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我们是“爆破”高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08:58 中国经济时报

  ■阮直

  合肥黄山路旁维也纳森林花园小区一幢18层的高楼几日前实现成功爆破,被称为合肥第一爆,作为重大新闻在近日安徽全省的各大媒体上又“抢眼”了。消息说:随着轰然一声巨响,合肥创造了安徽第一爆,炮眼最多,用药最多,炸掉的楼最高,定向的空间最小,有几项纪录均属全国“第一”。

  这几年哪个城市都创造过“历史第一爆”,爆得最惊心动魄,最让人心痛的莫过于武汉市长江大洪水后,为了保证长江水的通畅炸掉的长江边上的那片别墅群了,总投入十几个亿的一套套高级住宅群,随着一声声爆炸,财富化为瓦砾就在眨眼之间完成了。同等的时间就是印钞机印千元的美钞,都敌不上那一声爆炸毁掉的财富多。当然了,不炸也不行,凡是各地用定向炸掉的楼堂馆所、公寓房,均属危字号和伪字号,你不炸了它,它早晚都要“炸”了你。我们的许多城市在建设有影响的建筑物时总是不能有成就,倒是炸楼时的轰动却能夺人耳目,抢来了第一。

  有一点可以断定,这些被炸掉的建筑,大多是近60年之内的新建筑,而那些更古一些、老一些的建筑反倒安然无恙,如上海滩的那些世纪之初的老建筑,没有炸掉一座,哈尔滨那些有白俄风格的百年老楼依然风姿绰约,并未显出老态龙钟之状。

  到底是“多快好省”的年代里,我们偷工减料埋下了隐患,还是我们的遗传基因中就有“破坏”的潜意识呢?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炸楼”,热衷于重建呢?捞不到炸大楼的小人物,也喜欢“改造”大门,就是拎一个破桶,拿一支毛刷,七歪八扭地往墙上写个“拆”字,然后画上一个圈的人,都比当今的二流书法家神气。建树无能的人,靠“破”,也能“破出个新世界”。

秦始皇著书不行,烧书不也烧出个“法家”的称号吗?项羽建阿房宫没时间,没银子,没那个大手笔,一把火烧了它,不也烧出个惊天动地吗。“文化大革命”的主调就是“破字当头”,才能夺取人家手中的权力。

  如今这改造城市若不炸掉几处“有碍观瞻”的建筑,那怎能算得上大手笔呢。我们因为脑袋中就有“破坏”意识,所以在建设的时候,就没想让它牢固过,先解燃眉之急,先“稳定胜于一切”。所以,我们的不少建筑都含有“临时”意识,用咱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谁若把标准提高一点,眼光放远一点儿,会立即遭到“群攻”。我们的理论是“饿汉吃饱就行,不用讲营养”。于是那些火柴盒式的建筑,鸽子笼式的建筑,遍布了大江南北,全国的大学教工宿舍都是筒子楼,没厨房,一家炒菜十家香,全国的工厂职工宿舍都是两间房,红砖墙,抬头看见“人字梁”,这种建筑就是一种临时的简易房,如今不拆当然不行了。

  哪一座城市当年的“第一楼”如今还能是一道景观呢?我们建筑在很多的时候就是立起来的“垃圾”。而人家

罗马、雅典、伊斯坦布尔这些城市就很少有过什么定向爆破炸大楼的事儿。

  如今我们有了经济实力,在爆炸完了“多快好省,因陋就简”的建筑后,真该树立一种长久的建树意识,为几百年后的子孙留一些“凝固音乐”吧。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