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股份制改革 且行且珍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10:14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记者 曾建元 谢丽斌 实习生 冯敏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股份制改革。这场革命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彻底根除制度性的缺陷,让中国股市制度朝着更健康、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2005年4月30日,证监会一纸《关于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革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拉开了我国大规模股份制改革的帷幕。一时间,股份制改革成了最热门的词语、跟股份制改革有关的新闻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一时间,关于由股份制改革所引发出来的种种猜测不断涌现。改还是不改?怎么改等问题以“井喷”式的速度冒出来。

  1、股份制改革是方向

  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各地区和广大国有企业加快了股份制改革步伐。

  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推动了国有资本的流动重组,放大了国有资本的功能,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促进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提高了企业融资能力,促进了企业做强做大;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

竞争力的国有大型股份制企业,实现了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的更好结合。实践证明,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特别是到境内外上市,是实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之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从现代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大企业的普遍特征。政企不分是我国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推进市场取向的国有企业改革,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国有大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少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推进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必须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方向,重要的企业由国有资本控股。

  2、股份制改革存在诸多难点

  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现代市场经济从客观上要求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出路。但我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存在诸多难点,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就会使企业股份制改革难以实现预期目的。

  据专家分析,国有企业改革本来是企业的经济行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企业行为,但由于政资不分、政企不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为政府行为。政府官员往往习惯用行政手段建立公司或进行股份制改造,使这些经济组织和活动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按照下一级干部由上一级领导任命的行政惯例,公司难以根据《公司法》选举董事长和总经理。政府官员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往往是在“加强领导”的名义下进行,这就使企业很难加以抵制。

  政府是政治组织,企业是经济组织,两者性质不同,运行规则也不同。政府按照行政指令进行垂直领导,任务是维护国家利益。企业则按经济规律横向联系,平等竞争,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增加股东权益。为此,政府不应将行政规则用于企业经营,不应以行政手段对企业经营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反之,企业也不应以经济手段对政府行为进行不合法的干扰。

  根据由国务院及各级政府授权国有资产管理局行使所有者职能的模式,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国家成立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通过国家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经营国有资产。如果这些部门是直接管理直接经营,不管由谁来代表,都是行政运作,绕不开政企不分的老路子;如果不是直接经营管理,那就存在每个企业直接出资者由谁代表、由谁负责的问题。这是国有股权管理中的两难处境。目前的情况是:控股股东的行为主要仍由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审批的办法管理,往往一事一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这样就难以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股份制的最主要特征是最终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分离。而这种分离又以资产的所有者与专门的经营者即企业家的功能分离为基础。离开了企业家阶层,就无所谓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合,也就无所谓股份制。

  3、股份制改革影响股市走向

  股份制的运行形式就是股市,目前我国股市在体制设置上问题较多,必须尽快完善。一是要减少上市过程中的行政性。二是要增大股权的流动性。三是要抑制内部股泛滥。

  据悉,目前,甚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股份制改革都是影响股市走向的头等因素。对于股份制改革对股市的影响,资深业内人士用了四个字来概括:寅吃卯粮。该业内人士解释说,股份制改革对市场的“利”(就是给流通股东的对价)将随着股份制改革方案的公布而兑现,虽然现在只有几十家公司实施了股份制改革,已提前预支了对价题材的股票有一大堆,而股份制改革对市场的“利”绝不仅仅只兑现了上面这几十家公司那么简单。不容回避的是,股份制改革对市场的“弊”(非流通上市带来的扩容)终将要到来。

  非流通股禁售期满后的套现,一直是市场担忧的因素。股份制改革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国家股所占比例为24.55%,国有法人股占24.98%,境内法人股占12.34%。从已经公布股份制改革方案的上市公司在持股锁定承诺期限看,大股东承诺期限在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所占比重最大。如果后续七成公司更多选择较长的限售期,将有助于稳定市场,否则将会给2006年的股市带来消极的影响。

  4、股权激励渐获各方认同

  股权激励机制作为一项在海外资本市场大行其道的制度安排,如今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上市公司所采纳,尤其是在当前股份制改革逐渐向纵深推进、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的大环境下,股权激励的铺开看来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已有多家股份制改革公司相继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中央财经大学

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称,股权激励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

  这些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公司,不约而同地在与流通股东协商之后,增加了股权激励方面的相关安排和计划,这应该可以理解为,对于引入股权激励,无论是非流通股东还是流通股东,都有着更高的认同度。一位基金经理称,在与一些股份制改革公司的沟通中,不乏流通股东提出希望公司能引入股权激励的安排。他说,只要相关的考核指标设计合理,股权激励机制可行性还是比较高的。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把从以往利用高薪高酬来奖励员工的方式,转换为分发公司股份这种方式,等于把高管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股票毕竟不是现金,如果公司经营不善、业绩下滑,其股票在市场的价格就会下跌,高管持有的股票市值就会大幅缩水。以前高管作为公司的管理者,虽然尽职尽责地经营公司,但对持有公司股票的中小投资者的甘苦毕竟没有感同身受,现在,公司高管也成了公司的股东,公司经营不善就会直接损害自己的切身利益。

  有位企业的高层领导向记者透露,现在市场的竞争,特别是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作为业务骨干力量一直是猎头公司挖角的重点对象,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安排,将难以长期保持队伍的稳定。而有了长期的利益保障之后,经营骨干人员也就能更好地从企业长远发展而非短期利益的角度来为企业出谋献策。

  虽然高管持股得到大部分人的赞同,但企业在进行高管持股的改革上还是存在不小的风险。其中高管把股票套现是股份制改革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不过多数的企业都会对高管所持股票的流通时间及流通量做出相关的限制。

  股份制改革,这个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新生的金融衍生工具,从横空出世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又将如何走过2006年的攻坚阶段?

  (金陵/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