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市委书记眼中的重庆“十一五”规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08:50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童辰1月15日重庆报道“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划交替与政府换届往往是不同步的。常常是这样的:制定规划的人往往不能把规划执行到底,又来了一个领导,换了届,就无视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规划,另起炉灶,再干一套。”新任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认为,这样的结果是政策、规划、思路缺乏连续性稳定性,“最容易造成损害与破坏。”

  记者尽可能跟随旁听了2006年重庆“两会”期间汪洋参加的所有小组会,发现这位
新任重庆市委书记还是与7年前初次进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视野时一样,非常注重实干与绩效。

  “

十一五”是今年全国和地方两会的重头,对于重庆的“十一五”,汪洋认为:这个规划的制定有一个非常民主的过程,这次又提交人大讨论,也是一个集中民智、民意的过程,代表了千百万人的意愿,规划的目的是为重庆3100万人谋幸福,出发点落脚点都在这里。怎样把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变成千百万人的行动,这一条很重要,不是市政府、区县政府能解决的。只有调动了千百万人的积极性,才能够落实。

  在好几个小组会场,汪洋都强调要努力把“十一五”规划变成千百万人的行动。那么,按照汪氏惯性思维:怎么做?

  “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约束力”,在涪陵和武隆团参加讨论时,他说。在我国,规划和政府换届往往不是同步的。“其结果是政策、规划、思路缺乏连续性稳定性。这最容易造成损害与破坏。”

  “就是办一个企业,缺乏连续性稳定性都干不长,何况是一个涉及千百万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怎么样把规划变成可以操作的政策措施。规划是指导性的、是政策性的、是宏观的,产业、企业、地区,要结合各地实际,紧扣规划,形成工作思路。

  “常常是这样的:规划里没有的,大家都争着写上去,写上去以后呢,束之高阁,并没有注重落实。最典型的当时西部跟中央争所得税政策,争取到以后,很多省都没有用这个政策。”

  第三,明确责任。汪洋认为,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的差距,要害在产权不清晰,谁都负责谁都不负责。一定程度上,“党委、政府的工作现在也有这个问题,就是责任不清,就像经济工作中的产权不清一样。所以很多很好的规划都没有变成现实。”

  这位新任重庆书记强调,只有落实,让规划变成现实,让老百姓得到好处,这样下一次制定规划的时候,可以集中更多的注意力,在更大的范围内动员群众,“使我们的规划更完善更具有操作性。”

  汪洋到双桥、城口代小组时,代表们正在讨论人大常委会报告,汪洋指出,进一步完善民主加强法制也是让“十一五”落到实处的保证。完善民主,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会越来越多,普通主体的见解也会越来越多。怎样适应这种经济基础的变化,以完善上层建筑,包括完善我们的民主制度,是一个重要课题。没有法制的民主会导致混乱无序。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用一两百年才能实现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内就要实现,面临的矛盾会更多更集中,对我们的法制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