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战略迎来历史转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06:46 中华工商时报 | |||||||||
种种迹象表明,今天在北京开幕的第三次全国科技大会,是党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任务后的一次重要会议。 在这次大会上,国家将发布新修订的科技发展战略。围绕向“强国迈进这一主题,自主创新将成为今后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
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1978年3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1995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两次大会所提出的科技发展指导思想,符合了当时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中国国情,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意义不言而喻。 而这一次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是和“十五以来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分不开的。“十五期间,我国不但在信息、通讯、材料、能源、生物等各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在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73计划三大计划的基础上,从直接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直接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未来需求两方面着眼,也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 但是,尽管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成为世界上的科技大国之一,但大而不强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这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我们对核心技术的拥有率仍然处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导致在汽车、家电、医药、通信等产业上受制于人。前不久,国家专利局发布的一则消息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与此相对应的是,尽管我国的外贸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但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品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只有2%。 另一方面,我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实现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但增长方式却依然维持在高消耗、高投入、高成本、低附加值的“三高一低状态。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却消耗了世界石油生产总量的7.4%、钢铁生产总量的27%、原煤生产总量的31%、氧化铝的25%、水泥的40%。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有关的数据也表明,我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 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增长方式,到 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由于我国资源储备较差,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资源、淡水资源,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供给显然难以承受。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不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然。 我们注意到,中央多次着重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个层面、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并一再强调转变增长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而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了“十一五规划建议的重要内容;在2005年12月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更是将“自主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 我们相信,伴随着第三次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自主创新将成为今后中国科技发展主旋律,并将为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动力。(9B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