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环境变 市场变 理念变——2005年市场综述及2006年展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 14:39 金羊网-羊城晚报

  发展与突破2005年终特稿·完

  2005年的行情已尘埃落定,尽管上证综指的年度跌幅只有8.33%,相对2002年和2004年而言并不大,但却是最近四年来最没有机会的一年———今年上证综指涨幅最大的一波行情是7月下旬到9月中旬的行情,这波行情历时46个交易日,从1004.66点涨到最高1223.56点,涨幅为21.79%,明显低于2003年年底到2004年初跨年度行情36.38%的涨幅,以及2003
年1-4月年报行情25.76%的涨幅,甚至不如2002年1月底到3月底那波行情26.48%的涨幅。

  行情分为两个波段

  2005年行情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4月份,其间2月2日-2月25日,在11个交易日里从1187.26点涨到1328.53点,涨幅为11.90%。在这波行情中,中集集团、烟台万华等二线蓝筹股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在上证指数从3月10日开始转向后,这些二线蓝筹股仍然持续上涨,成为逆市走牛的明星。而ST太光、*ST金荔等庄股、问题股却大幅跳水,成为市场主要杀跌动力。

  第二个阶段是6-9月份,其间6月上旬4个交易日从998.23点快速反弹到1146.42点,涨14.85%;7月份再探1000点大关之后,从7月19日开始走出年内最大的一波行情。在这波行情中,市场的热点出现了明显的转向,题材股、小盘股、重组股中黑马频出,而在第一阶段表现突出的二线蓝筹股则明显滞涨,甚至逆市下跌。

  外部环境发生巨变

  导致行情热点转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市场主导资金的改变。6月份开始的行情是一波救市行情,最直接的一笔护盘资金就是央行给券商的100亿元再贷款。救市资金是不可能为基金抬轿的,券商擅长的就是炒题材、炒重组,而且炒题材、炒重组容易得到私募基金的响应,券商、信托和私募基金成了这波行情的大赢家。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

  2001年7月份以来的股市大调整,可以说是股市价值回归的过程,这个价值回归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多数价值被高估的个股的大幅度调整;二是少数价值被低估的个股的价值发现;三是反映2003年和2004年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后两个因素是股市在2003年和2004年两次走出局部牛市行情的根本原因。但是经过2003年、2004年和今年一季度的价值发现后,绝大多数优质股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而开始于2004年的

宏观调控,已经在今年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甚至有转向负增长的迹象。在A股市场的产业组成中,周期性行业的公司占了较大比重,尤其是优质蓝筹股,半数以上都是周期性行业的公司,今年多数都已经达到了行业景气的高峰。即使是一些抗周期较强的行业,也在机构的价值发掘中被炒上了高位。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炒作优质蓝筹股已经有点难以为继了,主力不得不引导市场树立多元化的投资理念。

  影响行情热点变化的还有一个因素是“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的主基调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能、技术创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敏感的市场主力把握了这个机会,成功营造出了新的热点,像G天威这样的大黑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机会来自理念转变

  展望2006年,主导市场走向的还将是上市公司业绩和主流资金的投资理念两大因素。

  经过四年半的熊市,加上股改对价的支付,A股市场已经逐渐回归到了一个估值相对合理区域;《刑法》、《公司法》、《证券法》的修改、股改、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解决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等一系列股市制度的建设,也将逐渐使股市走上真正市场化运行的轨道。这些变化使得A股市场越来越能够反映宏观经济的波动,成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明年宏观经济增速低于今年是目前较为普遍的预期,市场也普遍预期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增速将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分行业看,也很少有哪个大的行业具有加速增长的机会。投资者只能从细分行业甚至具体个股上去发掘具有成长潜力的投资对象。

  明年更大的机会将来自主流资金的投资理念调整。比如,对周期性行业的公司应该如何估值的问题。像宝钢、中集这样的大蓝筹公司,确实面临因行业周期性因素而导致业绩下滑的问题,但是市盈率跌至5倍是否也是被低估了呢?今年7月底以来,海螺水泥的持续走强可以说就是估值标准转变带来的,要重视这种机遇。

  另一个可能的机遇是,宏观经济走势可能会出乎多数人的意料,再度加速。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陶冬近期就指出,

中国经济可能再次提速,并预计2006年的GDP增速可达10.1%;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则认为,2007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将再度加速,而股市可能提前在明年下半年对此作出反应……尽管这只是少数人的观点,但只有做好准备,机遇来临之时才能把握住。

  本报记者武斌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