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金融控股渐行渐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06:46 中华工商时报

  盘点2005中国保险业(下篇):

  2005年的种种迹象表明,“实业系金融控股公司浮华尽去,“银行系、“保险系等由金融机构作为投资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已初露端倪。

  “实业系”铅华尽失

  2005年岁末,国资委等三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通知》的发布,以及央行正在起草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条例,原则上不鼓励实业公司发起设立的消息无疑印证着实业系金融控股公司的时代即将结束,不过金融控股公司在国内已经是渐行渐近了。

  金融业作为当初“多元化经营的宠儿首当其冲。近几年,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大型国企参与保险行业的不在少数,它们的主辅分离对保险业的影响意义深远。大型国企极有可能在2006年掉转大而全的发展方向,集中精力做大做强主业,因此,保险业很可能会被排除在主要发展的目标之外。

  有专家分析指出,金融领域的经营专业性要求很高,实业集团没有任何优势,同时,中国的实业集团还没有发展到需要自己的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程度。即使是GE这样产融结合的典范,进入金融领域后,其地位还是比不上老牌的金融企业。他认为,由工商企业集团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先天上的“脆弱性”。首先表现在拥有银行、信托、保险三大主要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较少,而拥有

证券、基金管理公司、租赁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的金融控股集团较多;其次是它们对金融机构的持股基本上达不到控股,甚至达不到相对控股;第三,也是最要命的,它们对金融资源的整合能力几乎为零。

  再加上,从资本“供应的角度来说,随着金融业的开放,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本身在改革的过程中,更愿意吸引有

  管理经验和专业优势的外资金融机构作为股东;从“需求的角度来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融资渠道的增加,中国的企业将不再需要通过自己掌控金融企业来获得现金流。

  先天的脆弱性加上外部环境的急速变化,使得“实业系金融控股集团自2004年以来逐渐失势。德隆系的崩溃是一个标志,也是对民营实业资本进入金融业的一个否定。复星收缩战线、宝钢回归主业等则为这一趋势提供了一个个的注解。

  直到两年前,“产融结合还是个时髦的名词,经历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之后,现在很多实业家对金融已退之、避之惟恐不及。“实业系金融控股公司势弱之后,谁又将站在金融混业经营的潮头呢?

  “银保号”初露端倪

  就在长期以来名不正言不顺的金融控股公司有望取得一个合法的身份之时,有专家预测,由金融机构作为投资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已经初露端倪,并将逐渐成为主流。

  尽管国内银行界正被频频爆出的恶性案件困扰,各方对银行业改革前景疑窦丛生,但怀揣金融控股梦想的平安集团并未放缓自己的脚步。2005年7月5日,首家保险公司投资的银行———平安银行上海总部开业。

  时至今日,平安之金控图谋已经无需遮遮掩掩。在国内,但凡提及金融控股,平安亦常常被与中信控股以及光大集团相提并论。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平安寿险(99%)、平安产险(99%)、平安信托(99.2556%)、平安养老(95%)等部分专业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均在90%以上,而通过其他专业子公司参股,平安集团事实上完全控制了部分子公司,比如平安养老、平安健康险和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而在平安证券(75%)和平安银行(73%),平安集团也以70%以上的现有持股比例绝对控股。

  继平安集团顺利进军多个金融领域之后,2005年9月7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经理杨超在其上任三个月后,首次与国内媒体面对面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人寿这样大的航空母舰容不得我马虎。如何带领这艘航空母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以早日实现金融保险控股集团公司的目标,是摆在我面前的重要课题。杨超表示,目前中国人寿与国际一流金融集团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下一步要把中国人寿建设成一个现代企业。杨超的计划是先接力完成王宪章集团化梦想,再带领中国人寿去实现金融控股集团的目标。

  作为前中保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杨超,可谓谙熟构架金融集团路数。当记者提及在内地和香港差异比较大的金融环境下,中国人寿要实现金融控股的目标是否会遇到障碍时,杨超坦言,尽管内地保险业的生存环境、法制框架、经济条件都与香港有所差异,且目前还处于混业经营、分业监管,但目前内地已经有很多金融公司开始实现集团化。中国人寿作为保险业一员,会坚定不移地朝着金融控股方向发展。

  同样在2005年9月,人保控股旗下的人保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吴明远也向媒体透露,人保控股计划打造一个跨行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并计划收购一家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

  看来就在“保险系金融控股公司显形之际,还有“银行系、“证券系金融集团会悉数登场。

  2005年10月19日,中国

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阎庆民透露,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向银监会申请发起或合资成立保险公司,银监会正在考虑银行进入保险行业的要求。如果说国内银行成立保险公司还只是在研究中的话,那么2005年4月份,工行、建行、交行三家商业银行获批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则可被视为“银行系金融控股公司崛起的一个“实质突破。(9C6)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