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银政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9:57 河北日报

  2005年12月22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省政府在河北会堂签订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这是近年来农发行在我省签署的首个银政合作协议。而此前建行、工行以及其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早已分别与有关政府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去年7月份,国家开发银行石家庄分行与河北省政府签订了第四次金融合作协议。种种迹象表明,又一轮的银政合作高潮来临。

  作为一家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过去主要面对的是国有粮棉油加工收购企业,而随着粮棉油收购市场的逐步放开,国有加工收购企业业务日渐萎缩,农发行面临着生存的考验。从过去的农业银行分离出来的农发行,再次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而此前早有学者指出,农发行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逐渐退出市场将是其最终的选择。

  然而面对现实,作为政策银行过去那种“等”“靠”“要”的思想必然成为影响其发展的桎梏,只有主动出击,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才是赢得生存的惟一选择。面向普通的消费者开展信贷业务,农发行显然不具备条件和经验,于是与政府部门合作成为其主动出击的第一步。

  根据协议,农发行将在2006至2008年间,为我省提供总额为500亿元的政府信用额度,其中200亿元专项用于扶持发展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国家和省市重点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0亿元用于支持购销企业从事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等经营活动。毋庸置疑,国家和省市重点支持的龙头企业信贷风险小,而购销领域恰恰是农发行的优势所在,选准了落脚点,农发行才好借势腾飞。

  业内人士指出,银企合作的根源还在于金融业与经济发展强烈的互补性。金融信用和政府信用更紧密地融合,打造出了推进经济发展的“推进器”。自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各家银行纷纷加强系统管理,力求摆脱地方行政对商业银行独立经营信贷资金的干预,然而几年后的今天,伴随着金融业的大门日渐对外敞开,银行业与地方政府的接触层次越来越高,合作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银行与政府的“联姻”,不仅源于国有商业银行和政府的天然“血亲关系”,更主要的是政府信用这块金字招牌,才使得诸多银行竞相“以身相许”。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面对国际金融巨鳄的竞争,国内银行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降低不良贷款率,卸下包袱才能轻装上阵。于是那些优质客户,政府部门支持的重点建设项目,成了“唐僧肉”。去年我省钢铁、纺织、医药等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这些领域的主体大多是国有经济或者国有经济控股的股份制上市公司,资金流量大,实力雄厚,信誉好,如邯钢、唐钢、华药等无一不是各大银行争夺的重点。而与政府签订金融合作协议,则是进入这一领域的最佳切入点。

  而就政府而言,谋求与金融企业的合作则体现了

宏观调控职能的需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这一招搞活了,满盘皆活”。当前,建设
和谐社会
是各级政府的首要目标,然而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煤电运等重大项目,以及城市改造、农业开发,环境治理等工程无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都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政府这支“看得见的手”,只有学会了运用“金融指挥棒”,才能奏响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之曲。从这一意义上讲,银政合作之路将会越走越宽。□方一舟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