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价格”和“中国标准”:两张多米诺骨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16:47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 |||||||||
据统计,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0%左右的纺织行业,当前实际海外依存度已达30%,可同时入世以来出口利润却在一路下泄,如化纤印染布的每米出口毛利润已由4年前的0.11元下泄为0.03元。如此,使发达国家的进口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从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中大量受益。摩根士丹利的一项调查显示,1998~2003年间,仅中国制造的婴幼儿服装,就为美国的父母们节省了4亿美元。商务部研究人员对此得出结论:“中国在补贴全球,尤其是美国”。(《工人日报》12月21日)
这是怎样的一种讽刺!———中国已经连续9年沦为世界反倾销最大目标国,可谓背尽骂名,受尽白眼,为出口商品费尽周折,然而谁知道,如此“倾销”却是成了为他人“发补贴”!而且事实上,如此“倾销”也的确没给中国企业带来多少实质性的益处———过分依赖低价并没有让中国企业创出什么世界性的品牌。相反,由于利润过低,导致中国民企的平均寿命竟然只有3.5年。是故,如此“中国价格”,真堪称一种自辱!这类“为人做嫁衣”的事情,为什么我们却乐此不疲? 如此“中国价格”,暴露出我们在经济发展模式设计方面还有着一定的认识误区。换言之,这当是当前中国经济肌体某种病态的表征。由此,不免又想到媒体近日正在热炒的“中国标准”问题———我认为,那同样是当前经济肌体病态的一种表现:《中国青年报》12月20日报道,目前,部分跨国公司的产品仍然在奉行双重标准,即投放到中国市场上的产品,其质量标准低于欧美等地。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竟是:我们国家的产品质量标准远远滞后,许多国家标准在“超龄服役”,所以一些在国外不符合标准的垃圾产品,在中国销售竟然也是合法的,无法予以处罚。典型例证如PVC保鲜膜、苏丹红一号、三氯生牙膏、氟超标速溶茶、石蜡婴儿油…… 价格和标准,是商品最重要的两个属性。在这两方面,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消费者所面临的现状,令人十分郁闷———出口外销的商品,奉行的是高标准、低价格;而国外进口的商品(也包括一些国内企业生产的内销商品),则是低标准、高价格———这是多么令人难堪的一幕啊! 在我看来,“中国价格”和“中国标准”是两张“多米诺骨牌”———其既是诸多连锁反应之后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在引起着更多的连锁反应。这些连锁反应,对应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严峻问题。 过低的“中国价格”是这样一张“多米诺骨牌”:它使中国企业利润趋低无法发展,而且越发失去道德担当的能力,“血汗工厂”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它也使中国的劳动力跳不出廉价的火坑,而劳动力价格过低导致的贫穷,又使中国的内需进一步难以扩大,从而企业继续依赖出口才能勉强维持生存。显然,这是一种饮鸩止渴。而更重要的,是它使GDP数字失去可读性甚至参考价值,GDP数字的不断跃升几乎成为一种笑料。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4年中国GDP跃居世界第六,但这一结果立即遭到许多质疑和奚落,原因就在于此。 而滞后的“中国标准”则是这样的一张“多米诺骨牌”:它使中国的消费者几乎要成为消“废”者。因为当“中国标准”成了“滞后”的代名词,一些不良外国厂商便利用国内标准漏洞,向我国倾销洋垃圾,转移污染行业。由此,它也给国人带来了某种羞辱感,让人们产生“世界二等公民”的感觉。同时,它也是造就“垃圾企业”乃至造假企业的罪魁祸首。因为产品质量标准太过粗放,垃圾企业和合法企业往往只有一步之差。此外,它还造成环境保护的难局,也影响到著名产品品牌的创建…… 这两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及其所带来的困窘表明,对“发展”这个概念,或许我们还有着太多的需要澄清之处。就如何既能保有快的发展速度,又能保有良好的发展质量而言,尚须进一步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途径。这提醒我们,必须对当前的一些经济政策重新思考,思考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方向。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