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GDP修正的变与不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16:26 南方周末

  GDP修正的变与不变

  我们无需为GDP大喜大悲。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如何让更多的国民分享GDP增长带来的福利

  □本报记者邓瑾舒眉肖华

  两天前,在一场备受海内外关注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公布,中国2004年的GDP总量上调16.8%,接近16万亿元。其中,2.3万亿元的增量中,93%来自原来的统计方法不能很好覆盖的服务业。

  修正后的GDP让中国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6大经济体,与排名第四、第五的英国和法国的差距缩小到不到2000亿美元。

  新的统计数据来自历时两年的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在该普查中,1000多万调查人员对全国的工业和服务业进行了扫荡式调查。

  然而,“山还是那座山哟,梁还是那道梁”,李德水在发布会上说:“经济普查本身不可能创造GDP,也不可能因此而增加可支配的财富。”

  即使总量有所增加,中国人均GDP仍然不到1500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排名在100名以外。“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丝毫没有改变。”李德水强调。

  服务业比例的上升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国的宏观经济以及增长预期?十一五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会不会有所调整?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之后采访了有关政策官员以及数家国外投行的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GDP数字很可能被低估,这是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和经济学家的共识,但低估了16.8%在您的意料之中吗?另外,这次GDP数字的修正主要是因为服务业第一次有渠道被纳入到统计中去。您如何看待服务业占GDP比重的上升?

  哈继铭(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不意外。印度尼西亚、意大利都调高过服务业的占比。中国服务业占比从31.9%上升到40.7%,与韩国的服务业占比45%相比,我们还是低的,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高于我们。

  范文仲(雷曼兄弟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不太意外。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经济中的服务业被低估。所以这次对于经济总量的向上修正,方向是合理的,这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农业所占的比重下降,工业占比上升,这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的一个转变。此外,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化,这又是一个新的转变,从长远的趋势来看,我们预计服务业占比还会继续增长。

  陶冬(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总经理):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的GDP被低估了。有一个明显的证据,那就是调整数字前服务业在中国GDP的比重仅占32%,而这个数据在印度是55%。任何在两个国家生活过的人都能感觉到,两个国家的服务业水平是差不多的。因此,中国的服务业是被严重低估了。部分私营服务企业出于逃税的考虑,倾向于隐瞒营业收入,这也造成了服务领域数据的缩水。比如,你去餐馆吃饭没有要发票,出现偷税逃税现象,这个没有要的发票是不计入GDP的。生活中这种例子还有很多。

  我们认为这次GDP的调整是应该的,及时的,但是对于服务业还存在低估,我认为还差一点,中国的服务业也至少要占GDP比重的55%,而且可能更高。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意外,以前的研究中早就感觉到对第三产业估计不足了。但是有一点要搞清楚,不是服务业上升,而只是服务业在统计数量上的调整。它原来被低估,有这样一些原因:第一是漏统计。第二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服务业的发展,但统计方式和手段某种意义上还在延续过去的习惯,因此难以全面覆盖,而现在新的普查覆盖更全面、科学,比如既包括福利性服务,也包括餐厅等社会性服务。第三是财务系统在不断完善,上报的数据也就不断精确。第四、新型服务业发展带来统计面的扩大。

  根据修正后的数据,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国的宏观经济?“十一五”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需不需要要调整?

  陶冬:修正后的数据,打破了过去对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的最大怀疑,即投资占GDP的比重过高,服务业占比偏低。现在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提高了,投资占比下降了,因此对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疑虑也就打消了。

  投资占比下降,这意味着今后对于投资,包括房产投资,政策的容忍程度提高了,而从前大家一直担心,中国经济增长是投资拉动型,不可持续。投资占比下降对政策调整的意义非常重大。换而言之,政策制定者“一脚踩”式的遏制投资行为将会减少。

  范文仲:这次GDP的调整我们认为是一个好消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总量扩大了,从1.6万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二是结构改善了,服务业占比从31.9%上升到40.7%,消费占比从36%上升到38%。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一些根本的问题不会随之改变。经济过热、产能过剩等深层次问题,不会完全消除,所以政策不会做大幅度的调整。

  哈继铭:总量的调整,意味着我们要重新计算一些重要的比例关系,比如投资、消费、出口占GDP的比重要重新评估。但我认为中国经济依然存在投资过度、产能过剩、企业利润下降的问题。

  宏观经济变量相互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经济增长的速度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联系。现在我们调整GDP的指标了,为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是否也应该改变通货膨胀的指标呢?在最新的GDP数据中,服务类的价格增长速度快于生产类的,那么显然通货膨胀被低估了,我想下一步国家会对经济指标进行调整。

  对于政策的影响,尽管数字改变了,但是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消失,主要是结构性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政策制定的空间加大了,因为投资占比、银行贷款占比、债务比和能耗比,都不像从前那么高了。

  陈东琪:这只是数字的变化,不是整个现实状况的改变。宏观经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统计数据上总量上调了2万多亿。调整的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加强宏观经济研究的准确性与决策的科学性。第二,让我们对总量和结构做出更为清晰的判断,第一产业没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前者降低后者调高,实际服务业水平比原来公布的要高,发展要快。

  但这些变化不会对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等政策产生影响。尽管工业比重下降,但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会变,我们依然要努力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从数量型、对资源依赖型向质量型、依赖技术进步型转变。另一个不会变化的是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尽管服务业所占比重由原来的30%多上调到40%多,但服务业发展要走的路依然很长,它依然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产业。过去按科学发展观确定的有关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将一如既往。

  GDP对普通老百姓的意义在哪里?GDP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陈东琪:GDP的调整跟普通老百姓之间的联系只是让大家能更准确认识到这个数字,它只关系到总量以及不同产业的结构,并不影响收入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

  范文仲:GDP反映了国家的经济总量,但是GDP不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要靠财政政策扮演主要角色。

  目前政策已经发生转变,政府开始注重消费的引导,注重消费的一个前提是提高居民的收入,比如调低所得税等等。

  哈继铭:GDP增加了,不等于银行存款增加了,但GDP的提高,意味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过去我们对房产价格比较悲观,一个常用的指标是

房价收入比,但现在可以减弱对房产价格上涨的担忧,因为房价收入比下降了,但我们仍然要审慎,因为即便进行了调整,我们的房价收入比还是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陶冬: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我们不需要为GDP大喜大悲,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多出来的GDP如何分配,怎样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调整后的2004年中国经济数据

  (图表略,详见PDF)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