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汇改破冰:回忆7月21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1日 08:27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庹晓骅责任编辑 祝建华

  2005年7月21日,这是个值得写入中国金融史的日子。这一晚,人民币长达11年的盯住美元的形成制度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尽管市场此前对人民币升值已有大量预期,但在这一刻升值,仍有些出其不意。

  总理定调汇改出其不意

  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记者关于人民币汇改提问时称:“我们正在制定方案,何时出台、采取什么方案,可能是一个出其不意的事情。”一句话,指出了汇改启动的重要特征。

  7月21日下午4时左右,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接到一通来自中国

人民银行的电话,他被央行邀请去参加第二天在央行举行的研讨会。“我怎么也没想到当晚人民币就会升值,我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关于金融改革的研讨会。”龚回忆称,“直到晚上7时,央行出了公告,我才意识到第二天开的会议就是有关人民币的。”

  不仅像龚方雄这样的经济学家没有料到7月21日就是汇改大幕启动之日,身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余永定也对21日采取的行动毫不知情。

  龚、余二人都参加了汇改第二天央行举办的研讨会。出席这个研讨会的还包括钟伟、赵晓、巴曙松、梁红、哈继铭等中、外资金融机构的著名经济学家,这些深谙全球金融动态的经济学家们也都未能猜到21日就是汇改启动的时刻。

  出其不意地调整汇率,让投机热钱都没有获利的机会,央行启动汇改首战告捷。

  缓解人民币压力

  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便骤然加大。在汇改启动前不久,海关总署刚刚发布的数字表明,2005年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近40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004年全年的32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激增令人民币升值压力愈加强烈。

  国际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很多国家也在不断为人民币施压。从2005年4月到7月的3个多月间,美众议院已经出现6份关于中国汇率问题的提案;而美国的相关官员亦在多个国际会议中明确表态,要求人民币升值。

  面对这些压力,中国政府再三强调“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三性”原则,呼吁人民币升值的声音碰壁而归。在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渐渐淡去之时,央行果断出手,启动汇改大幕,而这一举动也令人民币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升值压力减弱。

  10月,美国财长斯诺赶往中国参加G20会议,尽管行前他吹风称,要建议中国采取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但面对中国在汇率制度建设方面所做出的改革,他不得不承认:“转向更为灵活的货币制度需要时间,中国确实正在为采取更为灵活的货币制度而实施这些步骤。”

  11月末,美国财政部递交国会《国际经济和外汇政策报告》,该报告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美国财长斯诺表示,中国7月采取的人民币的行动在美国政府确认中国没有操纵汇率时起到了重大作用。

  7月21日采取的行动,只是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中的第一步。尽管眼下仍充斥着针对人民币的各种声音,但此时的央行在处理这些声音上无疑变得更为自信。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