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大约在13年前,海南文昌市的东郊椰林出现了一家以经营海鲜为主的当地人开的餐馆———“和友海鲜”。由于经营得法,富有特色,很快便被远在二、三十公里以外的海口人相中了。于是一到黄昏,一辆接一辆的小车便驶向那里。人们在品尝海鲜,欣赏海景。“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可是不久,这种美好的感觉便成了泡影,当地一下子冒出了许多海鲜馆,尽管招牌形形色色,但没有多少差异性,恶性竞争自然难免。一些餐馆强拉游客,宰客现象也时有发生。
过度开发的另一个结果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东郊椰林风光不再,很快便衰落了。
大约两年前,琼海市的白石岭风景区出现了第一家打着“野人”招牌揽客的旅游项目。由于采取不正当手段促销,导游对外来游客连蒙带骗,将所引进的中甸边境的少数民族人员说是本地的“土著野人”,一时游客如云,每天旅游车辆络绎不绝。
复制和盗版总是比原创要来得快得多。仅仅过了两年时间,海南岛“野人”项目沿高速公路遍地开花、泛滥成灾。到今年第三季度政府开始严厉打击取缔之前,海南一共出现了九家“野人谷”。一位主管旅游的副省长感叹道:哪来这么多的“野人”?
由放任不管到矫枉过正,整个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且暂时不计,对海南岛的旅游品牌、旅游形象的损害也是巨大的。
日前记者在琼海市采访时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漂流项目也已经发展到了过多过滥的地步了。从官塘到博鳌短短的30公里水路上,就有五家竹排漂流。而在嘉积沿河,短短的400米的河上,就有“军舰”、“水上人家”和即将开业的“善苑”等三家竹排漂流。
一边在整顿旅游市场,一边恶性竞争在加剧。这似乎是海南旅游的一个怪圈。
琼海市旅游局局长符传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河道并非景区景点,属水上运输,这已经超出旅游部门的管理职能,对此也无能为力。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在管理上的缺位使得海南岛的旅游产品屡屡重蹈覆辙。
2000年底,琼海万泉河休闲漂流公司与琼海市政府签订协议,买断了万泉河上游21公里河段的50年独家经营权。2002年,最早经营万泉河漂流项目的福建人谢进文经过琼海市政府批准后,在下游河段投资开发了“农家乐万泉河竹排观光游”项目,竹排观光项目离高速公路近,适合团队在时间上的要求,并且,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游漂流的不足。因此,生意越做越红火。不料,如今的竹排漂流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据当地旅游部门反映,万泉河上河流观光项目,目前为止只有上游的“万泉河休闲漂流”和“农家乐竹排观光”项目经过旅游部门论证并作过意见。其它均没有经过旅游部门论证。
而当地物价部门的说法则是:所有的竹排漂流都是经过批准的。对于后来的几家竹排漂流,物价部门还通过市政府打了报告,要求省里提高他们的门票价格,由原来的20元/人,统一到40元/人,使得他们能够登堂入室、更加“正规”。而这样做对“农家乐”显然不公平,因为在这之前,省物价部门给“农家乐”的竹排定价就是40元/人。尽管根据政府文件,从12月2日全省所有旅游景区景点,一律按新规定价格明码标价,但到目前为止,在几家竹排中,记者看到只有“农家乐”一家实行了明码标价。
由于没有多少互补性,资源雷同,导致恶性竞争加剧。价格、服务质量都随之打折。其它竹排为了同“农家乐”争夺旅行社的客源,不断压缩成本,降低服务标准。记者从“农家乐”了解到,2004年该景点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今年还不到去年的一半。
从建省到现在已经17年了。作为一个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省份,海南至今没有做好旅游产业的投资导向和规划。不少市县为了依靠投资拉动GDP增长,追求政绩和短期效益。往往以牺牲旅游市场为代价。
值得深思的是,对于海南旅游市场目前的现状,一些地方官员并不在意。一个官员离开了,留下一堆重复投资项目;一个官员上任了,引进一批重复投资项目。在干部政绩的考核中,只重总量,不重质量,这或许是中国在经济发展中一度走过的弯路的反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