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上海市民抵触保健消费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 02:05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谢静

  ●有调查显示,上海有40%的市民对保健品、保健器械表示不信任

  ●广告铺天盖地,终端却冷冷清清。上海保健品市场遭遇信任危机

  ●中国保健品过去的运作模式———“天上打广告,地下铺渠道”被打破,行业的营销模式亟待脱胎换骨

  12月18日,卫生部公布了51个违法添加药物的保健食品名单,其中包括32种减肥产品及19种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同时,100多家保健食品生产厂商代表向社会作出“公信力承诺”,并举行“首届中国保健品公信力品牌推选活动”。

  而号称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上海保健品市场,对此作何反应呢?

  信任危机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保健品行业本该是一片“火热”,而上海市场却呈现一种空前的冷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百姓宁愿去健身,也不愿过多关注保健品。在某大型超市的保健品货架前蹲点半晌,记者发现少有人问津。一位保健品的推销人员告诉记者:“相比其他市场,上海的消费群体比较理智,购买选择顾虑多,而现在的保健品,虽然产品名称不同,但只要是说到功能,都是免疫调节、调节血脂和抗疲劳等,大同小异,没什么特色,消费者不知道该买哪种好,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一份《上海市保健食品市场与消费者状况调查》资料资料显示:去年上海保健品违法广告高达2068条,占食品广告的56%,保健品广告42.1%是虚假宣传,占所有违法广告的45%。

  调查透露,保健品行业利用消费者的无知进行狂轰乱炸式的广告炒作。这种狂轰乱炸,导致了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广告的不信任。有调查显示,上海有40%的市民对保健品、保健器械表示不信任。

  据了解,一种普通保健食品从研发到报审,所需费用一般在20万元左右,而广告费一般占销售额的40%左右,远远超出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健食品广告费不得超过销售额的8%的规定。

  于是在上海的保健品市场上就出现了很多奇怪现象:广告铺天盖地,终端却冷冷清清。上海保健品市场遭遇信任危机,这不能不说是保健品行业的一种悲哀。

  直销渠道

  中国保健品过去的运作模式———“天上打广告,地下铺渠道”被打破,行业的营销模式亟待脱胎换骨。

  在《直销管理条例》出台之后,不少国内企业,如黄金搭档、万基均表示有意试水直销领域。不久前,万基集团已花8000万元注册成立万基中国保健品公司,专门从事直销业务。万基中国公司已招募很多人,只待直销牌照下发。2005年9月,健康元药业也正式宣称涉足直销业。这是《直销管理条例》颁布后,第一家宣布进入直销业的本土大型综合医药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家以经销与直销两种销售模式并存的医药企业。而哈药集团旗下的保健品业务不超过30%,公司希望将来把保健品直销这块做大。这也和健康元涉足直销的初衷不谋而合。

  此外,以保健品发迹的史玉柱,也试图进军直销事业,旗下的上海黄金搭档有限公司一直对直销十分关注。若符合国家法规规定的准入条件,公司也将步万基集团后尘,考虑申请直销牌照。

  直销是中国保健品的惟一出路?业界议论纷纷,争论不休,有人对此提出疑义。在全国建有64家专卖店的云南绿A生物总经理杨志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很多保健品企业趋之若鹜,但一个保健产品的好坏,应直接反映在产品的效果上。因此,保健品行业的售后服务尤为重要。”

  杨志红认为,现在保健品行业需要做的是如何消除信任危机。相对于选择何种经营模式来说,诚信应该摆在第一位。

  能否完成蜕变

  保健品并不是药品,只是起到保健的作用。而相当的消费者对保健知识了解不够,有的对保健功能期望过高,希望能够像药品一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的没有针对自己的特点,选用具有特定功能的保健品,导致效果不明显。而市场上的一些保健品,正迎合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需求,有的用“礼品药”的名字,有的打着“中西结合”疗效的牌子,还有的用“概念炒作战”、“广告战”来压制对手,甚至不惜进行虚假广告宣传来诱骗消费者。

  在上海市场栽跟头的保健品多不胜数,就近两年来说,鲟之宝、劲得钙、诺特参、汉林清脂、状元子、兴邦夜宁、双金爱生等都在其列,盘龙云海的生力胶囊、“左旋C”等都在苦苦挣扎。

  有资料显示,中国保健品市场销售额正以每年30%的速度下滑,大众对保健品的不信任率也在逐年增加,使得保健品正面临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太阳神、三株、延生护宝、巨人等保健品砰然倒下、淡出舞台时,竟听不到一声惋惜和同情,这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如此重创下,保健品市场能完成一次蜕变吗?

  《国际金融报》(2005年12月23日第十九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