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上海银行:用超前思维冲决生存夹缝(看上海银行创新求变之道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 02:04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徐海慧 发自上海

  29,这个数或许并无特殊,但它与上海银行特别有缘。

  1995年12月29日,由当时遍布上海99家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上海银行正是“诞生”。

  2001年12月29日,上海银行在6周岁之际,迎来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香港的参股,同时国际金融公司再次增持股份,从而使上海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由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参股和当时参股比例最高的商业银行。

  2005年12月29日是上海银行10周岁的生日,在此之前的一个月———11月29日,中国银监会核准上海银行宁波分行筹建,这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首次获准跨区域经营,上海银行再次在“29日”这个特殊而巧合的日子里为自己的发展旅程镌刻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生于夹缝内忧外患谋发展

  众所周知,上海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初步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激烈竞争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上海银行诞生了,乍看之下,它既没有国有商业银行雄厚的实力,也没有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布局的经营优势,更没有外资银行在资金、技术、创新机制等方面的先决条件,“周边环境”险恶。更困难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国,虽然国有企业已经开始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尝试,但是由于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金融体制改革也相对滞后。

  此时,和所有的中资银行一样,上海银行也面临着如何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体制创新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难题。建行之初,纳入上海银行的99家信用社,携带99种管理模式、99种企业文化一起加盟,如何将分散的多个法人整合成一家银行?如何改变制度不健全、集约化经营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等现状?便成为摆在上海银行管理层面前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因为,这在国内并无先例。

  处于市场夹缝中的上海银行,就是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中踏上征程的。这时,99家法人金融机构只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那么“精神”和“内容”上的统一呢?上海银行高层决定,用5年来完成这次艰难的内部整合,这也成为他们的第一个至关重要的“五年计划”。

  接着,按照“扶大、促中、改差”的原则,他们又对全行资源进行重新优化配置,由此成为全国率先全面完成二级机构设置的商行之一。实际上,上海银行还是改建数量最多、调整布局撤销网点任务最重、改建后形象改变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

  在艰苦的蜕变之后,2000年末,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上海银行基本理顺了内部关系,从“99家”变成了“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银行。

  羽翼初丰“率先”“第一”接踵至

  从2001年起,羽翼初丰的上海银行进入了第二个五年发展时期。

  如果说,前5年,上海银行是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角度来优化和建立合理的配置结构,那么从这时起,上海银行则是从提高综合

竞争力的角度来优化资源配置。在这一阶段,上海银行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一路走来,他们骄傲地创造出业内为人瞩目的一个个“率先”、“第一次”。

  上海银行却超前性地率先在国内建立起了国际化的股权结构和与国际接轨的法人治理结构。

  早在成立之初,上海银行便谋求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后,历经4年考察、磋商、评估和谈判工作,双方于1999年9月9日就参股投资事宜达成协议。2001年12月29日,上海银行在6周年生日之际,又迎来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参股,这是外资商业银行进入国内银行的首例,同时国际金融公司再次增持股份,从而使外资参股占比达18%,上海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由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参股投资和当时参股比例最高的商业银行。

  上海银行引进外资,并不仅仅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名”,更多地是为了能够引进“外智”。这便是上海银行的“超前思维”。

  上海银行董事长傅建华向媒体透露,多元化外资投资结构刚刚建立就给了上海银行不小的震动。据悉,该行原来的年度分红达到利润的20%。外资股东进入董事会就提出,要综合平衡股东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实现“股东回报最大化”和“银行发展长期化”的有机结合,年度分红从20%逐步降到10%,以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这体现了外方股东长期投资、战略投资的信心和决心。投资不求短期回报,这对中方股东冲击很大。

  以引资为契机,上海银行在国内银行业率先导入了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和规则,优化了股权结构,进一步规范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议事程序,初步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人治理结构整体框架。

  在此基础上,上海银行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例如推进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再造,形成扁平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现代分工协作体系;制定并完善各种信贷业务流程,实现审贷彻底分离;引入国际会计准则,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上海银行建立起了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运营机制和组织体系,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银行再造之路。

  “上海的人均GDP是全国最高的,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必带动金融业的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都能在这里分一杯羹。上海银行的明智之处正在于将自己的定位与大银行区分开来,重点做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尤其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方面表现突出,并且其引进外资也是国内最早的。”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教授谈儒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谈儒勇副教授表示,在市场经济“强者愈强”的法则下,上海银行随着实力的增强而产生扩张冲动并最终走出上海,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

  本土国际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立足于上海本地发展是上海银行建行时的定位,而且,为法规所限,走出上海的“紧箍咒”也容易让一般银行的管理层“不思进取”。但是,上海银行高层的思维并没被“限”在上海:当年没有,现在便更难“受限”了。

  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大限在即,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上海银行在最近的几年中已经开始重点探索“辐射全国、接轨国际”的求索之路。他们提出了“本土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将自己的发展坐标“定”在了一个更高、更新的起点上。

  事实上,“本土国际化”是上海银行的又一创举。

  所谓本土,是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上海银行将立足于上海,立足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所谓国际化,并不是要在国际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业务,而是要按国际标准来塑造上海银行,力争把上海银行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银行。

  该行高层告诉记者,在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破冰之前,为了解决城商行在业务发展上受制于“单一城市制”的问题,他们以主动的姿态积极牵头组织业务合作。2002年9月,由其牵头组建的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正式成立。另外,他们还成功联合中国香港的“上海商业银行”、中国台湾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建立了沪、港、台“上海银行”新型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其已与多家外省市城商银在

银行卡、资金运营等方面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

  谈儒勇向记者表示,对上海银行来说,跨区域经营有利于其在更大范围内配置金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在中国金融业注资、重组、上市的重大改革背景下,将来包括上海银行在内的发展得好的中资银行走出国门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国际金融报》(2005年12月23日第六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