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企业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现以贸易型公司为例谈谈双方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主要差别。
1.中国的外贸企业在付款方式方面偏于保守,信用证(L/C)方式占到70%左右,其他方式(如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放账O/A等)约占到30%左右。原因是信用证方式相对风险小些,其他方式风险较大。除了信用好的老客户外,中国企业一般不考虑非信用证方
式。美国企业的情况正好相反,信用证(L/C)方式只占到10%-20%,放账(O/A)等信用付款方式占到80%-90%,原因是在买方市场情况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信用付款方式成为竞争的必要手段,而且有利于扩大交易额。
2.中国外贸企业的坏账率一般在5%左右,许多企业存在大量逾期应收账款,而且拖欠时间多在一年以上,有的甚至长达四五年。美国企业坏账率一般在0.25-0.5%,逾期应收账款很少,如拖欠时间超过90天,则马上寻求专业收账公司帮助。
3.中国外贸企业一般没有专业机构和人员从事风险管理工作,通常前期(交易前)由业务员和经理根据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中期(交易中)无人管理,后期(发生应收账款拖欠后)则由业务部和财务部门负责催收。最近几年由于清理欠款工作越来越多,许多公司成立“清欠办”专事收账工作。在美国企业里,一般设有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专门负责(1)客户资信调查与评估,以确定:A.能否和客户进行交易;B.交易额度应控制在多少;C.交易方式应如何确定。(2)应收账款跟踪管理和追收工作,直至应收账款全部收回。信用管理部门就像企业里的“警察”,其任务是保护企业的基本利润,在最大可能提高销售的同时,将坏账率控制在最小范围。
从上述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仍缺乏系统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因为只能接受信用证(L/C)方式付款,必然会失掉一些贸易机会和客户。在出口竞争形势严峻、许多企业不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实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是即使如此谨慎作业,我们企业的坏账率仍在5%左右,可以说风险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反观美国企业,在放账业务高达80-90%的情况下,却能将坏账率控制在0.25-0.5%,这就不能不引起我国企业的反思。其实采用什么样的贸易方式应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和客户的要求而定,采用信用证方式并不一定坏账就少,采用非信用证方式也不一定坏账就多,关键在于有没有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和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因此要解决目前束缚企业扩大出口,减少坏账的风险问题,唯一良策就是高质量的管理,希望我们企业在这方面早日有质的提高。
本版资料来源:广东省信用研究会
(日京/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