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中小城市如何确定旅游发展战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 08:58 中国经济时报 | |||||||||
■专家建言■周天勇 胡锋 周也 城市旅游业已经在中国旅游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些中小城市仿照大城市来确定自己的旅游发展战略,结果并不十分理想。那么,中小城市如何发展旅游业?我们认为,需要有适合中小城市特点的旅游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
培育和突出特色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是城市的竞争力。中小城市发展旅游业更要在特色上下功夫。特色体现在多个方面和多种形式。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历史传统文化特色、自然风光特色、民俗风情特色、地热温泉等休闲产业特色,等等。有好的旅游资源,并不等于有好的景点和景区。旅游资源仅仅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资源需要挖掘,特色更需要培育。把特色旅游资源培育转化为特色旅游景点,是中小城市发展旅游业的重点。 在培育特色景点上,首先,要把旅游景点打造为精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把旅游资源开发为具有独特性,甚至惟一性旅游产品。精品并不等于高档和现代化。游客远离城市到深山老林,想看的是生态美景,目的是寻找 “野趣”,不是到那里去享受城市的现代化和舒适感。 其次,城市风格与旅游景点的格调要相匹配。景点吸引人的眼球,城市却影响人欣赏景点的心情。一些中小城市虽然有独特的风景,但是在景点开发和城市建设上,盲目模仿一些知名景点和建筑的风格,千篇一律,外在的形象掩盖了内在的特色。 第三,要完善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主要是要降低到达景区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以及提高安全度和舒适度。这要求加强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 第四,用创意创造特色。旅游资源往往不是独有的。但是特殊的创造力却能把资源优势转变独特的旅游项目。2005年是我国的“红色旅游年”,有关部门开辟了30条精品线路和100多个经典景区名录。今年红色旅游异常火爆。但是有些城市在红色旅游线路上来点绿色(生态旅游),搞“双色”甚至“彩色”旅游,收到了更好的火上加火的效果。 甘当配角,主动参与旅游分工 甘当配角就是指中小旅游城市要主动融入区域旅游产业链条,参与旅游分工。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加强。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的区域合作,已成为全球旅游界的共识。国内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旅游合作也正蓬勃兴起,三峡景区、长三角绿色旅游通道、泛珠三角旅游区域、京、津、冀首都都市度假旅游圈以及环渤海旅游圈等区域合作伙伴已先后形成。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也成为2005年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看点之一。 中小城市很难成为游客的直接目的地,它们主要是区域旅游产业链条的一个节点。中小城市想要发展旅游业,就要创造条件,主动接受区域内其他成熟旅游景区在客源、推介、品牌、服务人员等方面带来的外部溢出效益。最为关键是要把开发出来的旅游景点和景区纳入区域内的旅游线路。另外,进行开放式的旅游资源整合,跨越行政区划限制,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通过市场机制建立一种利益合理分配,权责清晰明确,自我强制约束的协作机制。说白了,就是建立一种避免机会主义的机制,保证合作的长期性。 还有,要加强景区管理,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平,不能因为自己影响了整条旅游路线的形象,拖了“后腿”。只有这样,才能在分工中提高自己在整条线路中的价值和主导权。 努力完善旅游产业链条 它与参与区域旅游分工是不相矛盾的。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就是要求中小城市在区域旅游链条中占有更多的环节,让游客认为值得在这里度过更长的时间,花费更多的钱,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旅游收入和增加值。 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主要是指它是一个发展很快并且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它的社会性、综合性很强,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但是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旅游业主要停留在“看”的阶段,还算不上“游”,主要靠旅游景区获得门票收入。即使游客吃住在中小城市,也是把吃住当作必需品来消费,只要凑合就行。购物和娱乐消费支出就更加少的可怜。对于任何一个想把旅游业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的城市,都要不断完善旅游产业链条,把游客吸引来,并且留得住,使其多消费。 首先,要扩充特色旅游景区和景点的数量,使游客可看的、可观赏的东西增加,让游客真正“游”起来,而不是在城市的某个景点一掠而过。当然,增加景点一定要考虑市场风险,坚持宁缺勿滥,不搞滥竽充数,一个总趋势是要从重点发展观光旅游景区向重点发展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景区转变。 其次,要围绕“游”发展相关产业,让游客吃出特色,住出品位,买得放心,玩得开心,也就是要把单一的观光旅游转变为综合旅游,把过境游转变为消费游。 第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开发一些特色旅游产品。 细分市场,增强针对性 任何一个发展旅游业的中小城市不可能面向所有游客。它只能吸引某个具有大致相同需求的特定群体。这个群体就是一个细分市场。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细分市场。按地理环境来细分,可分为近程旅游者和远程旅游者两个细分市场。按照旅游者本身的特征来细分,可分为老年旅游市场、中年旅游市场、青年旅游市场等三个细分市场。中小城市发展旅游业要从自身的旅游资源、区位、人力资源等优势出发,瞄准特定的细分市场,针对特定的客源,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 有研究表明,如果旅游城市把邻近地区市场作为销售重点,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小城市首要的旅游细分市场是其周围大城市的游客。城市居民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对短程休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小城市要通过结合自身优势,重点发展健康旅游、娱乐旅游、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体验旅游、科普旅游等项目,吸引大城市的游客。 另外,中小城市要留住本地区的休闲性游客。要重点开发一些适合青少年的教育娱乐旅游、主题公园旅游、体验生活旅游等项目,通过开发家庭式的团体旅游项目,留住本地游客。 加强旅游推介 旅游推介就是旅游产品的销售过程,是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城市政府逐渐认识到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各种旅游宣传广告铺天盖地,各地争先恐后地举办各种旅游节。这些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很多推介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此,要改进宣传促销手段。 第一,有人提出在宣传促销上要坚持“三取消、四借助”。“三取消”就是要取消大轰隆、地摊式的宣传,取消支离破碎、东拼西凑式的宣传,取消没有认真策划、随意性的宣传。“四借助”就是要借助主流媒体,借助网络力量,借助节庆活动,借助名人效应。 第二,通过与旅行商合作宣传促销。通过旅行商出游的游客比例是比较高的。对于那些以吸引远程游客为主的中小城市,更要加强与旅行商的合作,比如共同制作客源地宣传资料、宣传广告,通过后者直接向客源地宣传促销。 第三,要推进诚信旅游建设。诚信是旅游业生存之本。中小城市提供的很多休闲类的旅游项目,“回头客”是其主要客源。更要下大力气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第四,要以品牌拓展市场。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一定要注重树立品牌。当品牌被旅游者认可后,旅游产品的推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中小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现在很多城市政府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旅游业发展目标,但是实施起来却很困难,在景点的开发上容易出现半拉子工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旅游业发展战略。 制定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首先,要遵循旅游业自身发展规律,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市场需求、配套设施、旅游投资等各个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确定合理的旅游业发展目标。 其次,要把旅游业的发展放在更大的区域来考虑,既要考虑区域内的协作,更要考虑区域内“同质性”旅游产品和服务带来的竞争。在同一个区域开发相近的旅游产品,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最后导致整个市场萎缩甚至崩溃。这是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第三,要协调好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现在很多中小城市都在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改善城市环境。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除少数能以旅游业为单一支柱产业的中小城市外,大部分中小城市需要其他产业来支撑城市发展。城市建设的投资必须要考虑其他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注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城市特色产业旅游。 总之,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新兴行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一些具备条件的中小城市是能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城市振兴的。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也不少。但是旅游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它以人的流动和人的消费为基础,以人的服务为根本,发展旅游业对配套设施、区位优势等方面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风险也是比较大。为此,中小城市发展旅游业,一定要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市场制宜,创新模式,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推动旅游业的科学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