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放松宏观调控需慎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11:58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 |||||||||
临到岁末,降价促销已成风潮,但惟独住房,价格只升不降。明年房地产走势,成为理论界和消费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房价仍在大幅上涨 官方数据显示:1-9月北京商品房期房均价为7372元/平方米,同比涨幅为24.7%;2
调控放松时机未成熟 必须注意的是,调控仅几个月,有关政府部门仿佛觉得房价已趋于稳定,纷纷不同程度地向房地产行业显示出部分政策放松回暖的信号。如近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经济形势发布会上讲表示,调控已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目的,未来的几个月,决策者们的平衡法码,或许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果不其然,政策放松已有表现:为了限制炒房专门出台的二手房交易增值税和所得税纳税政策,雷声大雨点小,时至今日,纳税自行申报,结果谁也不报,这项调控政策付之流水;金融政策方面,规定购房按揭首付比例标准,现在也开始有了商量的余地。种种迹象显示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放松已是不争的事实。 笔者认为,调控放松时机尚未成熟,2006年宏观调控需慎重。经过7年的发展,房地产业已处于繁荣期的中后期阶段,这一阶段房地产泡沫极易发生,发展拐点即将出现。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将会对银行带来大的灾难,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关政策如果继续放松下去,房地产投资的冲动还会触发,调控的效果会付之东流。因此确应谨慎行事,三思而行。 建材行业下滑并不全是地产调控所致 有分析认为房地产调控应松动,其理由是:2005年前几个月对房地产实施的宏观调控引起了钢材、水泥等建材价格下滑,建筑业务量减少,进一步认为,房地产、建材行业是支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如继续调控房地产,势必影响到GDP的增长速度。 事实是,钢铁、焦煤、水泥产能过剩,2004年国家已对这些行业的投资开始限制,其市场疲弱,是供大于求的必然产物,不能把账都算在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上。 吴强(广东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 (Robby/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