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展望专场论坛实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7日 22:54 新浪财经 | |||||||||
由光华管理学院主办,北大光华MBA联合会负责承办的第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于2006年元月7日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新浪财经对本次论坛进行全程图文直播。以下为分论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展望”实录: 时间:2006年1月7日 14:00—17:00
地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2室 主持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武常岐教授 点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刘学教授 武常岐: 嘉宾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媒体的朋友们,第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自主知识创新和可持续经济发展分论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展望现在开始。今天参加论坛的主讲嘉宾有华普汽车董事长徐刚先生,他是曾经担任过吉利汽车的CEO,在这里我专门特别介绍一下他是我们光华管理学院的校友、EMBA的毕业生。还有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先生,他毕业山东大学,同时现在还是山东大学任兼职教授,在海信主持研究开发创新工作。第三位主讲的嘉宾是无锡市副市长谈学明先生,谈副市长在无锡是资深副市长主管工业经济和科技创新,今天专程来到北大和我们的同学、老师一起交流无锡作为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很快的市创新和工业发展经验。下一个主讲嘉宾是吴国迪董事长上海埃力生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7年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现在公司销售额达到600亿人民币,跨了很多行业,包括地产、石油化纤、化工等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座的嘉宾还有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郑元豹先生,郑先生是中国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他现在主要从事电器方面,曾经被评为“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来自浙江的温州。黄鸣董事长,我想对于北大的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了,他曾经在北大学习过,现在还在不断的学习,来了很多次跟北大的同学交流成功的经验,他现在的企业在太阳能方面是在世界上也是走在前列的。今天还有一位非常特殊的嘉宾,是牛文文先生,他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编,还有一位嘉宾没有到是沃尔沃大中华区的总裁。 今天上午大家都出席了我们开幕式和第一个论坛,关于IT行业,在这个论坛开始中,张维迎教授讲了这样的看法,自主创新有一些比较容易,有一些比较困难,哪些比较困难,哪些比较容易呢?某些服务业相对来讲商业模式当然也需要很多的创造力,但是制造业来讲,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一个经济的脊梁,今天在楼下这个论坛讨论银行业更加火爆,但实际上,制造业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脊梁。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去年年尾国家统计局做了一个公告,就是中国GDP大大低估了,低估了16%,然后做了一个修正,修正的结果是什么?是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例下降了,因为估算大部分是服务业低估了,制造业下降了,为什么下降?意味着什么?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看上去是个不好的消息,实际上没有比这个更加利好的效益,为什么呢?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中国的制造业创造的生产效率,生产力的提高非常非常快,后面的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起着骨干力量,今天在座的给我们做演讲的嘉宾要给我们传达一个信息,我们在制造业怎样创造财富?创造价值? 首先由我们在座的主讲嘉宾来给大家介绍他们的企业,他们的城市,他们的杂志,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然后由刘学教授给大家做一个点评。第一个发言的嘉宾的是徐刚董事长。大家欢迎! 徐刚:谢谢武老师,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还有各位新闻界的媒体的朋友们,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光华给了我这么一个机会,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上海华普汽车的发展,同时延伸出对中国自主的汽车制造业的一些想法。 我想在开始讲之前,我在这里念光华EMBA的时候,我们党委书记给我讲这样一个故事,20年前邓小平提出来是摸着石头过河,但现在不是面临的过河,而是面临着飘洋过海的时候,还能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加入WTO,我们要与狼共舞,中国的制造业包括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制造业来说,不是与狼共舞的问题,是生存的问题,我像一只小兔子指望着进入这个花园就能吃到青青的青草,但是现在好不容易进去抬头一看全部是豺狼虎豹,所以这时候面临的是怎样生存,在这种状况下,解决的唯一的出路在于创新,在于你怎么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求生存,谋发展,这种状况下,今天我觉得北大的新年论坛把主题定在创新,尤其是我们作为制造业如何来探讨在世界地位越来越重要的时候,它如何创新是必要的。 我想借用宝贵的时间来讲三个观点,中国的制造业如何创新?第一个观点中国的制造业必须要自主,而自主是一种体系化的能量,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不知道在座的嘉宾和同学有没有关心过两三个月之前中国互联网上非常热闹的一场争论,就是关于中国的汽车要不要自主的一个争论,所谓的何龙之争,实际上这压根不需要讨论,本来就要自主,汽车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各个门类的综合性的龙头产业,或者说世界上来说汽车是制造业中间缔造一个国家的名片,我们国家领导人访问其他国家的时候,我们中国汽车的代表是什么,一汽丰田,或者是上汽大众。所以在这种状况下,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必须要自主,这是不需要讨论,关键是怎样去实现自主,首先要明确自主是一种体系化的能量,我个人的建议要讨论自主,首先要明确我们的自主有四个含义: 1、首先有自主品牌,这个自主品牌不仅仅说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就是自主,而是你对这个品牌它的发展,它的定位,它的后续一系列的规划有没有自主权。现在很多洋品牌取了中文的名字,而一些中国的品牌恰恰取了一些洋文的名字。 2、自主研发,也就是技术创新,你对汽车的底盘、动力等等掌握不掌握它的核心技术,这是整个自主中间最关键的部分,现在讨论最多的也是最觉得遗憾的就是这个方面,中国的汽车制造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 3、光有一套很好的图纸或者很好的技术,而真正对消费者来说,它对主要的是好的产品,所以把好的图纸转化为好的产品中间还要有一套完整的自主生产,或者自主制造的体系,也就是你们的配套工业,质量过程控制,员工的素质等等。如果没有好的员工,好的体系,是组装不出好的产品。 4、自主论证,你对这个标准不掌握它,没办法实现这个标准,你都不知道这个标准的体系是什么,那你是不可能提升你的自主的能力的。而现在这方面我觉得应该呼吁的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他们慢慢的拿所谓的很先进的标准体系来影响,来限制中国的自主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我觉得这四个方面代表了自主的能力,在这四个方面都提升,都创新,都发展,才能真正的提升中国的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的能力,或者说提升它的制造的能力。 第二个观点,是从比较的竞争优势到核心的竞争力的转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可能很多的企业还停留在,或者还在考虑怎么把我的产品的质量提高,把我的某一个产品的卖点总结出来,但我觉得真正在世界目前发展这么快的状况下,完全可能进入到同质化竞争中间,可能最重要的是文化,跟重要的是品牌,那么在这种状况下,我觉得要说卖产品,卖企业,卖技术要转向,你可以把你的产品、企业、某一项技术或者你国家的、民族的、城市的文化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就想我们华普汽车在发展初期,怎么和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的大上海联系在一起,人家一联系到上海,就能联系到我们自主的上海的华普汽车,这比单纯去讲我这个汽车单纯的是什么配置,什么外形重要的多。 第三个观点是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有本质的区别,你不仅要有思想,不是单纯模仿人家,还要提升你的创造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怎么把科技的研发和我们平常的生产、管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延伸到跟国家、社会发展的方向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有一个途径,当然途径很多,我们现在上海华普探索的一条路是产学研联盟的这么一条路,我们和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进行紧密的联盟,把高校和科研机构前沿技术的研究通过我们的生产的平台转化为一个有效的产品,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市场动向的分析,这样能够把学校、科研机构和我们的企业各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可能有助于中国制造业的优势的形成。 最后,我觉得要把中国的制造业水平能力提升,实现创新的关键是能和行动,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有推动社会的创新,另一方面把对创新的支持落实到行动上,所以,最后我们对中国制造业展望的时候就提出来希望,全体的制造业同行努力抓住经济发展的机会,要尽快的做强做大,同时参与国家法规的行业标准的制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也要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人才培养起来,当然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要给予更多各方面的支持,形成一个全社会的氛围,中国的制造业一定能够全世界中间更快的提升它的地位,最后祝大家下午好,我们的宗旨是为消费者享受海派生活提供海派的汽车,也希望在座的同志更早的享受到海派生活。 武常岐:谢谢徐刚,我去过华普汽车,它确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它是学习基础上创新,通过学习希望消化创新,实际上使这个企业有一个更加快速的,更加有效率的提升,中国的汽车该走哪条路的问题他也提到了,还有提到了对政府的期望,下面我们就请谈市长来给我们介绍无锡市作为国内的工业制造业的大市,是怎么样推动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欢迎谈市长。 谈学明: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同学们、朋友们,新年伊始,特别是在全国科技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来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就加快经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在光华见面,同时也有机会向大家汇报无锡市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怎样来推动自主创新,所以在这里我首先代表无锡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无锡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自主创新工作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表示我们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大家知道无锡是一个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具有百年工商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加快经济发展,到目前为止我们有一句概念性的模式,她以万分之五的面积,千分之四的人口,创造了近百分之2%的经济总量,从我们科技创新来讲,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33%,经济总量人均是7千美金,财政收入超过420亿元人民币,每年的专利申请量超过5千件,大致是这么一个状况。 在大家的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无锡市科技创新工作,回顾一下我们政府有六个方面的体会,始终如一推进坚持科技创新。 第一个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抓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我们大家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讲得不能再多了,人才是第一资源,也非常清楚,没有人什么都谈不上,但是这两个第一靠什么,在我们市场经济发育的过程间,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很重要的就是要发挥市场这个有形手的同时还要发挥政府这个无形之手进行推行,所以,我们无锡市政府提出来,特别是我们非常年轻的市委书记到无锡来工作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一把手抓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这样就使我们感觉两个第一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和保障,一把手怎么抓?我们主要体现是两个保证投入,第一个是保证投入足够的领导精力,第二个是保证投入足够的财政资金。第一要有钱办事,所以我们科技经费得到了较快的增长,05年我们三项科技经费达到了6600万元,即将向1个亿迈进,到07年我们要突破1个亿,在市委书记的影响下,现在我们整个无锡全市上下党政一把手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科技工作上,投放在自主创新上。 第二个就是我们坚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无锡市以传统产业为主,但是要丢掉这个传统产业也不太容易,当然也舍不得丢掉,有的还有一定的市场,怎么办,我们在注重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的同时,主要是要腾出手来加快发展我们高新技术产业,另外我们无锡本身两个字就是物资不丰富,没有资源,没有充分的资源做保证,两头在外,靠传统产业不行,拼资源不行,人才环境更不行,所以现在是逼着我们一条道就是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们主要是在四大块,以集成电路为主的信息产业,我们有一个企业做微电子的基地,通过几年的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我们去年引进了20亿美金的集成电路生产项目,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我们无锡有希望在集成电路上占整个中国25%的生产制造总量。第二个是我们的先进制造主要是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我们无锡汽车零部件产业应该说已具有一定的国际水平,特别是通过我们引进了××公司6亿欧元这个项目,现在我们在生产欧三标准的燃油;第三,生物医药产业,我们感觉到发展周期比较长,在无锡发展生物医药的工厂首先考虑的是市场,有市场就有生产,所以无锡因为消费水平比较高,在无锡能够卖出去的东西不一定在其他地方就能卖出去,它比较先,比较前卫,所以我们医药生物企业更多的是显得在无锡投产,然后在无锡投放市场这是有道理的,另外无锡有轻工大学,主要以生物制药方面为特色和专长的。第四是新材料,有很多电磁方面的新材料,化工方面的新材料,冶工方面的新材料,包装方面的新材料等等也是我们的特色。 在这里面,我们向大家今天汇报一下我们一些主导产业发展中间,我们有的放矢加大政府的扶持,有一大批新生代的企业诞生,特别是在一些重点产业领域,特别是我们的太阳能产业,再生能源产业,我们黄鸣董事长非常清楚,你是专家,无锡还是一个小基地,我们无锡有一家公司短短的四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的成长,我们政府科技风险投资以及政府有关资金的注入,这个公司四年前是800万美金,然后在四年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说得到了飞速的成长,快速的成长,去年05年实现销售达到了20亿利润超过四个亿,原因在我们选出了一个好的产业,好的机制,同时也选择了一个好的知识性的企业家,他是一个海归派,是江苏人,明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一个新闻发布会,05年12月14号无锡××太阳能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中国在纽交所上市的第14家企业,是第一家非共有民营高科技企业,是整个全球太阳能产业在美国上市市值最大的一个企业,现在的市值是超过了40亿美元,四年前是800万美金起家,现在已经超过了40亿美元。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是这个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全球地位达到了第六位,跟我们科技局的刘局长一起代表无锡市非常荣幸参加了这个公司在美国纽交所的上之市仪式,整个过程我们深受鼓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和公司的旗帜在纽交所挂了两天,纽交所的董事长主席参加了我们其中的四个活动,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讲一个地方的创新的环境,投资的环境好不好,我们不是在讲好,世界上其他地方都在讲,都是好的,但是最终的衡量结果是什么,最终的衡量结果是我们的自主创新的企业能不能在这个地方赚到钱,能不能得到发展,发展的怎么样?还有我们的政府不仅是要赚钱,更要赚人才,还要赚环境。 第三点体会,坚持突出科技创新的载体建设,目前我们整个市累计建成科技创新园17个,其中国家级四个,民营企业1100多家,海外人员创建的科技型企业100多家。 第四,坚持完善科技创新的体系。这个体系我们考虑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一个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第二个是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的合作近年来我们实施了7+1工程,一就是工程院,加七所著名的高校,北大、南京的工大等等,而且和我们市政府地市级政府,前面有八个单位签订全面合作协议,这是据我们劳改在地级市中间也是不多,一般的高校像北大这样的高校都是有省一级的政府来进行合作,而且我们的合作不是在框架协议上,更主要的是在推进具体项目的落实上,现在我们有一大批合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间为什么比较容易做,容易实施,关键是由于我们较为浓厚的企业实力,所以我们有相当一大批自主的企业,不是完全是引进的企业,主要是我们有一大批自主的企业,所以我们在合作中间感觉到科技项目产业化也好,科技成果的研究也好,需要载体,企业有基础,有合作的细胞。 另外我们连续六年举办了民营企业发展的高新技术洽谈会,一开始大家都很不了解叫民高会,听不太懂什么意思,现在都清楚了,每年搞一次民营企业高新技术洽谈会,现在民高会不仅局限在国内,慢慢的向国际化延伸,去年我们成功与乌克兰举办了乌克兰科技日,乌克兰科技部带领了50多位大学校长和研究署的署长跟无锡市对接,在这待了七天时间,没法想象无锡有这么深厚的底蕴和合作文化的基础,一拍即合,我们的项目不是在开幕以前大家搞定的,而是在结束的时候沟通接洽的,会后成功了100多个项目,有一批是乌克兰要求的,还有一批是我们无锡的企业要求和乌克兰对接的。 第五个,我们坚持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另外环境建设很重要,政府一定程度上抓发展,抓环境,为我们科技创新企业创造环境,科技创新的企业到哪儿去发展都行,等于像一个飞机在空中盘旋找地方,但是最后哪个地方最容易让它降落,这就是看它的环境。我们主要是要培养一种土壤,让在好的土壤环境下有充足的养料,在那里生跟发育成才,育苗造林,让更多的幼苗在无锡这块土地上得到更好的成长。 这个环境我们讲的是创新文化环境,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我们无锡市各个区县都有风险投资,第三是优化环境支持人才发展。 第六个是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第二个是加大人才的国际化,第三个加大教育强势建设力度,无锡在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工作中间有我们无锡的积极探索,也有我们的一些体会,我们做得很不够,我们还需要得到更多的北京大学,特别是我们光华学院的武院长,各位朋友的关心支持,希望你们在适当的时候到无锡访问考察指导工作,我们无锡恭候你们,欢迎你们,谢谢大家! 武常岐:谈市长给我们大家展示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图画,要创业要发展要提升,无锡是一块沃土,特别提到无锡产业升级转型,当时在纺织业,现在是高附加值的产业,这是我们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制造业正在经历的一个发展的方向。因为无锡是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城市,大家在中国讨论制造业的时候,又经常碰到这样个问题,就是在山东的海滨城市青岛也是诞生了一些中国著名大企业的地方,下面我们就请青岛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先生来上面介绍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展望。大家欢迎! 郭庆存:各位嘉宾,在座的北大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报告海信在自主创新和研究开发方面的一些体会,我汇报的题目是“制造离不开创造。”今天论坛主题和今天的各位已经演讲的嘉宾已经营造了这样一个氛围,创新的激情,智慧以及所展现出来的所取得的创新的成果,包括大家很尊重的中星微电子邓中翰先生,创新在今日的中国是如此重要,今天我想就三个方面展开话题。 首先我想讲的是创新,对于创新来说有很多的方面,对于制造业的创新来说,制造业它的最核心的,或者最难的,用张维迎教授的话来说最难的创新是创造,是技术的发明与创造,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使用任何有形的物的产品,制药是太阳底下人类创造的产品,它无不都附加了创造者艰辛的劳作,甚至是几年几十年的劳作,因此实实在在来讲,真正的前无古人的创造是非常之难的,我们今天要感谢那么创造过去所没有的那些给我们带来方便物的那些人,那些人是令人尊敬的,正有了他们的创造,才有我们今天制造业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和方便的各类的创新型的产品,因此我们说创造是制造的基础,创造是制造的先导,没有创造,制造业很难提升,我们不要说中国从现在开始从所谓的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我们暂且不这么定目标,我们就想把中国的制造业真正做好不可能离开创造,海信是一个制造业为主的企业,虽然也有自己的软件和系统集成,但制造仍然是我们的根基和本钱,因此海信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对制作与创造的关系那就是制造离不开创造,而创造应该是目前组最难也是最急待攻克的创新课题。 我想先说一个事情,我记得在有一个论坛上讨论创造、自主创新的时候,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某些行业不需要去做创新,比如做OEM,比如做外包啊,人家创造好了,我来加工创造不是也能赚钱吗,确实也是,这也是一种商业模式,但是真正的中国自主品牌的创造业如果离开自己的创造的话,在今天甚至已经到了寸步难行的程度,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这些市场区间,这些产品区间。 我们知道,在今天音视听产业,数字电视产业,互联网产业,很多标准加专利所构成的垄断已经使得在这个产业领域从事制造业工作的这些企业,特别是这些企业家们已经寝食难安。在CRT这种显象管的领域在某外国公司还有五百个专利在垄断着,数字电视的技术并不掌握在中国企业手里,今天的非常火爆的手机产业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有,甚至不止一个,它的相关的核心技术也不掌握在中国制造业手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制造业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充其量是一个组装业,很难说把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制造业,所以因此从这些情况,从这些基本的现实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的制造业正在面临着一个坎,如果不走过,我们后面的道路将更加艰辛,当然我们开的新的领域另当别论,而在国外布满了知识产权的产业中国的企业如果不奋起创造自己的一条路,后面的道路将更加艰难。 自主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其他很多方面的创新,很重要,也很基本,如果今天一个中国的企业要做一个大的公司,上万人的企业连正规管理规范体系都没有的话,这个企业就死定了,仅此而已,绝对不够,如何取得一点突破然后在别人有的时候也能拿出一点和别人交换,这已经是非常急破的。 另外海信一个企业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我们认为还是有自己的认识的。2004年,海信的营业收入比上一年有一个稳定的增长达到了273个亿,在这年工作总结的时候,我们的董事长并没有去讲那些莺歌燕舞,他讲的就是忧患与挑战,他就分析了我刚才讲的这些问题,他在分析我们所面临的艰难,他甚至讲到,温水阻青蛙的故事,这是老调重弹,但是这是必须要重视的。 讲到我们一个新鲜团队用四年的时间默默无闻,甚至在黑暗中摸索开始到逐步见到一点曙光和取得一点成果,表达他对这个团队的敬意,其实他是在强调一点,创新是很难的,技术创新是很难,但是对于我们这种企业来说,如果不搞技术创新,不在核心技术上有所掌握和突破的话,将更加困难,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因此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执着从2000年开始做电视机最核心的芯片,到2004年底成功,到2005年7月它的产品用这个芯片做的电视机上市批量的投产,这个过程虽然艰难和漫长,但是它使得海信从像其他一样也造电视机组装电视机的企业变成了可以自己从根上生产电视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当中的技术创新虽然是最难的,特别是核心技术突破虽然是最困难的,但是也是最有价值的。 第三个观点,自主创新并非完全都是自己做,自主创新贵在自主,关于自主的理解,我可以从这样三个例子来说,刚才那个图大家看到了,海信在1997年的时候基于自己的战略,为了使这个战略能够持续推进和贯彻,创造了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里面都有自己的质量保障体系,海信不仅有自己的质量保障体系,而且有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形成的系列的文件、规范和流程就把海信的技术创新从最基础层面,从原始性创新到集成创新一直到产业拓展方面做了积极的规范,因此企业有自己的创新战略和体系,并且有持续的坚持和推进,第二,自主创新,所谓的自主并不排斥合作,今天,市场是开放的,甚至是国际性开放的,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在今天的大中、国美你所看到的家电是各国品牌都有,大家在同台竞争,你走在任何一个市场已经都不在是封闭的市场,WTO影响如果有多大,影响在什么地方,在这个地方表现得最为充分,因此,开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态势和现实,在自主创新上同样是这样。大学、研究院,不同企业间这种合作都在进行,海信也不例外,海信和山东大学合作创造了海信研究院,实际上就是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的模式和组织结构。海信手下也有自己的合资公司,也是从合资公司提升自己对技术的把握能力,提升自己产品的品位和质量。合作、引进贵在自主,在根据企业的需求的发展,而不是一味让别人来做,否则就不是一个自主品牌。 第三,自主创新当中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和其他方面的创新相比,对于不同企业来说,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企业重点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也应该不一样,我们董事长在北大有一个演讲,当有人提到芯片的开发,他就很坦率讲,2000年以前,甚至是1992年到美国去他就感觉到,我们造电视这么费劲,卖一台电视争几十块,人家一个小小的芯片就赚那么多钱,心里就很不平衡,但是我们干不了,没那个条件,一个企业在发展到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它的技术创新的选择,技术创新的课题的选择,方向的选择,层次的选择是不同的,企业的初创阶段商业模式很重要,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竞争很激烈的产业里面想取得高段利润的话,如果不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海信认为这个阶段已经来临,我们必须做。 而且还有一个认识,在所有的创新里面,各种各样的创新,文化创新也好,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也好,这些都是非知识产权化的,而只有技术创新的成果,知识产权化的垄断程度最高,排它性最强,因此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他给权利人带来的利益也最大。我们今天看到有的企业不生产,它不造那个产品,他就评他的专利收费就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今天在美国、欧洲都有这样的公司,它的九叫专利许可公司,他就造了专利来卖许可,甚至有人说是卖标准。 因此在所有创新当中,尤其是技术创新可以有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应该是最最重要的,通过自主创新海信也取得了一些收益,2005年我们盘点自己的工作,我们发现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海信在数字音视频的核心技术,特别是数字音视频处理芯片这个领域已经取得突破,这个突破就为我们后续这个产业领域持续发展奠定一个基础,这是我们感到比较欣慰的一点。 第二,在智能交通,数字奥运,城市数字化管理领域里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我们海信在与国际大公司竞争的时候,我们以突出的优势在北京数字奥运方面的项目中标,这是我们四年来潜心研究开发的结果,得益于技术的创新。 第三,海信在白电领域里面,我们一开始以电控见长,特别是矢量变频技术的突破,买不来的技术我们掌握了,为海信的冰箱、空调技术品质的升级提供了一个条件,新一轮海信的变频冰箱和空调将采用这个技术,技术的创新使得海信对后续的发展奠定了信心,使海信增强了信心,也使海信后续的路径走下去感觉到会更加有希望。 中国制造业离不开创造,中国的制造业同行们让我们一起努力,中国的产业界未来的聚酯们,让我们奠定鉴定的信念,唯有自主创新能够成就中国的制造业,谢谢各位! 武常岐:谢谢郭总,他刚才介绍了海信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立和创立的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在这方面确实也通过艰辛的努力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大家看到未来一代的电视,海信自主的中国心,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已经是在我们的消费市场上了。下面我们换一个话题,知识产权现在的跨国公司通过知识产权取得市场对核心技术的垄断而得到高额利润,海信所做的事情就是打破这种垄断,除了这方面的限制,还有其他制度方面的制约限制中国企业的发展,下面给我们做主讲嘉宾的是埃力生集团董事局主席吴国迪先生,他的公司就是打破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垄断方面做了很突出的成绩,这里面我看到因为中国企业成本比较低,竞争力很强,在很多发达国家受到反垄断的调查和制裁,吴主席领导的企业在这方面也为中国企业做了一个榜样,下面请吴主席给大家做演讲。 吴国迪: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老师下午好!很惭愧,今天我们早上听了IT的论坛,我想我们做制造业的跟做IT的至少年龄上差十岁,但是虽然大了十岁,但我们的心和激情也许可能比他们更有激情,更有经验,是不是?这个时间已经是最想睡觉的时候,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刚才去了银行的那个论坛,但是我想全世界没有一个银行家可以离开制造业的,我相信我们银行都跟在我们后面的。我们搞制造业的,从1985年开始,到现在为止真正的二十年过去了,从1985年开始有一个准则,要付出100倍,我只要收回一倍,的确这二十年里面,特别是90年初开始,埃力生通过改造改制改革吸收消化,刚才嘉宾说到与狼共舞,我们埃力生从199开始已经跟狼睡觉了,埃力生1996年跟世界银行合作,第一个拿到世界银行的1800万美金,现在想想也是蛮大的,15年以前这是天文数字,但是现在我们引进世界银行是非常非常正确的,我这个工厂在我的老家,我是宁波人,1994年从宁波移到上海去,现在公司的40%60%出口到美国和欧洲。 刚才说到创新也好,创造也好,刚才嘉宾已经讲了很多了,我想讲的埃力生也好,成功的企业家、企业也好,全世界都一样,我认为市场比创新更重要,埃力生过去的15、20年,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在做产品,一切是围绕先建市场后建工厂,我们宁波人胆子比较小,昨天晚上我想了一晚上,06年刚刚开始,下一步怎么做?我说后五年生意比过去五年生意难做十倍不止,非常难做,你说什么好做,你看我们做石油化工的,油涨价,中间利润一直在压缩,海信电视今天卖两万明天就一万八了,都是降价,但是我们这个企业就不行,怎么做?所以为什么要围绕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理念,我们埃力生通过20年的努力,一步步脚印,形成三句话:先建市场后建工厂,把发展跟风险的防范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两个有机的组合。第三个埃力生也许五年后就会倒闭了,但是我相信不会倒闭的,现在还有40%的国有,我们在过去五年里面,其实从1997年,我们组建新的集团,我们提出来人力资源的国际化,现在我们目前埃力生所有的职工里面,包括青岛本部大概有将近一万五千个员工,一般都是本地化,高官有50%来自于世界的500强公司里面,七八年中我们吃了好多苦,大家都很聪明,我很笨,其实人力资源化不是钱给他多少,有时候给他两百万他不要,他认为我是工业的副总裁,人家这个水平还不够我,大家不沟通。特别是这五年人力资源国际化方面浪费我的时间比建立建市场,去创新、创造付出得更多。 大家知道创新创造在于人,可持续发展也在于人,刚刚过去的05年以前,我们说生产的石油化工出口也好,中国的市场里面也好,价格要高于国际同行的15%20%的这就是我们的结果,我们一开始全部原料从美国进来,通过我们引进以后花了五年时间,把全世界这个行当的专家都请到宁波来进行开发,通过五年的时间,我们价格现在比原来美国人定的便宜三到五部,产品质量还高于他卖出去产品的5%到20%。 同时埃力生生产的标准,过去的经营,包括后五年的经营,刚刚讲到后五年的生意更难做,所以我们从03年开始提出来埃力生一定要必须生产差异化,差别化的产品,在过去2、3年里面,特别是03我们集团投了100亿的固定资产,这就要求规模都很大,我们生产的有十个二十个品种,通过这两年的改造,我们设备全部从国外引进,又重新改造所生产的产品,跟我们的同行是必须不一样的,一样的话,总经理和技术总监马上要走路,这也是我们埃力生能够到今天,一点点有成绩的一个标准。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能源,日本可以生产三倍五倍的价值,过去我们生产的产品买进来一万块一吨,卖出去加五百,三百也干,我们去年应收款是0,埃力生的钱是骗不走的,但是货可以给人家骗走,现在一斤十万吨,二十万吨的原料,我们放在仓库里面,最后仓库都关门了,钱没地方拿,去年抓了二十几个人,但是我们防范风险还是需要更加的提高,所以我们绝对不允许,埃力生也好,整个制造业也好,怎么样生产不一样的东西,但是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我们现在的生产的产品价格比人家还高,但是总的汇报率是很低的,因为它的原料价格很高,人力资源价格也很高,海外进来的至少有三十万五十万美金,我们生产的产品基本上已经达到了,06年没有前三年速度这么快,我们需要防范,需要更健康的,创新是需要的,我们需要停一停,因为任何的创新、创造和改革是需要有成本的,弄不好600亿都没有了,肯定要改,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因为公司大了以后,还是需要跟我们国家一样,要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同样要妥协,公司大了以后,今天关了没问题,但是埃力生目前子公司平均的高的有50个100亿的工厂,10个亿以下的基本上都没有了,所以我们创新改革是必须的,但是必须要把稳定放在第一位。 过去这么多年来,埃力生一个是靠自己的努力,同时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包括今天在座的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一回生二回熟,本来今天没有这个资格和时间来参加的,后来光华管理学院说我一定要过来,埃力生今后还要沿着目前的管理模式也好,生产模式也好,包括我们技术的模式也好,特别是我们02年埃力生中国入世以后第一个跟美国打反倾销官司的是本人打赢的,他要给我加250,我美国市场一年有几个亿美金的市场,当时好多人说花那么多钱不值,现在埃力生在全世界,制药是埃力生的钢管就是免检的,只有埃力生的钢管是最安全的,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是我们最大的客户。这就是我们竞争力的最好的回答,也是创造价值的一个最好的回答。 最后,我想马上到新年了,祝在座的各位新年心想事成,也希望各位今天有兴趣的话,可以到埃力生的工厂去看看,去给我们提提要求,去年五月份美国祝联合国的大使,本来是没安排的到我们来坐了一段时间,我的工厂看上去像花园,实际上是工厂,30%到50%的绿化。但是花的钱是最少的,因为我们现在所有的工厂基本上一个平方公里一个厂,大的有两三个平方公里,地比较大,绿化也是不错的,所以厂房环境是埃力生,是我本人的一种社会的责任,保护环境这个钱一年是花不少的,这是我们的责任,公司为什么叫公司,是创造利润,但我想保护环境比我们赚钱更重要,谢谢大家! 武常岐:谢谢,吴国迪主席给大家介绍了非常鲜明的观点,就是我们自主创新实际上也是出于竞争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但最终创新要落到什么地方呢,目前还是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创新,通过提升企业竞争力,给市场份额,企业效益,包括工厂环境都有很大改善。刚才吴国迪主席提到是来自浙江宁,下面我们今天嘉宾中间还有另外一位来自浙江温州的企业家郑元豹先生,有请! 郑元豹:今天感谢我们北大光华学院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这么多教授,这么多企业家,还有这么多同学,我是中国人民电器集团,总部在温州,中国人民电器集团是96年创办的,去年价值120个亿,所以我们中国人民电器集团有800家是制造,有11家投资公司,一共1800人,市场有1400人,研发管理市场是1500人。当时自主创新大家提出来,我们认为自主创新更要提升,所以提升的问题我们讲了三个观点,企业成长有三个阶段,自主创新坚持的还不一样,第一个是资本积累的阶段,你自己当老板,自己当董事长、总经理,自己当销售员,自己用经济,管经济,那是老板,不是企业家。大家知道哪种企业所有的经济是你个人的,所以老板提升到企业家的问题,站得高,看得远,不仅仅是开发市场产品的问题,最重要是开发一大批科学人才,引进一大批科学人才,扶持一大批科学人才,培养一大批科学人才。人是有情,数字无情。 讲到核心竞争力,大家就讲到美国经济,当时美国经济200多年,中国是20多年,实际上我们20多年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所以很多企业在竞争中就死掉了。 自主创新说到企业的弱势问题,第一个是人才弱势,每一个人都是人才,企业家用人才要用到点子上,用到他的根位上,你把外向的人用到内向上是不科学的,所以创新就是用人的根位,用人的个性。 第二个,我认为弱势是制度弱势,这种体制和机制,制度问题这种百年的规划的标准的问题,高标准起点就能使我们自主创新。 第三个,大家觉得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我们有两个严格要做到,老产品有市场,生产品有利润,核心产品是做品牌的,做一个培育的自主创新,不是大家人一个劲提自主创新,这一点资金往往是不够的,所以要两个前面的基金提升的自主创新的问题,这是一个科学问题。 第四个,市场要素,大家过去都是人做市场,营造一个科学物流市场是一个地球一样的,24个小时都得运行,经过我们运行完善我们的管理,这种科学物流做成以后,我们形成一个自己的网络的完整的科学网络,这就是自主创新的问题。 第五个,品牌,什么是品牌?有形无形做品牌,所谓无形的比有形的更有效益,所以大家都得变,只有自主创新的品牌提升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价值。 第六个,自主创新关键要注意民营企业都不会用法律,法律维护中国13亿人民的利益,你没有用起这个法律来保护自己,很多都跟法律脱节了,我们民营企业的法制意识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第七个,自主创新在经济自主创新,在经济上我们应该做自主创新,很多的运行经济一个是资本制度,资本运作,资本金融究竟我做到哪一步,大家去考虑你做的问题。 第八个,资源整合,自主创新更要资源整合,只有资源整合起来才能自主创新,我是温州人,自主创新更要有模式,我们提出一个温州的模式,温州的模式在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模式问题,中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温州做一个模式发展,当时温州的模式就是温州的文化,5千年的历史文化加进西方文化,加进地方文化就是温州的文化,把握国家的方向和政策,温州人对国家的政策方向力敏感性很强,这种吃苦冒险,勤劳奋斗的精神。第三种文化,温州人敢打敢撞,敢走出去占领市场,占领空间,占领资源和信息,所以温州第四大文化就是有形无形做品牌,温州模式五大模式就是资源整合。所以在全国,我们温州的商会有很多,我们公司团队是非常有战胜力的团队,搞经济要不要文化,经济,要不要走出去,做品牌,资源整合,都要,所以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空间这么大,民营企业还是非常热的,国家给了这么好的政策,民营企业一边解决就业,一方面大量纳税,所以要体现市场的价值,国家的价值,再有我们自己的价值,谢谢大家! 武常岐:感谢郑元豹董事长,他刚才提到了温州的文化和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文化和创新也有很大关系,下面一个主讲嘉宾请黄鸣董事长,他受山东齐鲁文化——中国最早文化的渊源的熏陶,他是皇名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刚才是谈市长提到了无锡有一个太阳能企业上市,但是他被国际能源界认为“太阳能的国王”,掌握了50多个国家专利,也是03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黄鸣:感谢武老师,刘老师,感谢光华学院给我这次机会。各位来宾,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发展悖论与皇名突围启示录,第一个悖论是产业开创者的万燕悖论,第二个是中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制的瓶颈,这两个我们皇明都碰到了,我们自己担心,很多人也为我们担心,下面我看一下万燕悖论。 万燕悖论是世界太阳能产业的市场化的开创者,现在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制造基地,首先我们怎么样突破万燕这种悖论的呢,我们创造了一个无中生有的完全创新模式。大家看一下,2004年世界可再生能源杂志第七期的关于中国太阳能市场的,“中国悄然成为世界上太阳集热器最大的生产和使用国”。这个背景是在国际上用三十多年时间欧美发达国家,政府支持很多的政策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没有发展起来,尤其是光热企业,中国发展起来了。大家看到,整个太阳能热利用市场,集热器市场中国占了16%,欧盟占了12%,日本2%,剩下的包括美国这样的世界强国不到4%,这是04年的统计。 看到在国外这样补贴的情况下,我们2005年皇明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大型的热水锅炉装机总量是1400多瓦,相当于两个大型电站和煤矿,欧盟整个才1200多瓦,光发电的发展世界总量是12020兆瓦。 这是另一篇文章,《风能、太阳能》,这里面讲到中国巨无霸太阳能市场,绝对的世界最大的市场,而这个市场是中国人开展起来的,因为这个时间关系案例就不讲了。 我们是怎样开发的,几千万份科普报,万里行,进行各种路演,我们路演和体验营销是超过中国家电,是最早于中国家电的,因为太阳能大家都不知道,只有用这种科普宣传的笨办法,也是最聪敏的办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每年上万个经销商一人要搞十场演出,在各个乡镇,上十万个绿色风暴,使得中国当时十多年前99.9%的人不知道太阳能,到现在一提我要买一个太阳能就知道买一个太阳能产品这种程度,我们最早在央视和各地做太阳能的广告,世界上做最早太阳能广告的是我们中国,是皇明。 体验营销,科普园,科普讲座,我们当时提出我刚下海95年创业的时候就提出来,科普上市场,文化力品牌,大家看到今天讲的是制造业,我们这个产品很不幸,也很幸运,没有像家电、汽车这样可以引进大规模的生产体系和系统集成,没有,一片荒漠,国内也没有参照,所以创业初期我们就开始完全创新,所有的整个的从技术,从基础理论,市场开拓,从材料,从工程系统技术,到样板,到工艺流程制造,到检测设备,产业链配置,安装模式、服务模式,终端模式,分销模式等等,全部都是新的,全部都是摸索的,所以无论从经营哲学,品牌战略执行都要求创新,所以我觉得我是最应该讲创新的人,一切都是空的,这个创新我比做新房子和老房子,传统产业已有的产业,已经是老房子了,我们引进的房子都带着精装修和家电和所有的生活用品,甚至带着花园,太阳能产业可再生产业什么都没有,我们就在一片荒漠上造景色,打地基,搞设计,然后自己活泥累砖,然后家具、艺术品等等,所有都是这样。所有这些可见难度。 大家知道国外家电、汽车工业、航空业都是几百企业60—100年时间建立一个整个的产业体系,当然人家也是创新,但是中国太阳能产业,热利用产业是我们中国可以大言不惭讲,用一家企业用十年时间初步建立起来。我记得96年刚刚第二年的时候我们喊了一个口号和广告,叫做谁说太阳能不能登大雅之堂,我们敢与名牌家电竞争,我们用名车概念创全新太阳能热水器,这也是我们的广告,也是我们的雄心和宣言,也是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的目标。中国太阳能产业模式它的启示是什么,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都不是孤立的,只有产业系统集成整个创新才是各个层面点创新的基础。 第二个就是民营企业的发展悖论。皇明是怎么突破的?记得央视武夷山论坛,当时马云等人都参加了,白岩松主持要了三个题目,当中选了一个,我的某某年,一个偶像,我的一个错误。我说我能不能三个题目都讲,我说我以我的2003年到现在为背景,我的所有老师,还有我的错误为主题,我的老师为主角,我的题目就是不听话,其实民营企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不能听话,刀马皇帝,你什么都没有,干了肯定要倒霉,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用这种模式光一个人说了算就不行了,所以在2000年到2003年这一段时间内,确实出现了很大的波折一开始是快速发展,几倍十几倍,然后15%17%,还有振荡,这个问题不是我一个人碰到,这时候就开始转变,谁帮我转变的呢,我的老师。 讲到对企业的品牌建设当中,有一个老师对我影响很大,一般的老师我只能听一句话,叫一句之师,他我听了三句话,他70多了,两任总统的顾问,很多人讲了半个小时要走,用ABC的故事来糊弄中国人,而恰恰是我们中国人听得太多了,大家听了以后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思想混合了,其实刘老师是教博士的,可是我们有些企业家和经理人连小学的课程ABC的东西都不懂的时候肯定要出乱子,中国很多企业出问题都在这儿,所以他讲了三点我记得非常清楚。 第一个,做好你的家庭作业,这是基本功,第二个就是鼓励你的员工,鼓励你的所有的人你是最棒的,但是我对我自己要讲,我是最棒的,当我让一个员工站起来说,我是最棒的,最棒的,不好意思,大声说,然后再大声,如果他不是最棒的,大家都笑话他。其实,正是企业在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最根本的问题是大家对自己的信心,对产业的信心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我不知道你想些什么,老板喜欢你一干什么,二干什么,三干什么,我告诉自己耐心点,让他讲,后来发现他讲的比你想做的好得多,其实到干了七八年的时候,还有两下子的时候,反而忘掉了最根本的一些东西,所以这时候让我们深醒,还有一个最后一个重大的问题,当然还有老师,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有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实际上这应该分析我们员工,分析我们周围所有的资源,只要是人,人的团体都有这样的概念。 其实对我企业见面最大的还是这个没见面的老师杰克韦尔奇,04年来中国讲学的时候我听了不少,就记住一句话,第三种人不能用,有能力,有经验,有影响力,不认同,茅塞顿开,老板知道这一派系正确的,代表老板的战略,代表了企业的未来,生死存亡,但是这一批人是什么,过去有一部分是自己的请进来的,有一部分是元老,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舍不得,所以说来回这么偏摆,另一部分又觉得很不公平,企业就乱了,后来杰克韦尔奇让我明白,天底下的财富无数,能为我所得者有限,天底下人才无数,能为我所用者更加有限,所以前面不要贪才,第二个还不要贪材,所以我当场一刀砍下去,五千人砍了一千多人,大家不要再争了,老板决定了,就是朝这个好用、好卖的方向走,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就这么干,如果大家不认,你可以走人,不换思想就换人,不换脑袋就换人,然后有一部分人就自动走了,四五百人,其中20多个刘老师的学生,大概走了一半,然后后来你不走我再清,一共一千多人,很多媒体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你担心吗,我说不担心,我说过几个月再见分晓。 这一年来,我告诉大家最后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增加销售70%以上,利润翻了好几倍,人少了一千多人,现在今年的计划不是我提出来的,我一看我做了这个决定以后我就退居二线了,我就提了个常务副总,今年正式退出管理层,专职当董事长,这当中今年的计划不是我提的,我说你们提吧,本来我心里想50%,他们提了一个120%,我说算了折中一下100%吧,利润和销售额都翻了一番。 浙江几个老总市场越来越难做,他们这么大胆,关键问题是战略文化清楚之后,这种潜力非常大,最后我提出口号,是他们内部提出的,把董事长敢出去,我自动退出。 董事长退出一线成为管理的里程碑,不是说我强要退,是这个企业非得要你退了,最后我们从组织上,文化上,创新上要形成一个飞跃,皇明集团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从两个方面形成了突围:一个是产业万燕悖论,没有死在半途当中,像夸父一样。第二个我们作为民营企业突破了自己的发展平台和瓶颈,更多是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谢谢大家! 武常岐:感谢黄鸣董事长的精采发言,实际上想想皇明董事长的发言是非常有启示的,人们讨论了很多,实际上我们第八届的主题是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我们讨论自主创新很多,但是最终是可持续发展,黄鸣董事长和他的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做事情,两者结合方面是非常好,大家知道能源是可以用尽的,但是太阳能现在来讲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现在有一本书挺流行,蓝海战略,大家讨论这个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大家想想黄鸣董事长做了什么,是阳光战略,就是我开拓一片新天地,不是在现有的市场,现有的模式中去竞争,阳光和天空应该比海洋更无边无际。当然还提到了管理的问题,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 今天在座的确实提到大家到这个会场听到的都是企业家,刚才吴主席提到我们这些人是银行为我们服务的,我们是创造财富的,大家听到企业家说的比较多,下面我们邀请一位嘉宾,是沃尔沃汽车大中国区的总裁,自主创新不应该排斥跨国公司的参与,下面我们请吴瑜章总裁来介绍一下。 吴瑜章:谢谢大家,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再次来北大,在北大讲得可能稍微多了一些,不同的话题,今天的话题是自主创新,我想我讲的角度,因为我经常在北大被学生刁难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自主创新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中国的富强,那就是说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工作我觉得都是说先要富才能强,所以在今天我讲的主要是中华民族的整个的发展的历程和自主创新的这么一个情况。 因为三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在全球国力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你看,我们秦以来,从秦—汉—唐—宋—元、明,还有清的前期和清的后叶,整个中国在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演变上,很多次我们是在跟外面的民族大融合下面建立我们这个大汉族,大中华民族。什么影响了我们国力的强弱,因为我们看,我们角落的朝代像宋和明、清后期它的表现是什么?那天我们参加了新儒商的会,我们宋以道学,明自始至终实行“海禁”“合天下为一家”以自然经济为主,清后期康熙末年,乾隆“西洋淫技”,对外闭关锁国政策,错过了工业革命,相对于我们自己比较强的潮流,像秦、汉第一次文化民族的大融合,积极的对外政策,包括丝绸之路,西亚、欧洲的通商,我们唐是最开放的潮流,我们看看唐朝妇女的穿着和她们出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政府的鼓励、支持,全球只有一个地方犹太人彻底的不留痕迹的被同化掉就是在中国,包括元虽然是蒙古族,也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包括清前期采用重用汉族,发展商业,包括现在瓷器也是清前期三朝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瓷器是非常非常好的。 那我们是怎么走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什么概念?是以一个核心民族为中心的,前面走炎黄也不是在中原,是洗涤,唐是突厥,你看一切一切我们所说汉族的概念都是一个大汉族和大中华民族的概念,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这种情况,是一个大中华民族的概念。 而我们所说的GDP,中国要强必须富,虚弱的强是没有下场的,我们看看以前的苏联相对于美国,必须先富才可以强。我们GDP在这些年以来,我们看整个的这些年的发展,基本上中国一直在这些年来除了最近的这二百多年我们一直是全球最向的国家,一直是最富也是最强的国家,为什么最强,因为最富,而到了清中叶以后正好是西方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没有搭上这班车,所以国力迅速的由盛转衰,而导致我们今天的GDP只有全球的大约4%到5%左右,虽然我们这些年才飞速的发展。 我们看一下,相对于美国发展,美国这样上去在二次大战这样的机会,他没有被打烂。我们说在闭关的时候我们就真正的错过了工业革命的机会,只有在一起走向世界我们才能真正成功。 自主创新的概念是什么?自主创新不是从零走,前面几位老总都在讲这个事情,牛顿说了,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创新的概念,如果说牛顿一生做了这么多发明创造,为人类做了这么多贡献他都是这么说的,那我们一定也只能这样做,自主创新三大模式,核心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原始创新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中国作为GDP4%全球,我们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在今天集中我们的不足的资源和能力,就是我们是否能集中我们的优势兵力在原始创新上就一次把我们的竞争对手打倒呢是不是有这样的能力呢,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再有就是集成的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我们看看日本韩国是什么模式基础技术创新当然重要,但是除了技术创新,我们认为更重要是程序的创新,而且最重要的创新模式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杰克韦尔奇说的一句话,合法合理的剽窃,非常重要,他的每本书都在讲这个,拿来主义是什么概念,鲁迅也曾经说过拿来主义是最好的手段,我们自己来拿,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主任是新主人,宅子也能成为新宅子,如果一个外国企业真得富,买过来,拥有者是我们的资产,管理者可能是中国人也可能是外国人,但实际上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是新宅子。 如何看来,这些年韩日发展非常快,引进、消化、吸收、转化、创新,在不断走这样的轮回,韩国这几年经过亚洲金融危机痛定思痛以后走的是很快的,这样走的结果就是说引进消化吸收以后,大幅度的消化吸收,使得国内产业的升级和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增强。同时我们看一下韩日投入的模式,技术引进花布一般块钱的时候,消化吸收花七块钱,同样引进一元钱的东西,消化 吸收再创新的花费是10块。 那我们看一下中国的情况,刚才我非常同意黄总所说的,我在北大讲市场第一讲就是返璞归真,我们先看一下这些数据我们就能明白,中国今天占全球GDP4%,只是世界工厂的情况下,我们集中优势打在哪个界面上,而我们的消化吸收只花费七分钱,我们连一个消化韩日的投入,引进同样一块钱消化吸收再创新,人家每一块钱人家花是我们143倍做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在引进以后,消化吸收上我没有查到数据,我只查到这些,这就是我们现在拿来主义再创新的基础。 我们所在的北京市,我自己是北京人,我们看看大中型企业,你看看,历年的技术引进费和消化吸收经费的对比历年在往下走,如果北京市引进一元的话,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少于一分钱,韩日这方面相对于北京来说是一千倍。 程序创新也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说,我们自己大家以为我们在卡车行业,其实我们在一个物流行业,物流的就是程序的创新。我们看看沃尔玛,戴尔计算机,他们有什么专利,只有物流程序的专利,生产、供应、交货,他的专利全是,戴尔在科技上的投资少得可怜,最好的剽窃者就是戴尔,中国快速GDP的增长,商品化大生产与出口为导向,低成本是基于低的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巨大,物流低效率,交通运输的堵塞,然有能源高耗费,环境成本巨大,这种情况下,我们用什么样的程序创新? GDP占了世界第六了,但是也只有世界的4%多,我们确实制造业非常巨大,外资投入也是集中在制造业,72%,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你看我们以前一直认为日本进出口不到20%,而我们进出口占国民经济总值已经接近70%,而基本上是进口半产品,出口产品。 基本的企业都集中在离港口100公里的地方,日益我们成为世界的工厂,但是我们要注意,世界的工厂财富是否流到了我们中国,还是说我们只是给人家打工,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概念。那我们看我们是资源原材料消耗的大国,现在世界上一有什么不好就赖我们中国,因为看这些数据,我们确实是在给全球打工的同时也使用了全球资源大比例的东西。 我们自己研究,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像一个巨大的婴儿,所以在全球处理起来非常复杂,普通的经济增长是很正常,它的消费婴儿手上是小规模的,但是中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规模和消耗已经是非常大的。你看我们占4%,但是我们消耗的像水泥都到了全球的50%,物流成本的过高阻碍了制造业真的竞争力,我们分析过中国平均的采购成本比亚洲平均水平低,但是因为物流极端的无效,使得我们的加上物流以后的成本已经接近了亚洲的平均水平,如果我们采取对能源成本越来越高,环境的成本也越来越高,甚至我们的成本会超过亚洲。 我们看看物流占的GDP,大家都不知道物流占GDP比例是多少,美国15%,中国20%,物流是中国最大的行业,但是我们中国没有部门去管它,九部委一起管,是中国最大的行业占GDP21%,而孕育的盈利空间,如果我们像美国一样有效的话,或者日本,是什么一个概念,21.3%我们变成也是10%的话,那其中差距是11.3%,那就是每年可以节约或者增加中国的财富1.8万亿元,每年通过这个程序创新以后,能增加企业的盈利,国家的财富和每个国民的财富,一共是1.8万美元,而低效率燃烧的金钱我先不讲制造业。你看我们每年的瓜果蔬菜觉得我们还有很多穷人,但是我们在采摘、储藏、运输的过程中腐烂损失三千七百万顿可以供养两亿人生活。发达国家控制在5%以内,中国的物流是多么的低效。 我们和美国对比,你看电子产品和食品的成本,我们运输成本比美国高40%到50%,为什么,平均从原材料到终端我们要倒手27回,因为我们没有标准价,有标准集装箱只是海运,国内没有,所以每次要拆了装,装了拆,再拆再装,毁坏的很多。人家赚14.8%的纯利,而我们中国只有1%。这点是很可怕的。 上次我们听张瑞敏讲,在美国不能让他落地,所以在美国是7天,中国是51天平均的仓储。低效率使得我们整个处在哪里,美国所有成本都比我们高,只有物流成本比我们提高了10%。缺少了程序的创新,我们看看运同样的东西可以用118万辆卡车,也可以8万九千辆,可以看到其中的浪费是多大。 缺少程序创新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实行拿来主义引进技术实行消化吸收,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要先富才能强,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武常岐:感谢吴总裁,他从另一个视角讨论了创新,创新不仅仅是单纯创新,而是可以创造财富,吴总裁演讲过程中引来了鲁迅的一句话,他还讲到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发明了火药来祭祀,人家是用来造枪炮,指南针来看风水, 人家用来航运。创新怎么使得富强,我们也可以拿来,把鲁迅讲的情况倒过来,国外创造的新我们拿过来,变成我们国家自己的财富, 我们国民的财富。几位嘉宾,企业界的老总都讲到了,下面我们请为中国企业家摇旗呐喊《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主编牛文文先生为大家发表演讲。 牛文文:到北大来,到光华来心里有一点紧张,我自认为是张院长的学生和老乡,口音没他重,但是到这儿来的确比较紧张。今天下午大家主要讲的是一个制造业的创新问题,刚才我们吴总也说了,好象比楼下金融业的讨论小一些规模,但我觉得制造业的问题是中国的根问题,制造业当年走的道路现在金融业才刚刚开始,制造业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时候成为世界工厂,但是金融业还在单方面往外开放,所以他们听得多压力也比较大,但是制造业的确走得比较快。 我给大家汇报一个想法是来自企业观察的一个想法,大家都讲创新,过去二十年来中国企业界赖以为生的成为世界工厂的商业模式和价值观是不是需要创新,我个人认为在面临下一个20年的时候,中国的确是制造业企业面临这样的创新。大家可以看一下,过去二十年来我们在任何一个领域里面取得的成功,成功的方式都差不多一样的,但是在这些所有成功的方式中间最后都导致了,我们说类似于难以为继的成功,最后的成功刚才吴总讲的像婴儿一样,但是我们认为是像一种功夫的成功,你成功越大,行业越失败,你的成功导致了所有价值链上相关者的损失。最后人人都得不好好处,中国制造业的成功往往给人非常恐惧的印象,尤其给竞争对手和跨国的供应者。 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大家仔细想想,二十年来每个产业走过来,我们开始从日用消费品食品饮料,从水到矿泉水,营养保健品等等,最后过渡到家电,然后到IT,PC等等,最后到汽车、住房,重化工产业,每个产业递增的时候,采用的竞争方式几乎一模一样,这是什么样的竞争方式呢?我们反复想了一下,有时候归结为价格战,红海等等,但是基本上差不多是这样非常大批量的通用产品,一种非常压低的价格,大批量低价格,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面,当中国的企业从零开始做大的时候,都用一样的方式,最后导致什么方式呢,所有这些老大出现了一个困惑,当你占据市场份额一个非常大的时候你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当初家电行业最典型,我认为基本是比较失败的行业最后全行业亏损,当然现在在变化。 当你成为老大,追究最大占有率的时候你很快就会甭盘,大家想想曾经非常火的PDA,这个是中国的创新型产品,商务通非常好,但是一到两年时间彻底没有了,他很快成为老大,很快有占有率,但是追随者很快用同样的价格杀到大家都无法为继,每个老都大甭盘。联想差不多30%的时候,他们认为毛利不能再拧了,所以要做多元化。所以要么是自己不能干了,要么就自己主动去选择主页,后来大家发现每一个行业,我们看看每一个行业当你占据一个庞大市场的时候,这个行业就成为吃水,中国的企业好比一个庞大的水面,但是风一吹过来,一点涵养和深度都没有,很宽广的水面,但是都很薄,不敢多拨动,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和产业。 我在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情况,每一个行业都是这样,有一些企业不服气就在改变这些现象,比如科龙当初冰箱和家电行业的时候,我们原先认为他自己也说他要整合这个行业,改变这个行业的规则,变得不像过去的那种一样,会变成好的领袖,但是新的整合者都失败了,中国的产业经过价格战,经过这样的开发以后,他后来的整合者都无法进行重新的梳理,我觉得有时候是的确是比较惨烈的,打过仗以后,清理战场都没有办法。比如海信埋下头来用几年工夫做创新,要不是孤独就是被人笑,他们也是赶上了第四届科技大会。我们很多企业都不认为创新能真正赢来什么东西。但是程序创新也是一种创新。 所有的行业当他面临这样一个轮回之后,你的商业模式差不多都是同质的,你最后老大都无法为继的时候,整合你的老大也无法为继的时候,这个行业一定是有问题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何以持续发展,何以往下走下一个二十年,我认为具有决大的问题,因为我连续在报道每一个领袖,每一个行业差不多都走这样的路,用什么样的新商业模式支撑。我发现所有的制造业的领袖他的商业价值观有点问题,所有制造业的领袖起码有五个侧面,团队和企业家,你去找投资者,你要什么产品就要有顾客,同时还要有供应链的合作伙伴,然后有员工,最后你有政府和社区,在所有五个侧面共同才能组成一个企业,但是我们看看二十多年的制造业企业,所有的口号都是顾客至上,而且这种哲学也是偏颇温饱时期的那种顾客的需求。 每家企业的口号都有一个主语,但是都是顾客。海尔说真诚到永远,对客户是忠诚的,联想是只要你想,这个肯定是客户。用友软件企业是帮助顾客成功,把ERP这个软件像福特一样推给顾客。客户比工厂重要,市场比工厂重要,大家都是客户至上的企业理念,在这种思想下可能有点问题,美国是华尔街资本主义,欧洲说是社会资本主义,几个财阀之间的继承关系是比较融洽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商业价值观,你最看中哪个?你要把那个推到极致,比如股权资本主义就是丑闻不断,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轻视其他的利益,经理人就会短视,每期做假帐。中国的商业伦理,把中国由贫穷到温饱阶段的通用客户,他们都是关注三个亿到六个亿城市居民的通用需求,特别容易把一个产品做得很大量,但是那个产品就那么几个,然后用超长的市场渠道和战术,掌握我们这种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占领这个长久的地位,所以大家经常说像TCL,联想、海尔这种大的制造业企业最大的朝向在哪儿,国际比较来说,最大的优势在哪儿,想来想去,第一你非常非常了解中国客户的消费需求你了解市场,并且你掌握市场的技术,就是市场导向,第二你成本控制的确厉害,你的成本低,这两种优势都是指向满足温饱的这种消费者。 所以我觉得总结起来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商业模式都是满足穷人的基本需求,这种需求是很快可以满足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是空白,只要大家发现了这个需求,我们会迅速用很短的时间,巨大的能力很快满足这个市场,之后下一步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大家知道市场竞争非常残酷,现在这个残酷也走到国际上去了。温州鞋子在国际上的印象就是我们制造业典型的国际化反映。为什么本来需要十块钱的鞋子你卖七块钱呢?消费者尽管买到便宜的鞋子也不说你好,反倾销到处都是,你十块钱的成本你卖七块钱,能够持续吗,但是就一代代做下去。这样一种商业模式,客户至上了,但是其他商业环境的都被压榨到最低成本,大家都认为中国是低成本国家,其实我们不低,只是有些成本没有去付费,比如说中国的资本成本。德国的一位总裁说中国有世界上最便宜的资本市场,为什么要海外去融资,的确我们的银行和资本市场是没有成本或者是不要还的,这种情况下你的资本成本和股东盈利都很低,可以长达二十年没有盈利,永远不需要清盘,你说资本成本,资金成本。还有土地成本,中国的土地成本如果要造一个和谐社会来看的话,的确是工业欺负农业,制造业欺负农民,政府欺负老百姓,所有的土地都用廉价的剥夺手段作为制造业的投入,这个成本你不需要付的,出来混迟早要还,制造业拿了这么多土地需要社会来还吗,尤其是用到一些最基本的原材料,由于垄断价格很低,还有水电,但是所有这些都需要你付出巨大代价的,你这个成本都是有价的。供应链其他关系被压榨了,工人员工有非常大的危机,中国有民工荒,下一步消费水平提高 了以后,我们是不是能够在老龄化到来之前就能致富,这是一个全球观的问题,如果我们劳动力供应没有那么强的话,今天制造业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其他的股东、政府、供应商员工都被压榨,只满足了温饱时期的穷人的基本的消费品需求,这样的商业伦理,这样一个商业模式可能需要创新,(黄鸣:还有下一代的生存权利)所以我们不能用这种商业观去塑造我们商业价值观,所以今天的主题是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我认为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最最重要的是在一种全球视野之下重新审视我们过去二十年的竞争商业模式以及我们的商业价值观,谢谢大家! 武常岐:他从一个很宏观的角度,呐喊也批评,给大家很多问题去思考,谢谢牛文文。下面作为我们光华管理学院的主办方,我们由刘学教授,他是长期从事战略管理研究,本身也对企业有很多参与和管理工作,刘学教授给综合点评一下关于制造业的发展与展望。 刘学:大家好,各位嘉宾,给这么优秀的报告人做评议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担心,本来是想画龙点睛,结果由于个头不够变成了画蛇添足,如果听众觉得画蛇添足的时候马上告诉我,我就结束。 中国制造业从总体来说相对于世界先进水平来说我们还是处在一个后发的这样一个阶段,作为后发者,我们用两条可以选择的路径,第一条路径就是在原有的技术模式,在原有的技术原理的基础之上,做渐进的这种创新,渐进的改革,基本上不需要科学的原理,那么逐渐逐渐改进,这是一条路径。第二条,这种我们以这种叫它革命性的创新急剧性的创新为主进入这个行业,这就需要建立在新的科学原理之上,我们基本上有大致两条路径可以供我们选。 我们现在多数的企业,比如说徐刚这边,华普实际上是在原有的汽车制造业这样一个模式基础上,然后来跟国外的竞争对手,全球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在这个领域里面进行竞争,作为后继者面临的劣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路径依赖,你作为后继者你进入新的业务领域,而这个领域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技术进步速度很快,技术含量非常高,这是一种行业,这样你就要在原有的技术模式上和这些跨国公司竞争,这时候你的学习能力就成为你的能不能成长起来的关键,可是你的学习能力就是说学习理论中有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迁移,以已有的知识对于你学习新的知识具有巨大的影响,而这时候在位者,比如沃尔沃在这个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所以他们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比你更有利,所以你的三条选择一个是原有的定位者没有的定位的细分市场你能不能找到这样的机会,第二个你用更低的成本来满足客户的需要,第三个你能够为某些特定细分市场的客户创造额外的价值,而三个做起来,对于后续者来说比在位者都是难度很大的。但是渐进性的创新可能存在这种可能性,就是说如果这个行业进步速度相对缓慢,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那么这个时候,中国制造业低的人工成本会在这里发挥竞争优势,事实上中国到目前为止,制造业成功的主要的都是在这里。 这是一条路径,那么在后继者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海信现在选择的道路,就是说成功的制造企业原来走的道路大概是这个样子,从核心能力到核心产品,到终端产品,比如本田汽车它的核心能力可能在动力传递方面,它利用这个核心能力开发出来核心产品发动机,而它利用发动机这样一个核心产品进入了汽车、摩托车等等相关行业,他是核心能力凝聚聚成核心产品,然后进入相关的终端产业,毫无疑问本田汽车的发动机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要比他汽车份额大得很多,这是以往被实践证明而且是成功的路径。我们现在海信现在走的一条道路是什么,我们是先有终端产品,我们现在要进终端产品中的核心产品,然后我们再往后延伸,在发展核心产品的时候,我们代来构建核心能力,那么这可能是一个反向的过程。 这个过程从理论上推断要比从核心能力到核心产品,到终端产品的这个过程面临的难度,面临的挑战要大得多。因为你在终端产品市场中面临了大量的竞争对手,而你发展出来的核心产品,这个核心产品要在终端产品中使用不但你要使用,而且你要你大量的竞争者也要使用,因为你的核心产品的用户就是终端产品的制造商,而这个行业存在着巨大的规模经济现象,或者范围经济现象也是明显存在,这时候资本密集度非常高,这时候生产能力显示代价非常高,你进入了这个行业,进入了核心产品。你的竞争对手比如长虹和海尔这样的公司买了你的芯片,他可能会觉得我补助你,我给你提供资源,从而补助你的终端产品的竞争。所以这时候,有时候他要从民族感情的角度他应该满意的产品,但是从商业竞争的角度他不会买你的产品,这时候这条路径在走的时候,面临特殊的挑战和特殊的压力,我们期望我们海尔能够走一条成功的道路,可以作为我们商学领域的案例。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说从你后进入者进入一个行业,是在原有的技术领域里面做渐进性的创新,我们还有一条道路,就是说运用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原理来进入新的业务领域,而在这方面皇明应该是非常典范的,我跟黄总02年接触过,这里面当时我去黄总他们公司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当时我一个感受就是说,作为一个高技术公司一个新创业和发展高速成长的公司,他面临一个非常大的压力和挑战,你需要打破常规,需要无序,但是要稳健运行,需要制度,需要规范,需要有序,在创造方面的无序和稳健方面的有序,这在两者之间我们怎样寻求一个平衡,当时我参加座谈会的时候,我感觉四十多个中层经理人员明显两个阵营,不是东风压到西风,就是西风压到东风,黄总在这其中平衡。 这个行业最大的特点在哪里?就是说它的发展符合代继公平原则,就是说我们这代人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追求自己的幸福,无法影响下一代人追求幸福,我们现在都在做坑害自己的子孙后代,我们在环境等等领域里面做的事情都是在剥夺我们的后代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但是,太阳能这个领域他没有任何这方面上的效果,所以这个行业的发展应该是符合,不但当代人的利益,而且符合后代所有人利益的基础。但是对这家企业我是这样看,黄鸣是从一个产业的领先者发展成为一个产业的领导者这个过程,这实际到牛文文说的产业秩序的规范,首先他的企业是一个产业的领先者,从市场、技术、成本控制等等,这些方面你毫无疑问是一个领先者,但是很多的产业有这样的领先者,但是领先者并不是领导者,他没有发挥一个行业领导者应该发挥的责任,一个行业的领导者要做什么,他要定义我这个产业的社会价值,他向社会公众传递我这个产业的社会价值,他界定这个行业的竞争标准,他要界定行业基本的行为准则。这是一个行业领导者发挥的作用,如果一个行业只谋求做领先者,不谋求做领导者,那么这个时候以打垮竞争对手为目的的竞争必定导致这个产业的无序和荒漠化,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是清楚的。 而作为行业的领导者,你需要做很多具有正的外部性的工作,你做了很多很多的投入,你的竞争对手都从这里面得到好处,而这又需要信心责任感的。未来我们希望在我们中国会有更多像皇明这样企业的行业领导者,你不能光谋求领先,领导作用这是更重要的。 我想,后边有两点感受想和大家交流,一个就是做企业,我们今天听我们各位老总的发言,我能够非常明显感受一点,就是我们大家非常有激情,激情是成功一个事业的基础,自信和激情是成功事业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我们还有一个感受,每一个企业家都有强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把我们企业的发展跟我们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贡献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考验,这尤其是海信,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 但是有时候在中国现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我们还是要做企业,我们还是想我们能够在社会责任,激情和商业理性之间能够达成一个平衡,当我们选择做一个业务的时候,我们进入一个新的业务领域的时候,不能看看某一个环节和成功要素是不是具备,我们需要整个看,整个环节,就是从项目、研究开发到采购、制造、销售、服务每一个环节成功的要素是什么,这些关键要素需要什么环节和能力来支撑,哪些我具备,哪些我不具备。 如果这个市场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或者早期开发的市场,这个市场的未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他是会给你培育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时间和机会的,但是很多高度成熟的市场找这样的机会难度是很大的,所以做战略决策有激情和理性,那么对你把握机会是很重要的,但是同时需要理性的分析,这是我们的一个建议。 第二个,其实是想说一点对我们做研究的人,希望能够与企业家配合的一件事情,其实这些年做企业研究,你比如说我们说的创新,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在座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各位企业家这是人人都知道,而你们又更切身更实际的感受,但是,真正对于企业重要的不是说创新重要,而是创新的过程,怎么能够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那么这些创新的战略应该怎么制定,等等等等这些问题是更为重要的,但是现在在关于这些更为关键更为重要的问题,现在是一个黑箱,掌握的企业讳莫如深,不掌握的企业无可奉告,而学术界有一些我们自己想要进去的企业做研究,面临的难度很大,很多的企业对做学术研究不是很重视,其实学术研究不能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但是他对长远是有因为的,但是这方面跟企业界来接触做研究的时候,我们有黄总这样很好的朋友来支持,就我感觉在光华的老师中我能得到的支持应该是最多的几个人之一。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希望得到企业界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支持,这时候我相信这一点,真正的创意不是来自于学术界,来自于第一线的企业家。 我们把你们不同的这些企业最优的实践总结出来,然后再通过我们学术上的发表和教学,再来为其他的企业能够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我们也可以把那些不成功的失败的这些企业的经验和教学总结出来,能够让其他的企业避免,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将来得到企业界更进一步的支持,谢谢大家! 武常岐:谢谢刘学,今天我们制造业论坛嘉宾的主题演讲和点评都到此结束了,但是作为一个成功的论坛,我们有主办方的努力,有企业界的支持,嘉宾的支持,同事的支持,但是非常的就是我们的参与者,按照我们的程序原来设计是用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嘉宾发言和点评,有些时间是大家和嘉宾的互动,因为各位嘉宾发言非常精彩,我作为主持人非常不忍心打断大家发言,所以时间过得很快,我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还是留一些时间,我们想留15分钟左右的时间,请我们的听众和同学、老师和我们的演讲嘉宾做一个互动。下面请演讲嘉宾到台上来就坐,欢迎! 现场提问: 你好,我想问一下海信的郭总,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还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电视行业,我们知道国内的厂商尽量压低价格造成利润微波,面对这种矛盾和困境,海信是如何平衡的呢? 郭庆存:谢谢,其实正像刚才所讲,海信所做的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惨烈的行业,更何况这个行业还有非常凶残的所谓价格战的行为发生,海信都经历过来了也挺过来了,其实这个平衡问题是这样掌握的,海信在创新特别是原创性技术开发上是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来做的。其二海信有自己的研发规划和创新体系,在创新体系的里面,有一个清楚的界定,海信的研究开发分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从事关键性、共性和核心技术的开发,旨在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部分实话实说绝对不可能太多,这是现实,这是海信支撑自己的能力,我们不好恩国际很大的公司攀比,人家一年开发投入47个亿美金,我们不敢这么跟人家直拼,我们应该选择有见长,可能取得成功,而且为我们以后发展至关重要的方面去做,比如十一五的规划就明确了自己的五大主攻方向,而这五大方向海信志在必得,但是很多方面是在第二个方面多做工作,面向市场以产品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以集成创新为主要的创新方式的研究开发。第三个层面我们搭建了一个共享的公共开发的平台和基地,第四,我们还有群众性的参与活动。我们车间的工人将为改善效率做出成效,我们集团30多个课题成果都得到表彰,海信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处在竞争激烈的企业对自己的发展还是比较清楚的,海信在这方面还是有激情,海信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敢于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当然更要理智考虑自己的创新计划和策略。谢谢! 现场提问:我想问沃尔沃的吴总,刚才您提到中国物流成本非常高,可能10%%的空间可以压缩,你能不能分享一下沃尔沃的经验,或者你们平时有一些什么策略? 吴瑜章:谢谢,其实我们也是这些年在跟各个中国企业一起好比说蒙牛,好比说跟光明做一些基础的研究,我们之前也是着眼于刚才牛主编说的简单的面前一个基础的需求,后来发觉中国其实问题不是这样,后来我们开始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不是等客户买我们的产品,如果不让我们加入它的物流链,使得我们第一系统里的水和所有脂肪逼出去我们绝对不会提供给它任何设备,所以概念完全转化了,我们并不以赢得一个虚的发展为任何的目的,我们每一个发展必须是说价值链的每一个增值都在这,对国家也好,对企业也好,对供应商好,对我们自己也得好。谢谢你。 现场提问:您好,我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我想问吴董和徐总,你们是一个外资企业,一个内资企业,中国汽车业探讨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探讨了几十年,但是好象成功的也比较艰难,我想请二位同时谈一下困境到底是卡在哪里,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外资虽然跟中国合资这么多年,但是他们不会把很核心的东西拿到中国来,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应该怎么办? 徐刚:应该说中国的老百姓非常不幸也非常幸运,所谓非常不幸是中国汽车业包括汽车的文化现在还没有形成,其实中国的历史非常短,正值改革开放以后,这几年才发展起来,但是非常幸运的是,中国的消费者在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和全世界消费者享受同等品质像沃尔沃以安全最著称的消费品,但是我们前期没有一个很好的铺垫,中国汽车制造业前三十年以载货的卡车为主研发的,后来又走到以市场为主跟国际上汽车巨头合资以后,停留在引进、主张等这样一个路线上,所以对真正的自主汽车企业的核心的能力的形成可能没有非常真正的重视,现在真正代表中国汽车在苦苦挣扎的是吉利、奇瑞这样的小企业,所以这种状况下,应该说,中国的汽车业里面如果说自主的企业刚才说到自主体系的公司要成长为中国的丰田来,成长为中国的福特来,我觉得很难,因为销量差距太大,但是刘老师也讲到这是技术进步比较快以后,原来知识积累不是很具备的情况下,但是中国市场这么大,完全可以在几个细分市场,完全可以在中低端符合中国老百姓目前的需求上面,现在利用网络经济发展这么快的情况下,还是能够崛起和成长起来的若干个代表中国自主汽车制造能力的品牌来,但是要做到一千万辆以上不现实,或者一下子做到顶尖带有更好元素的宝马、沃尔沃这样的汽车来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几个细分市场还是完全可能的。这里面还是要做引进、联合、消化,这样的路还是可以的。 吴瑜章:我特别赞同牛主编所说的话,我觉得前些年企业的日子太好过,钱随手可以拿来,汽车可以卖到比全球市场贵得很多,还有好多人买,他连引进吸收都不做,更别说创新了,反而我们的李总这样的没有先天的优势的这样企业家他反而被逼无奈,没有先天的优势,被逼就去消化、吸收,再创新,很快打到全球市场,我觉得我虽然在国外大公司干了一辈子,但是我认为真正的你需要有知道,有危险了,你那种求生求强的欲望看一看以前的日产丰田在第一次进美国一样也是惨败而归,但是惨败以后不是百战百怠,我相信总有一天在汽车行业虚浮的利润没有的时候,我们中国汽车业才真正有了希望。 现场提问:中国绿化画报:我有一个问题请教黄总,两件事,第一个你提议的可再生能源法生效七天了,第二个你获得年度人物候选人,你作为这个法的提案人,让你最感动和难忘的是什么事情,第二个未来还有什么环保提案,第三个展望一下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太阳能发展的前景,最后请为在座的嘉宾用了太阳能了吗,用了什么,为什么要用,不用又为什么? 黄鸣:我说到子孙,大家仔细想想,在任何场合下,不放过任何机会说子孙的问题,我是他们的代言人,没有出生人的代言人,他们没有机会这儿说话,刚才我插了一句,我们没有考虑股东和其他社会因素的时候,也没有考虑那些没出生的人,我们给他们留下什么。所以可再生能源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我觉得最让我感动的是像您这样的消费者,因为在十多年前中国太阳能产业根本没有的时候,你们可以用电和气,但是你们偏偏用了一个不成熟,不了解的甚至将来不知道怎么样的太阳能热水器,再次向您代表的客户鞠躬。 再一个中国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展望,我个人是充满信心的,但是立法之后,实际上我个人是最小担心的,要完全按我个人和企业的利益来讲,我不希望这个法这么快诞生和实施,因为它会造成巨大的混乱,我要不快,投资者很多,竞争者很多,我就被边缘化,我要快了可能就会被撑死,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合理的发展速度,如果太快了,没有一个企业能够经得住的,饿死得很少,撑死的很多,所以我现在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宁肯边缘化,也不要被撑似,我是民营企业,就要考虑股东,我就是最大的股东,我要上市之后面临多少万的股东,这个压力是非常大的,我们中国考虑问题考虑得太短,太浅,这点我呼吁将来可能成为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在座的各位能够听到这个讲座的各位,一定要考虑得长远,最起码扩充到您进棺材的那天,最起码了。我说话不好听,但是既然有这么多热心的人,大家在冷静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有这样一个平台供我们思考,实际上已经有这么一个很好的开端,尤其是我们光华的老师们,我听了很多课,有一些老师一直讲战略战略,实际上就是讲未来,讲一个人的生命期,一个企业的生命期当中考虑问题,而不是考虑短暂的跟风,谢谢大家! 牛文文:很抱歉,我还没有用太阳能。 黄鸣:我18年前干太阳能,就是梦想所有人都用上,现在全国部分人用上了,想让全国人都用上,世界上都用上,如果有外星人,也让他们用上,这个梦想是子子孙孙的,现在说到点我宁肯自己死掉,或者被边缘化,也希望更多的人用上太阳能,因为我们中国油只有14年,煤只有几十年,不是未来没出生的人用不上了,我们在座很多人都看到能源枯竭,这是民族生存的问题,跟我的生存比起来,我的问题就微不足道了。 郑元豹:我目前没有用起来,今天黄总这么宣传,我们赶快要把太阳能抓起来。 谈学明:真没有用,但是我回上海马上买你的产品。我本人是做能源原材料,我用的是全世界的资源跟中国工业的有机组合,其实跟你做的是一样,你用的是太阳。 徐刚:我现在家里用的是黄明生产的最好的八千多块钱的太阳能和电双用的那种,我是05年春节前华普公司说是在上海,实际上离浙江两个多小时,很落后的上海的乡下,当时我临时买了一个二手房临时装璜的时候,我也佩服黄总的营销能力非常强,上海这么偏僻的乡下的地方也有你的专卖店,上面写的中国知名商标,非常好的有太阳和电双用的,用到现在一年多下来,感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难免有一些小的问题,但是售后服务还是可以的。我电话打过去之后,有一些开关可能是我操作不当吧,但是还是不错的,我会接着用下去,实际上我们华普汽车也在讲国家对十一五汽车主题的时候,自主、安全、环保、节能,我们实际上也是按照这个思路走的,我们还是会支持黄总的事业,支持绿色环保,用到中间有什么问题,我跟黄总沟通,希望质量能更好。 武常岐:你下一步要买一部华普汽车。 黄鸣: 我买中国国产汽车牌子占三分之二。 郭庆存:海信生产的产品都是耗能的,压力在两个方面,竞争产生的创新的冲突的压力,这个海信已经有规划,海信还正在做一个事情,刚才我报告有五个主攻方向,其中一个方向就是节能与环保,海信的产品在节能与环保的研究上在十一五期间将是一个重点,我们正在研究开发并且成功退出的矢量变频的技术,不仅在冰箱和空调产生使效果,而且由于矢量平稳的控制使得噪声的效果也大大改善,海信愿意通过自己的创新来奉献更多好的产品,海信也非常受感动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想和大家分享,这是温家宝总理讲的,我们认为他讲的很到位,他讲到立足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企业才有生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企业才有竞争力,用这句话与大家共勉,谢谢! 我是2003年到海信的,我去的时候,我那个房间里面就已经,那是一个专家房,里面已经装好了那些东西了,包括空调热水器都装好了,那个房子是一个坡形的楼顶,它有一个固定,这也给黄鸣提出一个问题,青岛的坡屋顶为了美观他不要在屋顶上装其他的影响整体观展的问题,我们期待有一天黄鸣的太阳能能够像红瓦绿树的配合非常到位,不仅带来方便,还有美观。 黄鸣:有新产品,到时候给你装。 吴瑜章:我住在大楼里我真不知道,但是我看到黄鸣先生在中央台的节目,因为我们瑞典的公司,大家知道瑞典是环保法最严格的,对于再利用,对于任何一片地,制造业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动每块地和树,我看到黄先生去推动立法,我们希望有机会把瑞典的立法跟中国的立法结合,看看我们怎么能够不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那么多的环保的垃圾。我们说这方面我们要向黄先生学习,我们也很愿意支持中国这方面的进步。谢谢。 刘学:惭愧,我住的是塔楼,住户很多的楼,上边没有放那个东西的足够的空间。 武常岐:我那个也是一个集中供热的地方,不过这样的话,上面应该是平顶是比较容易,楼面有限,我为什么没装,是担心黄鸣董事长被撑死。 第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制造业分论坛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嘉宾,感谢大家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