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本土竟被拒绝竞标 安徽标牌企业“方向不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00:30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随着二代身份证的制作开始,路名和门牌号码等规范和精确成为眼下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安徽一个城市在对一条路的路牌和门牌进行招标,但遗憾的是作为本土三家持有国家地名委颁发的《全国标准地名产品生产资质证书》的企业却全部被拒绝进行竞标。

  被拒竞标缘由“ISO”

  日前,安徽省通明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钱朝斌和蚌埠市中市区民政综合厂副厂长陈庆祥以及芜湖良精科技开发公司副总经理陈朋朋三人聚在一起,商量着企业的发展。而将他们三家聚在一起的却是因为发生了一件让他们三家共同想不通的事情。

  他们三家是目前安徽省仅有的三家持有《全国标准地名产品生产资质证书》的生产厂家,但眼下发生的一件事情是他们共同投标了省内一个城市的民政部门涉及到26万多元的门牌、路牌招标项目,可是因为他们三家都没有“ISO9001”体系认证证书而遭到门槛性限制,不能参与竞标,最终竞标的只有江苏一家企业。

  “其实我们对本次招标限制是持质疑态度,因为通行规则是ISO体系认证只能作为商务评判时的打分项目,而不能作为竞标企业的限制性门槛。”钱朝斌说。

  “ISO”对路牌公司有多重要?

  据了解,本次上述城市对门牌、路牌项目招标,总标的额在26万元左右,采用的是“竞争性谈判”方式组织招标。一般政府采购通常有三种方式,即是政府采购中的咨询采购、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所谓“竞争性谈判”就是考虑到各个厂家的特点,对所采购产品通过调研,确定最终价格、售后服务等利好因素,从而确定中标方。

  根据目前安徽专业标准地产品生产公司的状况分析,由于三家地名产品公司都是小企业,人数在20到50人之间。对于这样的人数企业,ISO体系认证一般不作为认证对象,即使办理,也仅仅是所谓“认证”。另外,通常对地名路牌等标志来进行招标,只要企业能够具有《全国标准地名产品生产资质证书》就是硬件,对于是否是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仅是商务标评判时的打分项目,这也是目前国内很多招标项目中的通行做法。

  “一个26万元的小标,主管部门为何设置非限制性条件拒绝本土企业,其实本土企业无论从质量、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不比外地企业差,这其中是否有主观项目的经办人的原因?”钱朝斌反问。

  本土企业呼吁公平竞争

  “我们作为安徽省内的三家标牌企业,我们希望的是不寻求地方特别保护,但需要能够享受平等竞争的权利。”钱朝斌说。

  据相关资料分析,由于目前省内各城市都在规范城市道路名称以及规范门牌号码,应该客观地看到这其中的商机诱人,作为本土发展的企业,一方面是适应市场做强做大,另一方面是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服务和价值。

  “本土企业发展竟然不能得到本地政府的公平、公正待遇,那么这个问题的隐忧是巨大的。”合肥市有关专家分析,目前全省企业从发展层面上理解都还不够强大,需要得到资源上的支持,其实政府在一个项目招标上能够让本土企业与外地企业同台竞争,也是对本土企业的一种“资源 ”,这对安徽加快发展是有利的!

  □本报记者蔡圣发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