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天津:期盼经济地位复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06:02 中华工商时报

  2005年,对于天津来说是值得记忆的一年:在经历了漫长的沉默后,天津终于迎来了长久期盼的机遇———滨海新区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是天津期盼经济地位复兴的开局之年,天津能否领跑“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2006年的表现可谓至关重要。

  2005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环渤海区
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走好这步棋,不仅对天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

  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天津已经等待了10年。而天津在全国乃至东北亚经济地位的下滑,从20多年前已经开始,曾经辉煌的天津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经历了太多太久的沉默。2005年,历史终于关注了天津,“十年磨一剑”,天津人从1994年开始在滨海新区的耕耘有了收获,2005年10月,天津滨海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命运,一个地区的发达不仅取决于时代背景、区域位置等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主观因素的转变。天津在2006年伊始,还要看到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存于何处,要做好滨海新区“

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工作,需要着手解决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比如政府机构设置需要改革、行业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区域人才引进需要消除阻力、企业与公民的道德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等。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政府“官本位”思想仍旧存在,其所沿用的管理模式仍是中国开发区的最普遍管理模式———以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的特别授权,组成工委会与管委会,代表上级政府行使权力。然而管理上的“手表定理”告诉我们这种相互平级、各自为政的局面会使整个区域在竞争中陷于混乱。与此同时,新区管委会在新区的规划、管理和协调等方面缺乏权威性。由于其区域内各行政区、功能区的行政割裂,新区内部各自发展、过度竞争的局面依然存在。

  按照规划,天津滨海新区要建设成集金融、商贸、信息、文化等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强烈的行业服务观念不可缺少。然而由于服务质量存在问题而引起的纠纷,现在依然比比皆是,势必影响新区建设的整体质量。据了解,滨海新区所有服务行业中,针对餐饮、住宿、旅游行业的投诉排到了总投诉的前三位。

  随着新区建设的加快,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虽然滨海新区已经加大力度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但是记者日前在天津的就业招聘会上发现,多数企业仍把是否是当地户口、重点大学毕业生以及性别等定性因素作为招聘人员的必备条件,阻碍了人力资源的顺利引进。

  良好的社会经济体系对于构建区域的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在过去的一年里,天津市加大了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力度,加强了公民道德体系建设,但社会信用意识还比较薄弱,信用环境欠佳的状况依然存在。逃废债务、抄袭剽窃、侵权盗版、虚假信息等,影响了社会发展的正常经济秩序。(4E2)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