多的钱,那是商人经商的谋略。真正无价的东西是你姐姐的真情,它是十串珍珠项链都换不来的,你有感恩的心就美好了,但不要用一串珍珠项链去回报别人的真情,要用心去回报,要为你的姐姐做你能做的事情,这样你的姐姐知道了才会高兴。如果你的姐姐知道了你非要用一串真的珍珠项链回报她,她会心里难受的,等你将来有了钱再为姐姐买真的珍珠项链也不迟吗。那时你的姐姐接受了你的珍珠项链她也不会心里沉重了。”

  讲几句这样常识的话,那个青年店主不能不会吧。只要讲明了道理,那个小姑娘还会执拗地要用那几枚小币买珍珠项链吗?说明白了道理,那个小姑娘的美好真情就能破灭了吗?

  如今有不少文章在虚构着美好的谎言,为了美好,虚构的美好其实也是害人的。我们要学会讲真话,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讲真话,有时是残酷了一点儿,但让人清醒着是比让人欺骗着更利于看清这个世界,更利于人的成长,即便欺骗是美好的欺骗,它也是对别人自信心的不信任,甚至是不尊重。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