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深圳企业海外投资渐成气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 03:04 深圳特区报

  深圳企业海外投资渐成气候

  商务部权威人士认为华为中集等经验值得推广,同时提醒欲赴海外投资企业注意规避风险

  在日前举行的企业“走出去”讲座暨重点海外市场介绍会上,国家商务部对外合作
司副司长赵闯提出,深圳有些企业对外投资的成功经验值得在全国企业中进行推广,他同时提醒深圳企业,“走出去”还要注意投资风险。

  深企“走出去”先行一步

  赵闯指出,现在中国的企业“走出去”还只是刚刚起步,而深圳在全国来说走在了前面。深圳的华为、中集集团、广深医药等一批企业目前对外投资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如华为公司,至去年为止,产品已进入了全球90多个国家,350多个运营商,在全球排名前50名的运营商中,已有22个采用了华为的设备。华为去年的海外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2.8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一倍,而今年的海外销售目标确定为40个亿,占到了公司整体销售目标的50%以上,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在全国企业中进行推广。

  他还介绍说,到今年11月底,我国的对外投资企业已将近万家,投资区域遍及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投资额已超过了510亿美元。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中国仍不属于投资大国行列,目前仍然还是资本净输入国。商务部的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36.2亿美元,吸引外资却达到了60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03年为27亿美元、527亿美元,两相比较,差距仍然十分大。横向比较,20多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只有448亿美元,还不及英国、法国、德国等一年的对外投资额。而从世界范围看,去年,全球跨国投资的流量为6000多亿美元,中国在其中只占到0.5%。

  要全面了解投资地国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走出去”已成为许多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一些还没“走出去”的深圳企业跃跃欲试。但是,作为对外经济合作方面的权威专家,赵闯在座谈会上郑重地提醒有对外投资意向的深圳企业,在投资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投资地国情,规避各种商业风险、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

  他表示,从以往得出的经验来说,在国外经营时,企业常会遇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企业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但是有相当一些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政府层面,乃至政治性问题,就不是一个企业所能解决的了。他建议,当碰到这类难题时,解决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以取得地方的支持,另外就是及时联系中国驻各国的大使馆,通过其经济参赞机构来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

  熟悉有关制度以规避风险

  为了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监督管理,商务部与有关部门配合,相继建立了4项管理制度,包括《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境外投资联合年审制度和综合绩效评价制度》、《境外矿产资源开发网上备案制度》和《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制度》,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在此次会议上,赵闯重点介绍了《境外投资联合年审制度和综合绩效评价制度》的实施情况。

  他举例说,去年底,商务部发布了《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制度》,通过多双边机制解除对外投资合作障碍、维护我国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建立国内有关行业组织、我国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境外中资企业商会、国内投资主体等共同参与的形式多样的协调机制,集中反映境外中资企业在东道国(地区)投资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障碍和壁垒,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商务部今年最新的绩效评价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表现出较强的

竞争力,70%经营状况良好,30%多已明确实现了赢利。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