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5数码相机市场:博弈刚开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09:19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曹增光

  2005年国内数码相机市场,一边是整体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一边是数码相机业绩的相继下滑,数码相机企业看起来如同掉进了一个陷阱。

  在数码相机市场,索尼、佳能、奥林巴斯等日本企业仍旧是独步天下,欧美传统相
机品牌的市场地位更加衰落,已经渐渐被挤压到市场边缘。“中国制造”的概念经过2003、2004两年的支撑渐渐失去了声音,而韩系品牌中靠着三星一家苦苦支撑。从全球数码相机市场的格局看,日企垄断数码相机市场的地位根深蒂固。

  索尼犯错,日企形象受损

  虽然日企在全球数码相机市场遥遥领先,但在中国却因为处于市场老大位置的索尼接连“犯错”而形象受损。有专家表示,日企数码相机品牌虽然在中国出现了“信用危机”,但这仍然无法撼动其在国内数码相机市场的地位。不过,作为2005年数码相机市场曝光率颇高的热门事件,一个延伸出来的问题更值得思考,数码相机还存在多少缺陷?

  2005年10月,由索尼CCD镜头质量问题引发的“CCD事件”爆发,起因是消费者在使用装有问题CCD的数码相机时,可能会遇到图像变形失真或电子取景器中无实时图像、图片无法存储的现象。日系七大数码品牌先后“落水”,索尼、佳能、

尼康、富士、理光、柯尼卡美能达、奥林巴斯、JVC先后都在其网站上贴出了公告,提示消费者在购买的数码相机产品中CCD存在缺陷隐患。

  据记者了解,这场CCD风波所牵涉进来的数码相机产品数量达到90款,索尼31款,佳能18款,柯尼卡美能达10款,富士4款,尼康3款,奥林巴斯和理光也有少数几款问题数码相机产品。显然,对于日企来说,这场风波足以冲垮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但2005年过后盖棺论定,CCD风波所带来的杀伤力远远要比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小得多,甚至很多消费者根本就没有关注过。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5年12月12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索尼六款型号数码相机在成像均匀度、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或

液晶屏亮度等方面存在着质量问题,被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综合判定为不合格。这一事件又引起了一次索尼数码相机产品的
地震
,有人感叹,索尼绝对算是2005年数码相机市场的悲情人物了。而这势必给佳能、奥林巴斯等后面追赶的对手以可乘之机。

  日本品牌垄断地位暂不可破

  有消费者质疑,有缺陷的产品本应该“召回”,对此,奥林巴斯上海公司副总经理杨文蕾表示,索尼被浙江工商局检验出不合格产品仅是个例。至于产品召回,要看是什么问题。如果是外观上的问题,对消费者的使用以及健康没有构成威胁,那么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及中国的法律来处理即可;如果不符合标准而且会对消费者的拍摄使用、健康构成威胁,这就需要召回。

  也有一些专业摄影者认为,迄今为止数码相机技术仍然存在重大缺陷,还无法达到传统相机所具有的成像品质。即使是高达十几万元的尖端产品,其图像质量也只相当于半专业级的传统相机。显然,关于数码相机与传统光学相机孰优孰劣的争论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话题,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日企成为数码相机市场的霸主,而数码相机核心技术掌握在日企手中也促成了这样一个市场格局。

  2005年8月,作为除柯达之外的第二大欧美数码相机生产商惠普宣布正式退出亚太地区数码相机市场,转而集中投资家庭照片打印领域,欧美系中也只有柯达在孤军奋战。有数据显示,2004年,仅出自日本一国的数码相机就高达6000万台,占全球供货量的一多半。但日企品牌中此消彼长的变化也不断上演,现在的局面是索尼第一、佳能第二、奥林巴斯第五。2006年这一格局产生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索尼、佳能、奥林巴斯都各有自己操盘的手法,索尼长期以来走的是“时尚路线”,依托其品牌优势,不断以新品冲击市场,取得了很大的份额;佳能在技术上有优势,尤其在数码单反领域;而奥林巴斯则采用时尚、小巧路线和在高端数码单反相机市场发力两条路线包抄的策略,想挤进前三甲。

  2006年的博弈

  如果说2005年只是数码相机市场博弈的开始的话,2006年将有几股力量交织在一起。时尚类数码相机产品与高端的单反相机间的较量将加剧,像素上的比拼可能会趋弱,拍照手机与数码相机间的对抗继续上演,中国与韩系数码相机品牌不会甘心拱手让于日系品牌阵营。

  对于消费趋势的判断,易观国际分析师赵月旺对记者表示,2005年我国数码相机市场最大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减缓、像素升级变慢”。就如同PC中CPU的摩尔定律一样,总有一天会走到“穷途末路”。2003年,数码相机的像素跃升至300万像素,2004年这一标准上升到500万像素,2005年这个指标并未如期向800万以上飞跃。数码相机的像素到800万以后,其显示效果已经接近人类眼睛的视觉极限,因而大家对像素升级的需求就会降低,而CCD成像技术也到了一个极限。

  此外,数码单反相机急剧增长的趋势已经显出苗头,这让曾红极一时的“准专业”高端数码相机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在数码单反领域,佳能无疑是最大的霸主,2003年曾占据着80%的市场份额,索尼错过了数码单反市场崛起的机会,而尼康成了与佳能抗衡的对手,后面的奥林巴斯也凭借着与柯达共同发布专为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3/4系统而步步紧逼,数码单反相机正变成高端数码相机市场的“侵略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