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慈善事业需要更多“阳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03:08 深圳商报

  慈善事业被称为“社会的第三次分配”。这一分配形式,对社会福利和保障是必要的补充。中国慈善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透明度不高仍是遏制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近日发生在深圳的一件事,为提高慈善事业透明度提供了一种思路。深圳一位知名网友带领网站“爱心频道”的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场募捐活动,活动在全市各区17个募集
点同时举行。与以往捐助不同的是,这次活动邀请了深圳一家主要媒体、贵州当地媒体、网民和律师作为第三方,全程跟踪监督。所有捐助物都进行了编号,每位捐献者都可以随时到网上查询捐助物资的去向。募捐机构还会主动告知每位留下联系方式的捐助者,所捐衣物的具体流向。本周,这些衣物将由活动者亲自到贵州发放给当地百姓,传媒将继续跟踪报道。

  这一做法符合国际慈善事业通行规则。国际上公募基金就非常注重透明度,因为这是得到社会支持的必要条件。比如著名的香港乐施会。他们定期发布会刊,所有人都可以到其总部取阅。同时,资金使用情况也在乐施会网站上公布。由于有非常严格的问责制,捐款人又很关注资金用在哪些项目、如何使用,因此,乐施会资金使用效率非常高。行政费用仅占所有资金的5%-6%。举一个例子:他们所有的印刷品都尽量使用最少的颜色,以此减少成本。据透露,乐施会在云南农村投资捐建的一些公路,每公里成本仅为其他资金所建同类项目的十分之一。正是有严格的问责制度和公信力,乐施会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某些年份,筹款仍能不断增长。现在香港有5万人每个月定期从自己的工资中向乐施会捐款。

  有了透明度,人们才能评估和比较各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对非营利机构,美国有专门的评估组织进行公正的评估并向公众提供评估结果,公众根据这些组织的公信力来决定把钱捐给谁。显然,只有在健全的慈善文化中,“第三次分配”才能实现善款善物这些宝贵资源的最佳配置。

  以此衡量,深圳这种民间慈善活动虽然开了一个好头,但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首先,“阳光运作”应该从物推广到钱,才更能反映监督的全面性、彻底性。其次,现在这种监督并不是可以广泛复制的制度成果,“第三方监督”还只是临时性组合。我们的社会,急需要有更成熟的评估组织,给公众提供比较全面的慈善事业评估,让公众能够自己估算谁优谁劣,同时促使慈善机构公平竞争。更值得考量的是,这次捐献活动运作成本太高。派人赴贵州发放衣物需要成本,传媒跟到贵州需要成本,当地政府配合这次行动需要成本。合计下来,甚至不排除监督的成本接近捐赠的价值,这样的捐赠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虽然这次行动的象征意义可能更大,但他们的探索值得各类慈善机构借鉴。从长远来说,在民间慈善事业发展壮大以后,政府可以收缩第三次分配领域的战线,而将更多精力、更多手段用于“第二次分配”,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公平。而完善第三次分配,需要慈善事业在开放信息、提高透明度上有更具体的法律保障。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