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专稿:我国积极开展对外人道主义紧急救援工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16:12 商务部网站 | |||||||||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 近年来,世界各地海啸、地震、飓风、旱灾、疾病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受灾国家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际间广泛开展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积极履行国际道义准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了国际间重大紧急救援行动,如印度洋地震海啸、美国飓风灾害、巴基斯坦大地震、东南亚禽流感、俄罗斯远东地区水污染等。2005
<center>(一)</center>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部分国家发生由地震和海啸引发的灾难后,我国政府次日即宣布提供总额为2163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紧急救灾援助,并先后追加5亿元人民币救灾援助和2000万美元多边捐助。除及时提供救灾物资和现汇援助外,我国政府还向灾情较重国家派遣了医疗队、国际救援队和DNA检测组。在提供紧急救灾援助的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尽快落实有关援建项目。对于中国政府及时提供的“雪中送炭”般的无私援助,受灾国领导人和驻华使节在不同场合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称“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此次中国政府对外紧急救援行动,无论规模还是金额,都是中国对外紧急援助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它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积极参与救灾和灾区重建工作的真诚意愿,是中国积极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友好政策的具体行动。 <center>(二)</center> 2005年8月29日,美国南部地区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造成数千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损失惨重。为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重建家园,中国政府宣布向美国提供500万美元救灾援款和一批紧急救灾物资。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启动了紧急人道主义救灾援助机制,确保此次紧急救援工作得以迅速、高效完成。当中国援助的紧急救灾物资运抵美国小石城空军基地时,美方打出了“欢迎中国朋友,感谢你们的支持”标语以示感谢。 <center>(三)</center>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向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表示了深切同情和诚挚慰问,并先后四次宣布向巴提供了总价值2673万美元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在获悉巴地震灾情后,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紧急启动对外人道主义紧急救灾物资援助应急机制,翌日即将第一批救灾物资(2000条毛毯)随中国地震救援队专机运交巴方。自10月9日至11月29日,我国共向巴空运了26批次救灾物资,总重量达1930吨,受到了巴方热烈欢迎。此次紧急救灾援助,空运批次之多、物资总量之大,是我国开展对外紧急人道主义救援工作以来所没有过的。此外,中国政府还派出了地震救援队、医疗救援队,深入灾区一线,帮助巴方开展救灾行动。我医疗队在灾区累计诊治2000多人,受到了巴官方和其他国际救援组织的高度赞扬,穆沙拉夫总统亲临医疗现场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center>(四)</center>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导致松花江局部水段严重污染。为消除该爆炸可能导致的俄罗斯水域污染,本着中俄战略协作精神,中国政府向俄政府紧急提供了6套液体色谱仪和配套设备及150吨活性炭,并于12月2日运抵俄哈巴罗夫斯克市。此后我再次宣布向俄无偿提供2套气相色谱仪和1000吨活性炭。 此外,我国政府还向朝鲜、越南提供了防治禽流感紧急援助,向罗马尼亚水灾、伊朗地震、几内亚比绍蝗灾和霍乱、赞比亚炸药厂爆炸、厄瓜多尔登革热、乌拉圭飓风提供了物资或现汇紧急援助,并向尼日尔、布隆迪、莱索托、吉布提、赞比亚、莫桑比克提供了紧急粮食援助,在这些国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了积极回应,深受当地欢迎和国际社会的赞誉。 我国政府今后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履行国际人道主义和世界大家庭成员的道义准则,加大对外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力度,为推动人类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