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民营经济要从紧缩中“解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 07:36 经济参考报 | |||||||||
12月29日下午,被称为民营经济“圆桌会议”的“2005民营经济回顾与展望”在北京大学举行。负责民营经济管理的政府高官和经济学界重量级人物厉以宁、林毅夫等,以及来自东西部不同省份的知名民营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商议民营经济的生存现状、发展和未来。 民营企业家:政策红火背后仍然暗流涌动
广州市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税费太重”被六成以上的受访民营企业家视为影响民企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云南红酒业董事长武克钢向记者讲述了他在一天之内接到三张收费单的事情,希望大家来评一评“这三张费单该不该收”? 收费单一:根据国家最近安全保卫新的规定,公安系统要求企业的保安队伍到公安部门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买制服、统一交钱,每人每年的费用是1.5万元。 收费单二:根据环保部门的规定,企业排污费要同用水量挂钩,该企业是零污染排放,但是因为有这个新文件规定,所以仍然得按照用水量来交排污费。 收费单三:该企业是当地的纳税大户,政府部门要开表彰大会。但表彰前有关部门要求独立会计师事务所来审查纳税情况是否真实,这笔审计的费用仍得企业自己掏。 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出台引发的争议一直持续不断。“2005年对民营企业来说,所谓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出台了一个‘非公36条’”武克钢说,“但是,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怪,当它是表面最红火的时候,其实底下的暗流却是最汹涌的时候。” 不少专家指出,“非公36条”能否真正落实,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这一方面有待于政策职能的转变,另一方面也与2006年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 经济学家:要从产品制造业转向装备制造业 2005年,中国民营经济成绩非常巨大,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仍然遇到了诸多质疑和障碍,原因究竟在哪?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杰认为,明年的情况将更复杂,宏观上民营企业自己给自己紧缩了。因为现在中国民营企业从事的主要是产品制造业,而产能过剩主要就是产品制造业。如何调整呢?就要求从产品制造业向装备制造业转换。韩国政府把大的跨国民营企业塑造起来,多数都是在它们最为困难的时候、整个资金链断裂的时候、金融风险很大的时候出手的。中国的情况也差不多。“明年可能是民营企业大腾飞的一年,但不在前半年,而是在后半年。” “我没有魏杰那么乐观,我个人认为制度性的改变,仅是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而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民营经济现在所碰到的很多困难,在明年比较紧缩的状况下,相关政策改变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但是,如果制度性的改变创造一个又像过去那样制造新一轮过热情形的话,情况可能更加不好。制度性的改变创造了比较好的机制和环境,然后企业须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这样民营经济才能朝着比较稳定的态势发展,而不是大起大落。 政府官员:政策利好要看长期效益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陈全生认为,“非公36条”的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提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这跟过去限制、利用和改造不可同日而语。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表示:“2006年民营经济的发展将会有很大变化,私营企业的竞争力将会得到提高,一些大的公司、大的集团将会形成。” 孙晓华说,2006年以及“十一五”期间,对民营经济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发展速度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GDP的比重也会进一步提高,私营企业数量大幅度增长,到9月份全国有419万户私营企业,到年底应该会达到431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比例达到60%以上,占全国GDP比重也将达到40%以上。再一个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向重化工业进行拓展,技术不断升级,产品档次也会不断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