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06年,车企自主创新发力中高端轿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 17:27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 新华社记者 南辰 一直以来,国内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搞出的轿车产品总在中低端市场“开花结果”。虽然夏利、吉利、奇瑞QQ、旗云等产品依靠较高的性价比在市场上卖得不错,但是市场定位决定了中低端轿车产品的利润偏低。从长远看,总吊在中低端这棵树上不利于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一系列迹象表明,进入2006年,很多国内汽车企业将自主创新的发力方向转向中高
上汽在集团“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打造能够在激烈的全球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高起点、高品质的国际化品牌。据悉,上汽股份麾下的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将担当这一重任,打造的第一款车是基于Rover75平台开发的豪华轿车,预计该车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下线。 据上汽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研发方面,上汽汽车汇集了全球的优秀人才,吸纳了原MG-Rover公司的外方核心专家团队。其中20人常驻上海工作,100人在英国的工程开发中心工作。2006年还将在英国成立规模达500人的大型海外研发中心。上汽汽车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则是抽调了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工程院等单位的骨干精英而组成的管理团队,他们将主导上汽汽车各个领域的规划和发展,保证欧美先进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在整个业务链上的实现。 盘点国内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搞中高端轿车的路子,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上汽集团选择的路线有些“借腹怀胎”的味道。由于没有从低端品牌起步的经历,上汽高端轿车产品在品牌塑造上有一定优势。但是能否顺利处理好海外并购的诸多问题,也将成为上汽中高端轿车产品成功的关键。如果这个高端品牌能够在市场上打响,将印证上汽集团从下属合资企业的“技术受益”“管理受益”和“人才受益”,摸索出借力打力、自主创新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