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设立离岸公司 民企巧妙曲线融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12:58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今天在中国,“黄光裕”的大名可谓无人不识。这位国美电器的大老板,已经是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的首富。

  在黄光裕的发达史中,最抢眼的一幕是国美如何借壳和套现。在纷繁复杂的一系列动作背后,展现了资本运作的魅力和技巧。

  黄光裕的借壳过程采用了国际通行的途径,先在百慕大或维尔京群岛设立海外离岸公司,通过其购买上市壳公司的股份,不断增大持有比例,主导该上市公司购买黄自有的非上市公司资产,将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壳公司无论从资产结构、主营业务甚至是公司名称都会变化,从而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步就是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黄光裕为此设立了两家离岸公司,而设立这两家离岸公司只有一个目的:收购壳公司。当时,黄光裕将壳公司锁定为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

  2000年6月底,黄光裕通过一家海外离岸公司A,以“独立的机构短期投资者”名义联合另一个中介人,以1920万港元的现金收购了原大股东的小部分股份,开始染指京华自动化(0493)。一个月后又通过另一家离岸公司B,再次通过供股方式,以现金5600万港元购得原第一大股东的绝大多数股份,从而控制了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这家公司后来成为国美上市的壳公司。

  2002年4月10日,京华自动化出资现金加代价股合计1.95亿港元,收购了一家注册在

百慕大的公司D(由黄光裕持有)。此外,黄通过上市公司购买自身控制的内地物业资产,得以将上市公司账面的几乎全部现金1.2亿元转入自己的账户,顺利解除收购“净壳”支付的大笔现金的资金链压力,加上26日减持套现的7650万港元,一个月内其现金流入,即约2亿港元。至此,黄通过先后把左手的三间办公室和物业,倒到右手的上市公司里,套现上市公司现金,使现金链条得以回笼,同时增持股份,白得了一个“净壳”。

  近年来,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国际避税岛设立壳公司,再将境内企业资产注入壳公司,进一步寻求海外上市的红筹上市方式,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种风潮。黄光裕走的正是这样一条“康庄大道”。据香港殷诚国际公司统计,60多万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企业中,大约近20万家与中国企业有关。各种资本汇集到该地区后再向中国投资,面积仅150多平方公里的英属维尔京群岛已连续数年成为仅次于香港的中国内地第二大外资来源地,超过了美欧国家。

  (日京/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