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5:城市群的悲与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 02:25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谢静

  “城市复兴”是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欧美的一项城市再造运动,目的是解决大城市在后工业社会出现的人口下降、工业流失、经济萎缩和贫富分化等问题。中国目前尚处于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之中,但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严重的“大城市病”。常见城市病有“共同祖先”,看看2005年其他的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遭遇了什么,也许可以在年终岁末给我们第6城
市群提个醒。

  纽约公交罢工损失10亿美元

  美国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12月25日说,持续3天的纽约公交系统大罢工给这座城市造成10亿美元经济损失。

  布隆伯格说,圣诞节前繁忙的一周原本是成千上万勤劳的纽约人赚钱最好的机会,可惜罢工使他们失去了这个机会。因纽约公交工人工会和纽约大都会公交当局未能就公交工人的新劳工合同达成一致,公交工会为向纽约市政府和资方施加压力从20日凌晨开始举行大罢工,使纽约交通几乎陷于瘫痪。在罢工持续3天后,纽约公交工会22日迫于各方压力,宣布在与资方恢复谈判的同时结束罢工。

  这次公交罢工是纽约市继1966年和1980年后的第3次,前两次分别持续了12天和11天,给纽约市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给民众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由于纽约州法律禁止公职人员罢工,法官西奥多·琼斯12月20日下午迅速作出裁决,判定违法罢工的纽约市公交工会每天100万美元的罚款。琼斯法官在裁定公交工会必须每天为罢工支付100万美元罚款时表示:“在纽约市劳工关系历史上,这是非常悲哀的一天。”分析人士指出,这一严厉处罚旨在迫使公交工会放弃罢工,让其数万成员返回工作岗位。根据纽约州相关法律,参与罢工的工人面临参加一天罢工被扣除两天工资的罚款。

  说三道四:城市面对

公共交通服务考验没有公交服务的日子不仅是纽约人的烦恼,在欧美的大城市发展道路上已屡见不鲜了。

  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也已十分严峻,交通拥堵在时间与空间上呈现蔓延扩展趋势,拥挤程度也在不断加剧。城市公共交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伦敦经历大喜大悲

  7月7日早上上班高峰期,伦敦3辆地铁车厢和1辆巴士发生爆炸,造成包括4名与伊斯兰极端分子有联系的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在内的56人丧生。不到一天时间,伦敦,这座美丽的城市就经历了一场大喜大悲———刚刚赢得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成为历史惟一三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还没有能尽情为胜利欢呼,恐怖袭击就突然到来。

  说三道四:忽略细节的反恐时代?

  正如位于以大爆炸“闻名”的美国俄克拉荷玛城的反恐研究机构MIPT在一份报告中所说,如果说国家层面的反恐说明我们正处于反恐时代,那么城市反恐则成为展现“反恐艺术”的舞台。对此,中国反恐问题专家李伟认为,城市反恐与国家反恐的差别不仅在于地域范围上,而且在于前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具体的反恐措施上,而后者则指出反恐的大方向。

  一直以来,在大众所接受的信息中,更多听到的是国家如何如何反恐,而较少涉及到具体某个城市如何如何反恐。现代城市人口稠密的特点使城市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

  伦敦事件再次提醒人们,构筑城市反恐体系十分必要。我国城市社会应急联动制度将向城市应急中心制度转变,并首次公开强调城市反恐的重要性,未来3年国家将投入3亿元作为城市反恐经费。

  飓风席卷新奥尔良

  9月底,美国东南部遭遇卡特里娜飓风,摧毁了防洪堤,淹没了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据官方统计,有1300多人死亡,数千幢房屋倒塌。密西西比、得克萨斯、佛罗里达、阿拉巴马、佐治亚、田纳西州受灾严重,数十万人无家可归。迫使政府启动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市区人口撤退。保险业的损失高达344亿美元。此外,飓风威尔玛和丽塔也给美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说三道四:城市防灾已成世界性难题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代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城市功能理应越来越强大。然而在事故和灾害面前,人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原来我们引为自豪的现代都市竟是如此脆弱!防灾减灾能力落后于经济发展能力,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近二三十年来,世界许多城市规模急剧扩张,有些城市人口增加了上百倍。相形之下,城市自身功能却显出了种种老态、疲态、病态。发达国家普遍在减灾法律中规定城市防灾的地位及作用,并就城市气象、

地震、火灾及特重大意外事故、公共安全设有法律。反观国内,到目前尚缺乏最高层次的国家减灾基本法,在城市层面也缺少城市防灾法。

  日本爱知世博会:关注自然与地球

  日,日本爱知世博会正式开幕。此次世博会被冠名为“爱·地球博览会”。“爱”除了也表示主办地爱知县外,蕴涵的更大主题和深意便是“爱”与“地球”,即人类如何实现。

  与地球这个生养人类的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这也是新世纪人类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这在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的世博会场的方方面面都得以展现。

  说三道四:世博会带给城市的机遇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符合并将引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潮流。专家称,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会有逾6成的人口住在城市。而

长三角城市群被认为是世界第6大都市圈,正在快速发育成长。世博会直接投资预计是30亿美元,加上拉动5倍以上相关投资的“乘数效应”,将会迅速增强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和集聚功能,成为构筑长三角都市圈的“加速器”。

  巴黎骚乱困扰全欧洲

  10月底巴黎种族骚乱持续一个多月震惊欧洲。两名少年为躲避警察而不慎触电死亡引发巴黎郊区穆斯林民众的抗议浪潮,引发社会骚乱,一周后,几乎席卷法国所有大城市,政府被迫实行紧急状态法。骚乱之初,欧洲政治家和官员视其为法国内部事务,两周后,当骚乱漫延至法国全国甚至邻国比利时后,移民安置不当问题已成为全欧洲的问题。法国被迫追加资金安置移民,改善其生活状况,同时坚决驱逐尚未得到国籍的外国移民。

  说三道四:城市新移民困扰发达城市

  移民问题分析人士、比利时“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会”的研究主任马科·马蒂尼洛说,导致法国发生骚乱的因素在其他欧洲城市也可以找到,包括长期被排斥、没有希望得到同等住房和同等工作等。专家们说,法国的骚乱还凸显了另外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欧洲没有能够跟上步伐,接受其正在改变的人口面貌。

  而有关城市新移民的问题,目前在我们的大城市群中人们较多关注的是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权益状况。但农民工问题的真正解决,有赖于农民国民待遇的的落实以及城市发展观的调整。城市新移民的问题,还涉及到农民工以外的各种人的各种问题。如何帮助城市中各种新移民群体重建生活,这应该被视为城市本身的问题。

  老化与人口萎缩折磨着德国

  12月23日,德国有媒体报道,德国现在有人口8300万。但根据专家的预测,这个数字很难继续维持下去。多年来德国的人口出生率都在不断下降。2005年死亡人数甚至超过了出生人数11万人。虽然同年有8万移民进入德国。但是一加一减,最终还是少了3万人。

  人口萎缩并不是德国的新问题。据统计,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德国总计减少了550万居民。而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人口的死亡率就已经开始超过出生率了。

  伴随出生率降低的问题是人口老化问题。老年人的队伍不断扩大,而有劳动能力的人越来越少。这就向德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尤其是老年保险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德国的老年保险体系直到现在还迟迟没有根据这一巨大的人口变化作出调整。

  说三道四:人口老化对全球构成重大挑战

  几十年前,人口问题的焦点还是全球人口过剩。而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世界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年轻人口的比例在下降,老年人口的比例在上升,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大城市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在发达国家,这引发了关于退休金制度和如何供养日益增长的老龄人口的重大问题。

  而我们目前虽然没有人口老化冲击的燃眉之急,但上海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很快,制度的改革速度却很慢,如果能够尽早妥为规划对应,则可避免日后再寻求问题解决时将付出的更大代价。

  温哥华获全球最适居住城市

  由《经济学人》对全球127座城市的基建、个人风险、商品与服务所做调查结论,加拿大温哥华当选全球最适合居住城市。

  大部分适合居住的城市都位于西欧和北美地区,排名前10个的城市全部由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和瑞士等4个国家包办。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有多个城市上榜,奥地利的维也纳和瑞士的日内瓦也名列前茅,因为这些地方并不被认为是恐怖攻击的目标。英国伦敦和爱尔兰的都柏林及美国的洛杉矶并列第10,但落后于曼彻斯特和德国柏林及法兰克福,以及芬兰的赫尔辛基和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说三道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经济学人》的调查报告说,“就目前的全球政治生态而言,让人最想居住的城市是恐怖威胁较小的地方,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在亚洲地区方面,只有日本的东京和大阪挤进前20名城市,再来就是香港,排名第41名,台北紧追在后,上海、北京与天津并列第70名。

  在拉丁美洲方面,没有城市拥有理想的生活条件,但也没有城市被列入生活困难的等级当中。

  普遍来看,非洲地区和中东地区的城市生活条件较差,《经济学人》报告说这是因为当地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局势不稳定。

  《国际金融报》(2005年12月30日第十八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