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结构调整:“十五”产业发展咏叹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10:18 中国经济时报

  ■综述■本报记者孙东辉

  “13%、51%、36%”,这是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预期目标。这一目标,早在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就已经定下。

  同为《纲要》的预期目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过去五年也保持着很高的“曝光率”。正如歌剧中的“咏叹调”往往是最精彩的唱段一样,产业结构调整是“十五”期间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企业配置的比例关系,它既是过去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新的经济周期或发展阶段的起点。

  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重化工业明显加速

  “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当第二产业比重出现明显上升时,推动了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增长周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自2001年起我国表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重制造业的比重加速提高。当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中,近3/4来自重制造业,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

  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带来了较高的工业增长率和重要工业产品的大幅增长。2001年至2004年,工业增长率年均为10.7%。2004年与2000年相比,粗钢产量增加14430万吨,增长1.12倍;成品钢材增加16577万吨,增长1.26倍;水泥增加37300万吨,增长62%;原煤增加9.56亿吨,增长95.6%;发电量增加8314亿千瓦小时,增长61.3%;汽车增加300.4万辆,增长1.45倍。

  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相“匹配”,中国经济结构悄然变化,以重化工和信息为代表的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200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5.2%、53%、31.8%,与《纲要》中的预期目标接近。

  产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及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增长周期与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景气周期“不谋而合”。根据《纲要》预期目标,“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预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5万亿元,“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8.8%。

  “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冯飞分析,2001年之后,住宅、汽车、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新的高增长产业,并由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提供中间产品的行业快速发展。“十五”期间,高增长产业呈交替出现态势,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发展高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曾是《纲要》所要求的内容,如今成绩斐然。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神五”、“神六”飞船的顺利升空见证了我国重点支持的新型运载火箭等重大高技术工程取得的成绩。此外,成绩斐然值得“高歌”的还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等。

  服务业短板、增长方式粗放、缺乏创新是主要问题

  “十五”产业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以上一连串数字就是例证。但在我国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劳动力就业结构日益优化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

  问题之一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着结构失衡、水平低的现象。冯飞指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和城市化水平低是造成三产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十五”期间,我国生活型服务业仍占主导,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科技开发、信息咨询等服务业严重落后。

  《纲要》指出,“要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然而,由于“服务业短板”,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经济增长虽保持了高水平,但就业压力改善不明显。

  问题之二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面临资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冯飞表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物耗高、

能源高、污染高的“三高”问题依然突出。我国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经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环境透支。目前我国8个主要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按此推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

  问题之三是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工业化的技术来源过多依赖国外。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较低,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而发达国家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在我国的设备投资中,进口设备占投资设备购置总额的比重达60%以上,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关键设备基本上依靠进口;而我国每年的发明专利数量占世界的比重不到3%。

  另外,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仍不稳定、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偏差和外部依赖、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大

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等现象加重了我国“十五”期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对上述问题叹息之余,如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引起了人们重视。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杨伟民近日透露,“

十一五”期间中国产业结构将立足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局面,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

  产业集群:“十五”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在高歌“咏”进和声声叹息背后,有另一种声音指出了“十五”产业发展的特点,这就是产业集群。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后凯指出,产业集聚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十五”期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产业集聚现象不断推进,并出现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初步形成了若干制造业带的雏形等特点。

  “十五”期间,我国产业集群出现了“东西之辩”与“南北之争”。

  一是“东西之辩”。魏后凯表示,尽管国家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但由于发展条件的差异以及外商在华投资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我国地区工业增长继续保持“东高、中中、西低”的格局。

  “东西之辩”造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2000年,东部11省市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为57.3%,2004年这一比重提高到58.4%;相应地,中部8省所占比重为25.6%和24.7%,西部12省区市所占比重则分别下降到17.1%和16.9%。

  二是“南北之争”。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不应只看中东部和西部,也应该从南北的角度来考虑。首先是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有传统优势,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给广西等南部诸省带来产业集群的机会,中国南部产业集群力量不可小觑。

  其次由于自然资源已经逐步枯竭,中国北部特别是东北地区原来的产业布局与能源、资源的结合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制造加工的力量原来依托的国内资源基础已经趋于枯竭。“十一五”期间,我国北部工业体系与俄罗斯、蒙古乃至中亚国家的能源、资源相结合,加上国内和俄罗斯的科技力量,可望形成一个“北亚经济区”。

  这样,我国北部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将建立在比较安全的能源、资源供应基础之上,减少经济发展的风险,同时也可以腾出部分能源、资源用于我国南部工业,减少南部的能源、资源进口。由于南部距离中东等原油进口地比较近,南部更多地用进口油也是比较经济的。“十一五”期间可以考虑把能源、资源消耗较多的产业,尽量放在北部中国。南部侧重上高技术、低能耗的项目。

  “我们应当迎合生产要素集中化趋势,因势利导,不同地区应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避开劣势,培育优势产业”。吕政表示,生产集中化趋势迫使每个地区必须发展具有本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及产品,避免结构趋同,从而提高每一个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这是解决生产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由之路。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