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山东:产业结构调整仍是重中之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 09:09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李小千实习生侯美丽

  2005年是山东经济大发展的一年。工业经济高位运行,城乡市场协调发展,高新技术快速成长,外经外贸再创新高……有不少成绩可圈可点。

  自从山东经济过五关,斩六将,铆足了劲往前冲,直至挑战广东传统第一的位置以
后,网上就有不少论坛对广东和山东进行比较,跟帖率非常高。尽管有些话说得偏激了些,但也有不少值得回味。

  “山东第一不牢固”

  近日,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周牟洮、程国有两位教授所写的题为“揭开GDP迷雾下的真实山东经济、实现山东经济由GDP崇拜向和谐发展转变”的比较报告在网上被众多经济论坛转载。文章直指山东“贫穷”的原因在于依靠第一、二产业支撑起来的高GDP下,第三产业的落后导致收入水平低下。山东产业结构仍需调整,这也是山东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基调。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工业强省,这两点撑起山东的一个又一个第一。而在前不久举行的山东省经贸工作会议上,省经贸委主任李书绅明确指出“山东第一不牢固”。他认为,山东仍是原料加工型的工业结构,纺织、机械、食品、

化工、冶金、建材六大传统行业的销售收入就占到全部工业的74.4%,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远远低于江苏和广东两省。山东的工资低、劳动力便宜也是一个原因,但如果跟广东扯平,利润将大大降低。

  民营经济是关键

  天涯社区“经济商务”论坛上曾发出帖子:山东经济是“国富民不富”,江浙是“国富民也富”,所以山东的个体、民营和私营经济要快速发展,做到“国富民也富”。就像有些网上流传的:广东都是做老板的,山东都是打工的。话语虽刻薄些,也从侧面反映出山东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民营经济的相对落后。

  大家都知道,成熟的经济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的。塔尖是超大型企业甚至是垄断行业,中部是大型企业,而低层的根基则是中小型企业,且多为民营企业。然而山东的政策、资金、技术却大都流向了大型企业,正如山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专家冯群力所说,山东经济是以“大企业、大品牌、大产业”为特色的“群象经济”,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大型企业挤压,也就是目前这种民营经济落后的现状,直接影响了大企业的延续性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不仅要高的GDP、高的增加值、高的利税,还要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关键。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曾给山东经济开出一剂良药:以民营经济激活山东经济。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山东民营经济在专业村、产业镇、特色园发展的基础上,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不断聚集与产业链相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据统计,山东省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已有90个,其中文登家纺、莱阳蔬菜加工、即墨纺织服装、胶州钢结构、淄川釉面砖等9个集群超过100亿元。抓好引导服务、促进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仍是下一步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

  “群象经济”逐步显现

  有消息表明,2005上半年国内城市GDP排名中前50名有9座山东的城市,既体现出山东经济的稳定性,也显示出“群象经济”良好的抗风险能力。2005年上半年山东省工业增加值首次赶超广东,位居全国第一。截止2005年11月份,山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利税、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首位。这些都是不容抹煞的数字。

  尽管山东依靠自身

能源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走的仍是高消耗的传统发展路子,相比之下第三产业发展仍然落后,但我们应看到落后之下山东的潜力,而这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