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从俄乌天然气危机看中国能源安全:建立多元渠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07:2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1日电第319期《学习时报》载文称,2006年1月1日,俄罗斯对乌克兰正式停止供应天然气,引发了一场不小的政治风波。俄对乌的“断气”不仅仅影响到乌克兰本国,而且在欧盟中引起了相当大的波动。这次危机促使各国对政治因素引起的能源安全问题进行深刻思考。

  文章称,对中国而言,近年来能源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生活乃至全社会关注的
焦点,日益成为中国战略安全的隐患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自1993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中国都存在缺口,其中,石油需求量的大增以及由其引起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目前,中国

能源安全中存在的问题,除了需求的持续增长对供给形成的巨大压力外,中国资源的相对短缺和技术手段的落后也制约了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面对中国相对贫乏的能源形势,除了提倡节约、减少消耗,不“透支”目前中国的能源支撑能力外,还应当着手于以下几点。

  第一,仍然要立足于本国的优势能源。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尽管水电、风力和太阳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但由于资本、技术差别等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在中国能源的总构成中还不可能担当主要的角色,煤炭在中国能源中的优势地位短期内依然难以改变。但是,中国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低,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多。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应当加快洁净煤产业的发展,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第二、加快中国能源储备体系建设。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能源储备体系建设还相对滞后。以石油储备为例,目前美国的石油储备可以供使用150天,日本则多达200天,相比之下,中国却只有7天。这意味着在国际石油链条发生重大危机的时候,中国的能源安全将非常脆弱。虽然近期中国已经在东部沿海城市建立了四个石油储备基地,但是由于国际

原油价格一直据高不下,实际上储备基地内中国并没有真正买入石油。

  第三、能源进口多元化,以减少能源进口的风险度。目前,中国的石油进口有一半来自中东地区,四分之一来自非洲,其它来自俄罗斯、中亚和越南等地,原油进口过于集中于中东,存在相当大的风险。中国应积极参与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努力获取稳定的上游资源,开辟多种进口渠道,避免从单一国家或单一渠道获得石油,做到进口来源多元化和渠道的多样化,安全、稳定地取得石油。

  最后,加快核能的建设和利用力度。核能是环保、安全和经济的新型能源,世界核电发展的经验证明,发展核电是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法国和立陶宛等国家,核能的发电比重已经超过本国发电总量的80%,美国和日本也在30%左右,而中国仅为1%。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核能利用还相当落后。据悉,中国计划到2020年投资500亿美元新建大约30座核反应堆,届时将会大幅提高中国的能源自给率,这对于减少中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和降低能源风险具有战略性意义。

  文章指出,俄罗斯和

乌克兰的天然气危机在一定意义上也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能源进口的单一结构,加快建立能源进口的多元渠道,降低中国战略能源的风险程度,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将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王高峰)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