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纪念品为何多“三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 08:11 大众网-齐鲁晚报

  记者吴修安本报济南

  1月14日讯年底会议多,会议主办方大多都很热情,给来宾发份“会议纪念品”表表“心意”。记者发现,虽然很多发的“纪念品”标价不菲,但来宾并不领情,抱怨礼品标价虚高假货多,“会议纪念品”并没有多少纪念意义。

  记者到省城一家四星级饭店拜访一位来开会的外地朋友,当时他们正抱怨会议主办方不会“办事”,会议纪念品是一只大工艺狗,标价很高,其实不值钱,带不好带,弃之可惜,这种纪念品没有什么纪念意义,主办方实在是费力不讨好。

  记者为此对会议纪念品市场做了调查,发现问题还真不少。有个会议主办者很大方,每人发了个“国际名牌”公文包,说是价值2000元,包上有“

花花公子”商标,兔子也支着两只大大的耳朵,但没有产地,做工粗糙,一看就是假货糊弄人的。还有省直一家公司,下属子公司发了套黑色运动服,商标看似名牌“
阿迪达斯
”,其实是傍名牌的“阿迪达”,穿上就掉毛,职工都笑称大家成了“猿人”。

  记者在一家礼品总汇看到,礼品琳琅满目,物品比百货商店还全,一些镀金工艺品金光闪闪,标价1000多元,一问100多元就能拿下,水分多得吓人。“水晶地球仪”晶莹透明,只有个大洲大洋轮廓,一个国家名也没有,实在没有实用价值。还有些“名牌产品”,虽然包装精美,但大多没有厂家产地,也没有厂家经营授权书,一看就是假货。

  一位营业员解释说,反正这些产品消费者一般不会个人花钱买,都是单位来购买,价格水分多了就有“操作空间”,不然谁买这些产品啊。有些产品是“三无产品”,确实是小作坊生产的假名牌,这样的“礼品”才有高利润。但也有一些产品是为了保密,老板把生产厂家联系方式抹掉了,不然客户一个电话打过去,经销商就没钱挣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