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平板显示屏失去了最佳投资期(专家论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08:04 人民网-市场报

  全球平板电视的巨大容量确实是个晃眼诱人金库,膨胀的平板显示面板投资运动在国内市场开始汇聚成潮流运动,20多个平板显示屏投资项目其实已经遇到了高大的国际壁垒,笔者认为中国已经错过了平板显示屏的最佳投资期。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产业在竞争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你可以在某个阶段里没有新产品,但是,你不可以没有自己在这个产业中的创新体系,没有这个创新体系你只能追随
繁荣而不能拥有繁荣。在平板显示屏这个产业中,中国显然没有这个创新体系,我们现在的面板热实际上想去投资一个产品,也就是制造面板,遗憾的是机会之门留给我们的门缝太小太小。

  其实,从主要的平板面板生产国日本与韩国看产能已经相对过剩,主导企业接下来的主要着力点是在某一点上放大产量。成本的竞争将成为面板厂商的重点,当然这不是面板产业的最终格局,这些企业的另外一干人马则在更新的显示方式上囤积了重兵。

  平板面板的生产在短期内不会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生产,每一个供应商也都紧紧地按住了自己的技术口袋,因为这个产业仍然还没有进入

安全期。现有
液晶
等离子
显示技术上也是变数不断,跨国企业会牢牢掌握住关键的生产材料以及相关专利。在自己都在颠簸途中的时候,跨国企业连放手技术专利使用借以收取巨额费用的机会都不会给。

  一个产业的成长核心是技术,这里的技术不是一个固化的产品技术,而是一个有创新能力的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是产业创新能力的保证。中国在家电技术上的一个致命的问题是技术创新体系至今没有建设起来,在新技术问题上我们的技术更新在很大程度上是向国外的企业购买所谓的新技术。因为技术竞争的步伐加快,我们的企业基本上是买了技术组装。等这些技术落后之后,再去购买。路径就是买进———落后———再买进———再落后,跟不上国际家电技术的发展步伐。一个后进的产业都是要引进技术的,比如说日本引进一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的配套资金是引进技术的三倍,消化吸收成为重点。这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己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企业的成长过程。

  因此说用做生意的方式去搞平板电视面板投资是不行的,只要是市场热点,马上就会有资金或者是企业蜂拥而上。出现这种情况显示我们的投资机制存在问题。宏观的产业政策指导存在一些问题。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的角色非常丰富,财税等等诸多的政策是政府的产品,其实也应该被看成是一种生产要素。这些要素对一个产业的成长意义巨大。显然,在政策要素方面,关于平板显示屏的项目投资是缺乏宏观规划支持的。此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发展方向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应该被充分提供。信息是立项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些政策的信息去做指导,即使有支持产业的发展政策要素,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也是很难的。因此说,没有持续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平板面板投资难以让人安心。

  《市场报》(2006年01月16日第七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