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俄乌兄弟“斗气”,谁是最后赢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 01:4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葛传红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和乌克兰成为其中两个独立大国,两国关系一向唇齿相依。然而,2004年末的一场“橙色革命”却让俄乌关系急转直下,从此龃龉不断。在2005岁末年初之时,两国就围绕天然气价格“杠”上了,到2006年元旦更闹到“断气”的程度,让乌克兰人充分体会到这个冬天的寒冷。同时,这也给“兄弟阋墙”这个词作了一个强烈的
注脚。

  俄乌两国的天然气价格争端,发轫于前苏联时代。当时,俄以“友好价格”供应天然气给乌克兰兄弟,每立方千米仅50美元,据说比俄国内价格都便宜。但是,近年俄罗斯以实施市场价格为由,要求昔日的兄弟支付相当于现时4倍的市价———每立方千米230美元。这一疯狂加价之举自然引起乌方的强烈不满,结果俄竟然使出“杀手锏”———提出终止出售天然气给乌方。

  对于俄单方面的“断气”行为,乌克兰人感到真的快要“休克”了。为了报复,乌克兰扬言要干扰过境的天然气管道,声称在气温降到零下三度之时就截留俄输往欧洲国家的天然气。此种言论,自然在欧洲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很多国家担心会“冻死”在这个没有暖气的严冬里,一场天然气危机的爆发似乎迫在眉睫。

  然而,俄国在关闭阀门之后很快就重新开启并增加了流量,主要是让欧洲国家明白,俄国不会让他们“断气”,而将矛头直指乌克兰,声称乌的截留行为无疑是“偷窃”。这样,俄国再次将昔日兄弟贬低到“小偷”的程度,使乌克兰人感到既羞愧又愤怒,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伤害和屈辱。

  对此,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充满激情地声辩说,这场天然气冲突实际上就是“乌克兰独立之战”,乌克兰人民不会屈服。他表示,每立方千米23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870元)的俄罗斯天然气报价是不可接受的,这事关乌克兰国家利益的基本原则性立场,无论如何不会改变。

  不仅如此,据报道,2006年新年伊始,乌克兰人就发起了一场用短信呼吁抵制俄罗斯商品的行动,表达他们对俄罗斯“断气”行为的强烈不满。手机用户之间传播着各种有关抵制俄货的信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条短信写道:“记住天然气的事,不要买俄国货!”

  一场危机就这样形成了,但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只有4天。1月4日,两国的谈判代表在莫斯科宣布达成协议,这也标志着这场危机暂时缓解,但是问题还远没有解决。正如一位分析人士指出的,“这只是一个能让俄乌双方都不丢脸的协议。”

  可是,人们不禁要问,这个新协议到底谁是最后的赢家呢?俄乌兄弟“斗气”,可有胜者?

  俄能源大棒挥向兄弟

  俄罗斯此举是"一石二鸟",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打击亲西方的尤先科总统的威信,使他在即将到来的议会选举中"跛脚"

  事实上,在2005年3月,“颜色革命”一结束,俄罗斯就开始向乌克兰提出了天然气价格问题。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要求乌2006年按每立方千米230美元的市场价格购买。面对俄罗斯提出的“天价”,乌克兰认为俄罗斯没有根据,并声称自己受到了俄罗斯的无情敲诈。

  对此,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指出,同是独联体国家,白俄罗斯获得的天然气为每立方千米46美元,波罗的海国家为每立方千米120美元,高加索地区为每立方千米110美元,为什么乌克兰要支付每立方千米230美元?乌克兰只能承受每千立方米80美元的价格,并且,乌克兰希望分阶段提价,以减少对国内相关行业造成的冲击。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乌克兰金融分析人士纷纷指出,如果政府同意俄罗斯人提出的天然气报价,以高出现价4倍的价格购买天然气,该国的经济增长率将缩水5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则将高达30%,并将因此损失上百万个工作机会,那么乌克兰的经济可能面临崩溃。

  实际上,俄罗斯此举是“一石二鸟”,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打击亲西方的尤先科总统的威信,使他在即将到来的议会选举中“跛脚”。但是,这也许只是表面上的原因,其实,俄罗斯此举也是做给其他独联体国家看的,想起到“杀鸡骇猴”的效果。

  在以西方为背景的“颜色革命”支持下登上乌克兰总统宝座的尤先科,政治上倾向美国和西方,誓言要将乌克兰带入欧盟和北约,不断疏远俄罗斯。特别是乌克兰联合格鲁吉亚等国创立了“民主选择共同体”,这严重刺激了俄罗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在报道此事时说,俄罗斯在天然气价格上发难,是要乌克兰为去年的“橙色革命”“埋单”。

  其实,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独联体成员国也分为“无色”(尚未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和“有色”(已经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两大阵营。俄罗斯对此一直在选择时机予以回击,如今终于打出了“能源牌”,其表明的观点非常明确,即“不可能在政治离心的同时经济受惠,各国都应该为此作出明确选择”。正如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在1月1日发表的声明中称:“俄罗斯的断气行为,不得不让人怀疑俄罗斯正利用能源作为一种政治武器。”

  也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的话更加直接,也道出了俄罗斯此举的深意,他说:“如果你们乌克兰人拒绝我们,假装是西欧人,那好吧,就请你们也付西欧人应付的高价吧!”

  乌克兰手中也有几张牌

  俄罗斯也许酿成了大错,因为这将激起乌克兰人的反俄情绪。目前,乌克兰手中紧握着国内政治、输气管线以及黑海舰队三张王牌

  可是,俄罗斯也许酿成了大错,因为这将激起乌克兰人的反俄情绪,“因为友谊是不可强求的”。

  1月1日,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主持召开长达3小时的紧急会议后,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指责“俄罗斯表现得像战争时期一样”。面临对自己极为不利的局面,为什么乌方态度还如此强硬呢?事实上,乌方手里也掌握着制约俄罗斯的“王牌”。

  首先,国内政治牌。其实,俄国一直想利用天然气价格问题暗中支持乌克兰反对派、亲俄的领导人亚努科维奇,但也正如俄媒体所言,乌选民可能会进一步团结在尤先科周围,很可能再次牺牲亚努科维奇。有分析家指出,“这场危机对尤先科有利,他的竞选班子想出一种策略,拒绝妥协,从而迫使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切断天然气供应,引发乌克兰国内的反俄情绪。”在实际上,尤先科的地位可能会因这次危机更加巩固,因为这场“天然气大战”只是他的“一种竞选策略”。

  其次,输气管线牌。俄罗斯输往西欧天然气的大部分要从乌克兰过境,这样乌克兰就具备大幅度提高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费的反钳制手段。现在很多国家都是同情乌克兰的,特别是一些东欧国家、波罗的海诸国和波兰,因为历史原因一直都对俄国深恶痛绝。在这种局面下,即使乌克兰截留俄国天然气,欧洲国家也不会抱怨的,反而要谴责俄罗斯的敲诈行为。假如俄罗斯另起炉灶,重建通往欧洲的管线而绕过乌克兰,这样损失将更大,对此俄罗斯根本无法承受。

  最后,黑海舰队牌。这也是乌克兰手中的一张王牌,决定了它对俄罗斯的强硬态度。

  而对于俄罗斯提出的要求,哈佛大学的国际问题专家戈德曼说:“一些乌克兰人说,俄罗斯涨我们的油价,好啊,我们可以提高塞瓦斯托波尔俄罗斯海军基地的租金。”

  实际上,苏联解体后,俄黑海舰队一直以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军港为司令部。黑海舰队是俄四大舰队中惟一不受海面结冰影响的全天候舰队,扼守欧亚要塞。美国想将乌国纳入北约,势力直逼俄国心脏。对乌克兰打出的俄黑海舰队“租金牌”,俄罗斯反应十分强烈,甚至担心尤先科会找借口废除这一协议,这对俄罗斯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无论如何,俄国是无法承受的。

  两国都保全了面子

  这一争端没有明显的失败者,现在公布的妥协方案可以帮助两个国家保全各自的面子,仅此而已

  一直争执不下的局面到1月4日终于有了转机,两国在莫斯科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乌克兰将以每立方千米95美元购买俄罗斯与中亚混合的天然气。在新协议下,乌克兰将会从Rosukrenergo贸易公司输入天然气。Rosukrenergo是一家在瑞士注册的公司,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集团(Gazprom)拥有其一半股权。该集团从今年1月1日起将以每立方千米230美元的价格把天然气卖给Rosukrenergo,但Rosukrenergo公司也将向乌克兰提供来自土库曼价格比较便宜的天然气。

  现在综合计算,乌克兰将以每立方千米95美元输入天然气,与此同时,乌克兰将额外获得47%的费用作为准许俄罗斯使用其管道输送天然气到欧洲的条件。据专家分析,此次协议每年将使乌克兰多花费29亿美元。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集团的一位股东表示:“这真是个好事,公司将从乌克兰那里赚很多钱。”但是,乌克兰表示要提高过境费,具体数额目前还不知晓,所以对于协议,究竟是谁的胜利,还不好判断。

  然而,目前双方都高调宣称是己方的胜利。乌克兰坚称,这一价格是乌方谈判代表的胜利。而俄方则针锋相对地表示:“最后协议是俄方的胜利,我们对此表示满意,这反映了市场价格。”但是,一位观察家则认为,“看起来这一争执没有明显的失败者。现在公布的妥协方案可以帮助两个国家保全各自的面子,仅此而已。”

  不过,这次危机对俄罗斯的负面效应也是很明显的。正如一位国际能源问题专家指出的,“这次危机破坏了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声誉,即外界不再相信它是一个可信赖的供应商。”也就是说,这次危机使人对俄罗斯产生了疑虑。

  虽然,俄罗斯不是欧佩克的成员国,但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俄罗斯本想给人留下值得信赖的印象,但新年伊始的天然气危机,却给它的这一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有媒体甚至认为,“莫斯科在这个问题上暴露出它原始资本主义的残酷一面。”

  无可否认,俄罗斯显然是把天然气作为政治武器来使用,但这种做法使世界其它各国对它产生了不信任感。事实上,俄罗斯的强硬态度将给人留下长久不快的印象,即人们有理由相信,当俄罗斯有将本国的能源用作实现其政治利益的手段之时,它将毫不犹豫地使用。

  重视能源安全:俄乌“斗气”的启示

  西方媒体分析称:欧洲对俄罗斯的恐惧被再次唤醒

  ■葛传红

  俄乌天然气争端终于告一段落。对此,乌克兰总理叶卡努诺夫非常感慨地说:“这件事对我们来说是个大教训,我们今后将尽力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不仅乌克兰如此,其他很多欧洲国家也存在与此类似的问题。事实上,除了挪威、西班牙、丹麦等少数几国外,欧洲国家大多需要俄罗斯的天然气。这次俄乌“斗气”,使得大到法国、德国,小到斯洛伐克和摩尔多瓦,无不忧心忡忡。

  可是,这次乌克兰面对俄罗斯无情的敲诈,似乎是相当的孤独,整个欧洲都表现出了罕见的沉默,无人站出来给乌克兰施以援手,甚至有些欧洲国家的领导人表示“这不过是乌克兰的内部事务。”

  现在终于有人意识到,俄罗斯越来越把能源牌当作牵制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政治筹码,许多欧洲国家不得不仰赖于俄罗斯的供气,一旦西欧国家得罪俄罗斯或让俄罗斯感觉到逼人太甚,那么俄罗斯就会通过断气还以颜色。对此,欧洲国家只能保持沉默,被迫将苦果吞下。西方媒体也分析称,“此次俄乌天然气之争再次唤醒了欧洲对于俄罗斯的恐惧。”

  实际上,俄乌围绕天然气价格之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已远远超越了争论双方的利益诉求范围,已经危及到整个欧洲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市民生活。

  事实上,对于硬打“能源牌”的国家,没有哪个国家会对此感到舒服,只是体验到威胁和勒索。从二十世纪“石油武器”诞生以来,已经出现了三次能源危机,都对世界经济构成了冲击。因此,世界很多国家对这种武器又恨又怕。所以,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应该被提升到一个很高的战略地位,否则就会陷入类似今天乌克兰的被动处境。

  然而,在安全策略的考量中,离不开两个要素:一是意图,二是能力。在战略的意图上一定要善于分散来源,让自己的能源来源多元化,否则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毕竟是危险的”。其实,早有媒体指出,乌克兰政府长期以来忽视能源安全问题,对能源来源多元化、开发新能源、发展节能技术等重视不够,是造成这一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但是,光有意图还是远远不够的,要知道,有些时候能力达不到,怎样想都没有用。所以,构建自己的“硬权力”与构建自己的“软权力”一样重要,两者皆不可忽视。

  事实上,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硬权力”之后,才能够维护自己的能源安全。但是,实力是一点一滴增长的,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在自己的实力尚未成熟之前,足够的战略重视就非常必要了。也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

  《国际金融报》(2006年01月06日第十五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