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牛市启动年”探机会与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03:0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钱政宜 发自上海

  近日,申万巴黎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主题为“信心的转折与牛市困境”的2006年策略报告。申万巴黎方面认为,纵观整个2005年市场,股市的表现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事实上,信心不足是导致2005年市场呈熊市的重要原因。进入2006年,投资者信开始集聚,股市预期已经发生转折,新一轮牛市即将启动。

  信心的转折已经开始

  2005年,是什么因素在折损投资人信心?申万巴黎投资总监张惟闵表示,股改的不确定性、企业利润率下滑和通货紧缩风险以及估值的压力是市场最为关注的风险。

  但最新的情况显示,这些抑制投资者信心的因素已经不复存在: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化,市场对股改对价的预期趋于理性,投资者对股改的满意度在不断提高;下游行业利润率的企稳反弹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标的;2005年较高的M2增速也预示着2006年中国面临更多的是通胀而不是通缩的压力;随着股改的推进,市场估值水平更加合理。因此,信心的不足更多是来自于股价下跌导致的熊市思维惯性。

  “考察亚洲股市的发展历程与最新动态,不难发现信心不足的困境并非中国独有。从上世纪90年代的韩国到2003年前后的印度股市,都曾经历过境内投资者信心不足的困境和信心转折带来的股票牛市。”张惟闵指出,“信心转折的出现需要一个触发器。而2006年投资者信心的转折之中,QFII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韩国、日本到印度,QFII总是在扮演着类似的角色———股市的启动资金和持续买盘。中国正在放松对QFII进入的限制,QFII的作用不仅仅体现为新增资金,更多的则是投资信心的触发。最新的情况显示,境内投资者信心正在转变,赚钱效应将引导信心在自我加强过程中不断增强。”

  市场面临股票供给压力

  不过,张惟闵也指出,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在信心转折的同时也面临着股票供给的压力。

  “融资压力上升和牛市几乎是伴生现象,2006年股市的融资压力会明显高于历年平均水平。”他表示,“股改启动后股市失去融资功能已经持续近9个月,大量被延迟的融资需求在2006年会集中释放;企业现金流周期性恶化也加大了对外源融资的需求。因此,2006年股市虽然会遇到较大的融资压力,但是这种压力相对可控。融资压力对股市的影响取决于融资需求和潜在资金供给的对比。优质股票的发行会带来市场的双向扩容、管理层也会适度控制再融资进程、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也缓解了二级市场融资的压力。”

  关注“政府埋单行业”

  展望2006年,中国股市将迎来牛市的启动之年。市场向好的基本面要素已经具备:首先,股市潜在资金供给充沛。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不断回升,过量资金淤积于银行体系,预示着资金并不是股市走强的瓶颈。一旦股市出现赚钱效应,大量储蓄资金就会从银行体系流向股市。

  申万巴黎方面认为,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估值已经回落至合理区间,从全球配置的视角下A股同样具有估值的相对吸引力。而2005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特别是投资反弹与GDP重估令市场对2006年宏观经济的担忧大大缓解,好于预期的经济表现为股市走强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因此,信心的转折将启动中国股市牛市的序幕,而“政府埋单行业”则具有明显的投资机会。

  申万巴黎认为,投资者应当关注中国的财政政策。中国经济发展历来不乏利用财政政策平滑周期波动的经验,同时“十一五”规划为中国拉开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幕,而财政政策将是这轮结构调整的主要实践者。因此,2006年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将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刺激消费领域。

  2006年,可关注的投资主题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品调价、中低价消费和人民币升值。重点关注行业主要包括:银行、零售、基础设施相关行业、房地产、旅游、通信和消费电子。

  《国际金融报》(2006年01月16日第四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