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任志强的PK动力来自何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8:59 中国经济时报

  ■叶檀

  任志强,房地产界的大鳄,贯以房地产业市场经济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一直战斗在房地产业暴利说PK台上,可以称之为PK台上的魔鬼。

  在最近的“重庆论坛”上,任志强又与赵晓、钟伟、易宪容等经济学家进行了一场
大规模PK。天还是一样的天,观点还是一样的观点,只不过PK台的规模大小各有不同而已。

  任志强的斗志高涨,固然有其个性因素,但其能长期保持如此旺盛的斗志,仅有个性是不够的,还有精神动力。把解析的起点放在任氏所说的“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 “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禁止炒房就是违宪”等脱离语境的单句话是不厚道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通读全文

  任氏文章透露了其精神动力的全部来源,以此精神为支撑,相信任氏会生命不息,辩论不止。

  来源之一,任氏相信自己对于房地产的理解代表了市场化的发展发向,所谓“土地里该种什么农民最清楚了”,而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房子当然是

开发商最清楚,用不着其他人来指手画脚,此其一;第二,房地产企业也有品牌效应,品牌产品当然利润高,此其二;满足所有居民的住房不是开发商的社会责任,而是政府的责任,此其三。有此“市场”观念打底,任氏信心十足。

  来源之二,任氏对于自己的数据有充分的信心。他常指责批评者不用数据说话,徒付空言,作为时刻留心房地产市场的一线人士,他显然认为本人对数据拥有最大的发言权。

  数据确实经常让学者陷入尴尬,以此次重庆PK而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根据央行发布的房地产金融报告以及

银监会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房地产威胁金融安全不过是盛世危言。同时,这并不妨碍他得出“房地产业是暴利行业”的结论,从销售报告、资产翻番速度等数据逆推出房地产暴利很大。

  同一个PK台,赵晓作为PK的另一方,以另一套数据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房地产业不仅有暴利,还很严重。而易宪容早就据东北财大姜春海的研究,中国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地产空置率、收入房价比等指标早就超过国际警戒线。比如,2004年城镇居民的收入房价比,如果以户均75平方米计算在8.2(一般国际标准为3-6),以户均100平方米计算在10.9,而上海及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收入房价比在12以上。

  而任志强最近采信的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经济普查报告,结论是2004年房地产业总资产利润率只有1.67%,看来房地产商从事的是社会公益事业。

  来源之三,任志强的理论有其自身经验加以支持。既有在延安县冯庄公社插队的历史经验,也是在商界摸爬滚打之后的认识,决非撒豆成兵的书生之见。

  只要数据问题不解决,一切争论都象无的放矢,是央行的数据正确还是统计局、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数据正确?基础不在,PK也就失去意义,因此,双方各有其傲慢的理由,因为都觉得自己正确。虽然实际上PK双方的身份更象分头坐在政府两侧的建言者。

  其中任氏的傲慢来得格外抢眼,因为他既然有精神支撑,自以为真理在握,同时又放言无忌。有时难免漏洞百出,他以四大论据反击国土资源部地价房价观点,认为土地的垄断性单一供给是房价非理性波动的源头,抨击土地的招、拍、挂牌政策,论证到此已嫌专断,居然得出结论,认为“招拍挂”将推动土地价格暴涨。

  这就把大多数人当成了傻子,在市场化的名义暗地里缅怀计划体制下的好日子,难道在无一改变土地单一供给的情况下,只能以非公开的形式在暗中博弈土地价格吗?那么,任氏的市场化将指向何处?这些话让人不得不想起任氏作为行政划拨土地政策的受益者这一特殊身份。

  要想使得经济长期稳健发展,就不能以傲慢态度对待市场,而取之以审慎的态度。将行政因素与市场因素混为一谈,进而指责房地产商,确实不公平。但一些房地产商却因此将市场化与市场责任、行政调控等等混为一谈,撷取于己有利的事实,而忽视类似于收入房价比等反应市场公平度的数据,无异于引火烧身,错上加错。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