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为中国社会增添和谐音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16:11 新华网

  新华网南昌1月10日电(记者林艳兴)外出一年的李红生最近回到老家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水南村时,竟然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中学毕业后就去广东打工的李红生说,“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从小生长的村子,原来可以跟城市一样漂亮。”

  李红生上次离家时,村里的水塘还是个淤泥塘兼垃圾池。如今,经过清淤的水塘清澈见底,岸坡砌上了石坎,周围配上了健身器材,掩映在原有的青草绿树中,看上去与城里
的公园并无两样。

  村里还引进了两个新玩意——无塔式自来水供水和三格式无公害化粪池。有了它们,农民们用上了跟城里一样的自来水和卫生的水冲式厕所,价格适中而且还可以取粪浇地。而让李红生迷路的最大原因还是村里拆除了2000多间破烂房子,新修了1000多米长的水泥村道和入户道路。

  李红生回忆说,村里以前到处是破烂的房子,猪牛鸡鸭到处乱跑,村里不通公路,只有一条不足1米宽的泥巴路,挑担子要侧着身子才能通行。村民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水南村的变化得益于中国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部署。2005年10月在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专门章节写入了中国“

十一五”规划建议。在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新农村建设被列为中国2006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水南村所在的赣州作为试点,早在2004年9月就已经开始在全市推广新农村建设。

  在中国13亿人口中,约有60%生活在农村。近1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整体快速发展下出现的农业、农村发展缓慢,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落后等情况正在成为中国建设

和谐社会的重大挑战,而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增大国家财政和资金投入带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并通过促进农村发展刺激农村消费,以此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中国高层对新农村的定义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赣州市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意在从改变农村容貌、卫生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项目开始,包括村庄规划、垃圾清理、改造和新建道路、自来水供水设施和厕所。

  资金一方面来自政府各部门,但发放方式由原来“撒胡椒面”改为“捆绑投放”,相对集中投往新农村建设点。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以奖代补、以物代资”,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

  在水南村,农民建一个三格式无公害户厕可以获得政府6包水泥、1个厕盆和3根水管的补助。而无塔式自来水供水设施也是由政府提供设备、农户购买管道建成的。如今,约有两千人的水南村已经有一半告别了露天茅厕,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

  为推动新农村建设,赣州在全市农村组建了12499个“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负责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管理、项目实施。此外,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还积极组建各类产业协会等新经济组织,带领和指导农民发展新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统计显示,自2004年9月以来,赣州全市已经有4000多个像水南村一样的自然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约占全市村庄总数的10%。一年多来,全市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4.9亿元,完成新村规划6157万平方米,改造村组道路7200多公里,兴建水渠682公里,水陂9000座,改厕4.3万个,新建桥梁2910座,改造空心房410万平方米。

  赣州市统计局统计显示,新农村建设开展一年来,在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2.6%的增长中,新农村建设的贡献率占4%,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亿多元。

  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说,赣州的实践表明,建设新农村可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谐稳定,使农村不再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包袱,而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力量。但他也同时指出,新农村建设才刚刚起步,这将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完)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