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华工商时报:灾害反思比灾情盘点更为重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06:46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2005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2475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570.3万人,倒塌房屋226.4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与近几年相比较,2005年紧急转移安置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为5年来的最大值。2006年1月5日,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05年中国救灾工作及社会捐助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述消息。

  如此多的人员死亡,如此大的经济损失,这一切,都是因为洪涝、台风、旱灾、风雹
、地震、雪灾、低温冷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同程度的发生。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让我觉得2005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灾之年”。

  面对这样的灾害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的盘点,我的心头涌动着复杂的情绪。尽管我也为老天无情深感无奈,但是,理智告诉我,在防灾救灾中出现的太多太多的遗憾,都应该作为一份教材,一种警醒。

  首先让我痛恨的是每每发生自然灾害,我们总是听到诸如“百年一遇”、“出乎意料”之类的托词。就在不久前,山东威海受困于“雪灾”,当地领导还大呼“谁能想到威海会有这么大的雪呢”?还有不久前发生的江西

地震,也是同样的例子。显然,这些只能说明,当前许多地方面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是不完善、不周全的,城市的应急机制是失灵的。这样的过错,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呢?

  尽管有了灾情预警,可是,许多时候许多地方的“预警”只能等同于“预报”。我们知道,当前,诸如台风、暴雨和寒冷、高温都设有红、黄、黑等若干等级预警信号,对每个等级也有不同的具体防御措施。可是,在许多地方,“高温预警”、“台风预警”挂出来,却照样“热死人”、“刮掉公共财产”。原因就是因为这些“预警”所起的作用只能是提醒和建议的作用。没有应对“预警”的规范性的可操作的措施,又怎么能削减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危害?这样的“预警”意义何存?

  我还想说的是,让我遗憾和不满的还有灾情的评估报告。去年审计淮河流域安徽、河南、江苏14个灾区县的救灾资金,发现一些地方虚报套取、甚至挪用私分的问题比较严重。为此,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曾表示,要坚决挤干灾情报告中的水分。在我国尚未建立全国性的灾害保险制度,针对灾情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比较差的今天,我还是有一些担心,那就是去年各地的灾情报告到底有没有水分,会有多少水分呢?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在具体的救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遗憾。要说起这样的遗憾,真可谓是太多太多,不胜枚举。比如,去年《安徽省2003年度淮河流域蓄滞洪区运用补偿资金审计结果公告》显示,各种违纪违规使用的救灾资金就达970万元人民币;种种救灾款、

扶贫款被“雁过拔毛”的报道,去年媒体曾多次曝光;救灾工作中的种种阔少爷作风,更是令人痛恨不已。

  与此相关的事例,莫过于台风“达维”肆虐海南之后,一些地方每人领到的救济粮只有八两米;河南一些地方发生洪涝灾害后,一些部门单位只是买成箱的方便面、矿泉水去救灾,遭到该省省长李成玉的痛斥。这些在救灾时出现的令人痛恨的现象,都说明,当前层层下发赈灾物资款项发放的制度存在缺陷,导致救灾物、款容易被侵吞。同时,也说明当前一些地方的救灾行为,还有极大的做秀成分,有时还陷入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我以为,这些“大灾之年”的种种遗憾,都应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反思。如何完善面对灾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如何健全相关的预警机制,如何挤干灾情报告的水分,如何弥补救灾物资发放的制度缺陷,如何给救灾队伍注入健康的理性的“救灾文化观”和“救灾责任观”等等,这一切,都是“大灾之年”之后,相关部门需要积极求解的课题。天灾无情,人有情,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就是把天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点,让受灾的老百姓感受到“守望相助”的温暖与温情。(9G8)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